11月,国内钢材消费进一步下降,钢材出口略有回升,生铁、粗钢日产延续下降趋势,同比保持下降,钢材日产明显回升,同比由降转增,主要城市钢材库存毫无补库迹象,供大于求矛盾更加突出,国内钢市继续探底。展望后市,经济预期普遍不佳,且钢材消费处于淡季,稳增长政策短期将难有发力,钢市将延续供需两弱格局,钢价将以底部窄幅波动为主。
  一、11月钢材市场运行情况
  (一)生铁、粗钢日产下降,钢材日产回升,铁钢材产量同比两降一增,降幅收窄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月份规模以上企业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统计)产量分别为5367万吨、6332万吨和9396万吨,同比分别下降0.8%、1.6%和增长2.0%,日均产量环比分别下降1.5%、1.0%和增长3.0%。
  1-11月累计,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6.38亿吨、7.38亿吨和10.28亿吨,同比分别下降3.1%、2.2%和增长1.0%,与前9个月相比,生铁产量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粗钢产量降幅持平,钢材产量增幅持平。
     (二)钢材出口有所回升,净出口规模同比略有扩张
  据海关数据,11月我国进口钢材92万吨,同比下降18.8%,环比减少3万吨;出口钢材961万吨,同比下降1.1%,环比增加59万吨;净出口钢材869万吨,同比增长1.2%,增幅收窄7个百分点,环比增加62万吨。
  1-11月累计,进口钢材1160万吨,同比下降12.3%,出口钢材1.02亿吨,同比增长21.7%,净出口钢材9015万吨,同比增长38.1%。
 
   (三)钢材社会库存毫无补库存迹象,国内、国际钢价继续快速下跌
  据兰格钢铁网统计,截至11月27日,全国29个重点城市钢材社会库存量为807.4万吨,比10月末减少70.6万吨,下降8.0%,比去年同期低91.4万吨,下降10.2%。进入12月,钢材社会库存继续下降,截至12月11日,重点城市钢材库存799.1万吨,累计减少8.3万吨。
  11月,国内、国际钢市继续快速下跌。截至11月27日,据中钢协数据,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56.2,比10月末下降3.3点,据国际钢协数据,全球钢材综合价格指数110.7,比10月末下降5.5点。进入12月,国内外钢价进一步探底,截至12月11日,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54.7,比11月末下降1.5点,全球钢材综合价格指数107.9,比11月末下降2.8点。
    (四)10月重点钢铁企业高炉单耗明显下降,焦炉单耗显著上升
  10月,高炉、焦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同比保持下降,降幅总体收窄,其中,入炉焦比下降1.7千克/吨,综合焦比下降6.0千克/吨,折算综合焦比下降2.8千克/吨,喷煤比下降5.0千克/吨,燃料比下降7.4千克/吨,吨焦耗洗精煤下降8千克/吨,冶金焦率回升0.32个百分点。
 
