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多年少有的困难,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五大发展”新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稳中有进态势,“三去一降一补”初见成效,转型升级累积效应继续显现,新动能不断聚集释放,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在克服困难中奋力前行。
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57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4%,增速比一季度(3.0%)加快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2.7%)加快0.7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31.85亿元,同比增长1.4%,与一季度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2167.0亿元,下降1.5%,降幅比一季度(-2%)收窄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215.15亿元,增长7.6%,与一季度持平。
一、经济运行稳中有升
1.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夏粮再获丰收。上半年,全省夏粮产量275.0万吨,比上年增长0.8%;播种面积684.6千公顷,减少0.2%;亩产267.8公斤,增长1.1%;冬小麦亩产271公斤,增长0.8%。全省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32.4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9.2%;生产蔬菜及食用菌385.0万吨,增长0.7%。全省生猪出栏311.9万头,比上年同期减少5.2%;牛出栏21.6万头,减少1.6%;羊出栏231.6万只,增长6.3%;家禽出栏4229.8万只,增长7.6%。牛奶产量45.2万吨,增长16.6%;禽蛋产量35.2万吨,增长0.7%。
2.工业降幅明显收窄,当月实现正增长。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下降2.0%,降幅分别比一季度、上年同期收窄0.5个、1.9个百分点。6月份当月增长1%,是今年以来第二个正增长月(3月增长1%)。当月装备制造业(31.7%)、电力工业(2.2%)、冶金工业(10.5%)、食品工业(7.0%)、焦炭工业(14.3%)、建材工业(15.5%)、医药工业(19.9%)、煤层气采掘业(15.3%)、纺织工业(1.0%)等9个行业实现正增长。
3.消费继续提速,限上消费当月连续两月正增长。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分别快于一季度、上年同期1.1个、1.4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97.6亿元,下降1.3%,降幅分别比一季度、上年同期收窄2.1个、5.2个百分点;6月份当月继5月扭负为正后继续保持正增长区间,增长1.5%。
4.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1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51元,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5个百分点。
5.先行指标走势向好。上半年,全省工业用电量比上年同期下降1.7%,较1-5月份、一季度分别收窄0.4个、0.9个百分点;公路货运量增长8.8%,较1-5月份、一季度分别加快2.3个、2.4个百分点。
6.出口增速加快。上半年,全省海关进出口总额47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其中,进口183.8亿元,下降6.8%,降幅较1-5月份收窄7.5个百分点;出口292.0亿元,增长13.4%,增速较1-5月份加快9.4个百分点。
二、“三去一降一补”初见成效
1.煤炭和钢铁产量下降。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原煤产量比上年同期下降14.4%,钢材产量下降4.8%,粗钢下降3.7%,生铁下降6.0%。
2.工业产成品库存减少,商品房消化周期缩短。5月末,全省工业产成品存货同比下降15.8%。上半年,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增长47.7%和48.5% 。截止6月底,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积1663.3万平方米,比年初减少152.7万平方米。
3.工业生产成本有所降低。1-5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同期下降15.2%,期间费用下降11.7%。
4.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上半年,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完成832.7亿元,增长36.2%(上年同期为下降0.2%),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7.9%,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投资高速增长。全省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7.6%,比全部投资快47个百分点。
5.居民消费价格(CPI)低位运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降幅明显收窄。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1%。从八大类看,呈“五升三降”格局。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4.0%,衣着价格上涨1.6%,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1.1%,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7%,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1%,交通和通讯价格下降2.9%,居住价格下降0.6%,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下降0.2%。上半年,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11.9%,降幅较1-5月份、一季度分别收窄0.9个、3.3个百分点。其中,煤炭、炼焦、冶金产品价格降幅明显收窄。
三、转型升级累积效应继续显现
1.服务业继续引领全省经济。上半年,全省服务业继续延续一季度发展态势,持续引领全省经济稳定增长。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6%,增速比第二产业快9.1个百分点;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6.3%,高于第二产业占比(37.9%)18.4个百分点;服务业用电量增长6.3%,增速比工业用电量(-1.7%)快8个百分点。
