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发改委:加快释放煤炭先进产能产量 做好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工作。据国家发改委8月份新闻发布会消息,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充分发挥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作用,进一步压实地方和企业能源保供主体责任,加快释放煤炭先进产能产量,着力做好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确保能源电力供应安全。
【解读】后期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数量及质量将稳步提升。(1)《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强化中长期合同管理确保电煤质量稳定的通知》指出,要引导电煤质量稳定在正常水平并力争高水平、加强电煤质量监测和合同履约监管等。(2)近日,随着乌北至甘泉堡段线路完成扩能改造,新疆煤炭运输主通道——乌北至将军庙铁路(以下简称“乌将铁路”)运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年货运能力将从5000万吨提高至1亿吨左右。(3)据应急管理部部党委会和部务会消息,后期将紧盯采掘接续紧张煤矿,及时排查消除隐患。(4)《山西省应急管理厅 山西省地方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局 关于进一步强化暴雨期间煤矿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指出,要全面加强汛期煤矿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加强汛期煤矿安全监管执法工作等。(5)陕西省应急管理厅按照《陕西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驻矿安监员管理的通知》要求,对全省煤矿驻矿安监员信息进行了公告。(6)河北省应急管理厅对相关煤矿进行了防治水专项督导检查,并要求相关矿井深刻汲取突(透)水教训,切实提升防治水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7)国家矿山安监局贵州局日前发文称,该省从今年8月开始启动煤矿瓦斯治理专项行动,到2024年年底结束。分析来看,近期,国内多地出现高温干旱天气,四川等地水电大幅减发,终端电煤日耗持续攀升,部分地区电力供需形势紧张,而据中央气象台消息,未来一周,四川盆地、江汉、江南等地仍有持续性高温天气,局地可超过40℃,为确保后期国内能源电力供应充足,国家发改委积极部署煤炭增产保供及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工作,大型煤企也全力以赴投入煤炭保供工作,其中,国家能源集团紧密协调陕西、甘肃、新疆区域煤炭入川入渝事宜,努力保障重点时期区域电厂用煤需求。乌将铁路运能得到提升后,后期疆煤外运规模将随之提升。此外,近期主产地煤矿安全事故多发,加之持续性的降雨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威胁,为坚决防范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近期应急管理部及晋、陕、冀、贵地区纷纷部署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预计后期主产地煤矿安监力度将持续较大。综上,预计短期内主产地煤矿安监趋严将对煤矿产能释放产生一定影响,但对电煤保供节奏的影响较小。同时,随着电煤保供持续推进,预计后期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数量及质量将稳步提升,有助于缓解部分地区电力紧张局面。
2、2060年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有望超过50%。据2022“一带一路”清洁能源发展论坛消息,随着“双碳”进程的深入推进,我国能源供给结构将经历深度调整,预计到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超过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2060年前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有望超过50%。
【解读】后期国内能源消费结构将不断优化。(1)据山东省政府新闻办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消息,下一步,山东省工信厅将严格落实“四个区分”和“五个减量替代”,严格把全年粗钢产量控制在7600.3万吨以内。(2)近日,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咽喉”工程——安徽段长江跨越塔全部组立完成。据悉,工程投运后,每年输电能力将超过300亿千瓦时,可替代煤电装机8000兆瓦,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分析认为,近期,山东地区表态将严控全年粗钢产量,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取得新进展,预计在国家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与推动下,后期国内钢铁等高耗能行业落后产能将加速退出,国内煤炭消费量将随之缩减,而随着非化石能源快速发展及特高压工程建设加速,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稳步提高,能源消费结构将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