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  2025-05-07 22:50 星期三
锟叫癸拷煤炭锟叫筹拷锟斤拷

2020年4月电力行业运行综述

       2020年4月,我国总体经济延续了3月份以来恢复改善的势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由负转正,四大高载能行业合计用电同比增长;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火电发电量同比上升;水电、火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减少;供电标准煤耗继续下降,重点电厂耗煤同比下降。未来几个月,由于高温与雨季交替,一方面,将有利于用电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随着水电出力增加,加之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的不断上升,将进一步挤占火电增长空间。同时,国际新冠肺炎疫情仍不容乐观,外需下降对国内出口制造业影响更为明显,用电需求必将受到影响。
       一、电力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全社会用电量月同比增长
       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中电联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13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下降4.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0.3个百分点。4月当月用电量同比增长0.7%,日均月环比增长4.8%。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同比下降。1-4月份,化学原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和有色金属冶炼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合计596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6.2个百分点;合计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28.1%。4月份,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合计16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30.0%。
 
       (二)水电同比下降、环比增长,火电同比、环比均增长
       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截至4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装机容量19.2亿千瓦,同比增长5.3%,比上月增加297万千瓦,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水电3.1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2.8亿千瓦;火电11.9亿千瓦,其中,燃煤发电10.4亿千瓦、燃气发电9171万千瓦;核电4877万千瓦;并网风电2.1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1.5亿千瓦。
       全国发电量同比、环比均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2138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9个百分点;4月份当月发电量55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3%,4月日均月环比增长3.7%。
       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环比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水电发电量272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9.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3.1个百分点;4月份当月发电量75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9.2%,4月份日均月环比增长2.5%。
       火电发电量同比、环比均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火电发电量1575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7.3个百分点;4月分当月发电量39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月日均月环比增长5.6%。
 