2.工业非煤产业占比快速提升。上半年,非煤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7.7%,同比提升6.1个百分点。非传统支柱产业(除煤炭、焦炭、冶金、电力外)增加值比重达到28.1%,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
3.投资结构继续优化。上半年,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4.6%,增速比全部投资快4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为50.4%,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中食品、电力和医药投资分别增长25.5%、24.1%和15.1%。
4.消费结构升级继续加快。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22.6%)、化妆品类(10.7%)、家具类(8.0%)等升级类商品消费增速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旅游文化等服务性消费持续升温。上半年,全省旅游总收入1914.1亿元,增长22.7%;接待入境过夜人数25.0万人次,增长5.3%;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20416.3万人次,增长22.8%。
5.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电子产品成为出口主力。上半年,全省出口增长13.4%。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179.0亿元,增长55.8%,增速快于出口42.4个百分点;占全省出口额的比重为61.3%,比上年同期提升16.7个百分点。
四、新动能不断聚集释放
1.市场需求好、技术含量高的工业行业不断成长壮大。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6%,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9%。医药工业增加值增长8.5%;食品工业增加值增长8.3%。
2.民间投资快速增长。上半年,全省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80.3亿元,增长14%;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1.8%,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
3.消费新业态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上半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11.9亿元,增长96.3%。
总体来看,当前全省仍处在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结构调整阵痛仍在持续,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下行压力不容忽视。下一阶段,全省上下要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克服困难,奋力前行,全力推动山西经济稳步向好。
附表:2016年6月份及上半年主要统计数据
2016年6月份及上半年主要统计数据 |
单位:亿元 |
|
6 月 |
比上年同月 |
1—6 月 |
比上年同期 |
增减(%) |
累 计 |
增减(%) |
一、地区生产总值 |
|
|
5714.00 |
3.4 |
第一产业 |
|
|
331.85 |
1.4 |
第二产业 |
|
|
2167.00 |
-1.5 |
第三产业 |
|
|
3215.15 |
7.6 |
二、生猪出栏(万头) |
|
|
311.9 |
-5.2 |
牛出栏(万头) |
|
|
21.6 |
-1.6 |
羊出栏(万只) |
|
|
231.6 |
6.3 |
家禽出栏(万只) |
|
|
4229.8 |
7.6 |
禽蛋产量(万吨) |
|
|
35.2 |
0.7 |
牛奶产量(万吨) |
|
|
45.2 |
16.6 |
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
1.0 |
|
-2.0 |
原 煤(万吨) |
6511 |
-27.7 |
38932 |
-14.4 |
焦 炭(万吨) |
725 |
3.0 |
3837 |
-6.1 |
生 铁(万吨) |
330 |
7.2 |
1748 |
-6.0 |
粗 钢(万吨) |
380 |
10.5 |
1899 |
-3.7 |
钢 材(万吨) |
404 |
9.2 |
2007 |
-4.8 |
原 铝(万吨) |
7 |
40.6 |
38 |
21.6 |
发 电 量(亿千瓦时) |
201 |
1.2 |
1175 |
-4.5 |
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 |
143.6 |
0.4 |
853.0 |
-0.1 |
#工业用电量(亿千瓦时) |
112.3 |
0.0 |
652.5 |
-1.7 |
铁路货运量(太原铁路局)(万吨) |
3813.8 |
-24.1 |
25595.8 |
-15.4 |
公路货运量(营业性车辆)(万吨) |
8627.4 |
18.9 |
42880.8 |
8.8 |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5月份) |
|
|
-65.9 |
|
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149.7 |
-20.6 |
856.9 |
-7.4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
463.2 |
43.8 |
1520.8 |
18.5 |
五、固定资产投资 |
|
|
4658.1 |
10.6 |
第一产业 |
|
|
635.2 |
57.6 |
第二产业 |
|
|
1674.3 |
-4.9 |
第三产业 |
|
|
2348.6 |
14.6 |
房地产开发 |
|
|
556.9 |
6.3 |
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
|
3026.6 |
6.4 |
七、旅游总收入 |
454.7 |
21.5 |
1914.1 |
22.7 |
八、海关进出口总额 |
96.4 |
63.1 |
475.9 |
4.7 |
出口总额 |
62.4 |
69.9 |
292.0 |
13.4 |
进口总额 |
34.0 |
51.9 |
183.8 |
-6.8 |
九、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
30569.7 |
1928.3 |
|
|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
19403.9 |
829.1 |
|
|
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
|
13016 |
6.0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
|
4451 |
6.5 |
十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 |
100.9 |
0.9 |
101.1 |
1.1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年=100) |
92.9 |
-7.1 |
88.1 |
-11.9 |
注:存贷款余额对比速度系比年初增减绝对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