表1  2015年10月大中型钢铁企业生产主要单耗指标
	
	| 指标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同比(+、-) | 环比(+、-) | 
	
	| 入炉焦比 | 千克/吨 | 355.9 | -1.7 | -4.4 | 
	
	| 综合焦比 | 千克/吨 | 494.6 | -6.0 | -3.6 | 
	
	| 折算综合焦比 | 千克/吨 | 493.7 | -2.8 | -2.1 | 
	
	| 喷煤比 | 千克/吨 | 142.5 | -5.0 | +0.5 | 
	
	| 燃料比 | 千克/吨 | 524.9 | -7.4 | -3.2 | 
	
	| 冶金焦率 | % | 89.79 | +0.32 | +0.27 | 
	
	| 吨焦耗洗精煤 | 千克/吨 | 1377 | -8 | +7 | 
 
资料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五)1-10月大中型钢铁企业经营状况继续恶化
  据中钢协统计,10月份,纳入中钢协统计的大中型钢企亏损总额125.16亿元,环比下降25.0%,主营业务收入亏损148.8亿,环比下降27.8%,主营业务月度销售利润率-5.37%,1-10月,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亏损386.38亿元,其中主营业务亏损720亿元,平均销售利润率-1.5%,亏损企业48家,亏损面47.5%,收窄1个百分点。
  二、影响未来几个月钢铁行业经济运行的因素分析
  权威机构预测明年经济增速继续小幅回落,目前钢铁消费完全步入淡季,产量呈现季节性回落态势,但由于需求减弱势头更强,钢铁供需疲软格局难以根本扭转,具体来看,房地产继续弱化,基建投资将放缓,制造业景气低迷依旧,与此同时,钢企亏损愈加严重,钢企减产意愿不断增强,预计后市供需压力依然较大,钢价将呈震荡下行走势。
  (一)经济预期不佳,钢铁需求将持续下滑
  12月16日,央行和社科院同时发布了对明年经济的判断。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工作论文判断,2016年全年实际GDP增速的基准预测为6.8%,社科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预计,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6.6%~6.8%。稳增长政策将继续发力,目前,第一批推介项目取得积极进展,有329个项目已经签约,签约率为31.5%。近日,发展改革委发布了第二批PPP推介项目,共计1488个项目、总投资2.26万亿元,涵盖农业、水利、交通设施、市政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同时,发展改革委对第一批PPP项目进行了更新,保留了继续推介的PPP项目637个、总投资1.24万亿元。目前,发展改革委PPP项目库总计包含2125个项目、总投资3.5万亿元。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12月7日发布的2016年中国钢铁需求预测显示,今年中国钢材消费量为6.68亿吨,比2014年下降4.8%,粗钢产量为8.06亿吨,下降2.1%。11月份制造业PMI为49.6%,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创下2012年8月以来新低,后期钢铁需求将进一步减弱。
  (二)钢厂被迫提前减产,全行业兼并重组将加快
  由于钢厂价格底线接连失守,亏损越来越大,有些钢厂甚至已经无法运转,减产、停产正在提前到来,至11月底,钢坯价格跌破1500元/吨,钢铁行业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破产重组潮。 多家研究机构认为,如果过剩局面再继续蔓延,不仅这些企业经营困难加大,而且金融、财政的风险也会进一步加大或者凸显,受决策层委派的调研组已展开对钢铁等过剩产能的调研,力求尽快实现产能转化和升级,防止产生系统性风险。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冯飞近日表示,正在制定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分业施策方案,钢铁行业是绝对性过剩行业,有能力退出的要加快“市场出清”。另外,钢铁行业将成为环境治理重点领域根据部署,“十三五”期间钢铁工业排放标准将大幅收紧,烧结机头颗粒物、炼铁颗粒烧结机头二氧化硫等主要排放标准将分别降低60%、92%和90%。
  (三)城镇化和一带一路将“十三五”钢铁需求的基础动力
  国家发革委、交通部近日联合印发《城镇化地区综合交通网规划》。展望2030年,中国基本建成城镇化地区城际交通网络,核心城市之间、核心城市与周边节点城市之间实现1小时通达,该规划范围包括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长江中游、成渝、海峡西岸、山东半岛、哈长、辽中南、中原、东陇海、关中—天水、北部湾、太原、滇中、黔中、呼包鄂榆、兰州—西宁、天山北坡、宁夏沿黄、藏中南等,共计21个城镇化地区,涵盖215个城市。1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要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同时要更加重视做好城市工作。发改委原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近日透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城市工作会议即将召开。近期,20省公布了十三五规划 ,多地提出打造新开放平台,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国际产能合作等国家战略也成为地方拓展开放新空间的重要举措。国家发改委统计显示,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衔接工作已基本完成,正陆续出台。根据方案,各地将在多个领域推动重点工作和重大合作项目。各地高度重视重大项目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撑带动作用,一批重大项目已经取得了早期收获。(作者:刘志勇) 
责任编辑: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