       (三)水电、火电利用小时同比下降
       1-4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1102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115小时。分类型看,1-4月份,全国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865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94小时;全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1266小时(其中,燃煤发电和燃气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分别为1297和778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146小时;全国核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2230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28小时;全国并网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745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21小时;全国太阳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419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14小时。
       (四)新增火电生产能力同比增加
       1-4月份,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2009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少投产327万千瓦。其中,水电114万千瓦、火电1078万千瓦(其中燃煤694万千瓦、燃气203万千瓦)、风电355万千瓦、太阳能发电456万千瓦。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比上年同期少投产125、195和94万千瓦,水电和火电比上年同期多投产40和41万千瓦。
       (五)供电标准煤耗同比下降,重点电厂耗煤同比下降
       供电标准煤耗同比下降。1-4月份,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297克/千瓦时,同比降低4.7克/千瓦时。
       全国重点电厂耗煤同比下降。4月份,全国统调电厂耗煤1.42亿吨,同比下降4.2%。4月末库存为1.18亿吨,环比下降0.6%,比去年同期增长0.1%,可用天数25天。
       二、电力行业运行影响因素分析及发展动向
       (一)受企业复工复产、气温回升等因素影响,火电表现超预期
       进入五月份以后,全国大部分企业正式恢复生产,用电需求不断增长,发电量较快增长。由于多地来水不及预期,水电出力并不理想,加之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火电继续保持较快回升势头。国网调度数据,5月1-20日,全国统调电厂日均发电量增长5.1%,火电发电量增长11%,水电大幅下降21.7%。其中5月上旬、中旬的日均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5.9%、4.3%,火电分别增长12.2%、10.1%,水电下降24.3%、19.4%。
未来几个月,由于高温与雨季交替,一方面,空调负荷的增加将有利于用电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随着水电出力增加,加之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的不断上升,将进一步挤占火电增长空间。同时,国际新冠肺炎疫情仍不容乐观,外需下降对国内出口制造业影响更为明显,用电需求必将受到影响。判断迎峰度夏期间,火电将保持增长态势、增速受限,电力行业用煤需求同步增长,增幅不及往年。
       (二)李克强:扩大有效投资,降低工商业电价5%政策至年底
       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李克强总理在进行今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总体部署时提到,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扩大有效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提高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主要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健全市场化投融资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平等参与。要优选项目,不留后遗症,让投资持续发挥效益。
       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展可再生能源,完善石油、天然气、电力产供销体系,提升能源储备能力。
       在涉及降电价方面,李克强总理指出,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降低工商业电价5%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
       (三)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持续扩大
       近期,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9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7.94亿千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39.5%,其中水电装机(含抽水蓄能)3.56亿千瓦,风电装机2.1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2.04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2254万千瓦。2019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04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27.9%,其中水电发电量1.3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17.8%,风电发电量4057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5.5%,光伏发电量2243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3.1%,生物质发电量1111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1.5%。2019年,我国20条特高压线路年输送电量4485亿千瓦时,其中可再生能源电量2352亿千瓦时,同比提高12.8%,可再生能源电量占全部输送电量的52.4%,占比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其中,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运营的17条特高压线路输送电量3715亿千瓦时,其中可再生能源电量1581亿千瓦时,占输送电量的43%;由南方电网公司运营的3条特高压线路输送电量770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继续保持100%。
       (四)IEA:低碳发电在电力需求占比将激增至40% 
       近期,国际能源署(IEA)发布《全球能源回顾2020:新冠肺炎危机对全球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影响》报告,报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对全球能源系统造成了近70年来的最大冲击,预计全球电力结构将出现最大幅度的低碳转型,全年电力需求预计下降5%,低碳发电在电力需求占比将激增至40%。与2009年金融危机不同,全球各地区电力需求都将受到疫情影响。由于遭受重创的服务业在欧洲经济中发挥核心作用,欧洲电力需求将受到最大的冲击,预计下降8.2%。美国服务业占其电力需求的40%,预计全年将下降4.8%。疫情对工业影响相对较小,中国工业用电占2019年电力需求的60%,预计2020年电力需求下降3%。如果经济能够更快复苏,则2020年全球电力需求将下降2%,如果发达国家出现第二波疫情,则将使降幅增大。预计2020年低碳发电在电力需求占比将激增至40%,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风能和光伏发电占比将达9%,是2015年的两倍。燃煤发电将最大幅度压缩(-10%),天然气发电也将受到沉重打击,今年的降幅约为7%,是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降幅。如果经济复苏速度加快,煤炭和天然气发电量降幅将缩减一半,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更快增长,核能发电将回升至2019年水平。如果经济复苏速度放缓,则将给煤电、天然气发电和核电带来更多下行压力,电力结构会更大程度地转向可再生能源。

发布人:

中国煤炭市场网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全部内容及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中国煤炭市场网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上述产品、信息进行使用、复制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

免责声明:网站刊登CCTD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CCTD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网站会员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网站会员做出的任何决策与CCTD无关, CCTD及其雇员不对使用网站信息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CCTD是谁 数据服务 智能数字矿山 品牌会议 运销管理软件
关于CCTD 数据定制 数据融合 全国煤炭交易会 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
研究团队 产业数据库 算法研究 电话视频会议 无人值守磅房
年度指数报告 周期类刊物和分析报告 系统集成 筒仓远程装车
咨询服务 智能化自动装车
考察活动 智慧营销支持

关注CCTD

    总部:010-64464669
    太原:0351-2167804、2167813
    秦皇岛:13780353903

    cctd@vip.sina.com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博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APP

许传坤 软件部总经理
煤炭运销软件

许文辉 市场部副总经理
无人值守磅房系统

李小龙 市场部副总经理
煤焦钢市场分析

苗纳爵 市场部高级经理
港口煤炭市场分析

马丽娜 市场部高级经理
VIP会员服务

张鑫 智慧物流事业部
智慧物流产品
  •       主办单位:北京中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copyright 2009 cct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20447号   |   京ICP证0204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7号

返回顶部

中国煤炭市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