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D的诸位小编:
你们好!我看到4月15日贵网站发表《不能再踩踏式降价了!》一文之后,作为一个老煤炭人愈加关注煤炭市场的各种动向及价格变化,很多心里话不吐不快,也致信给你们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敬请指正。
随着一季度经济数据的公布,宏观经济全年前低后高已成定局。
当前的中国经济,如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所作判断,遇到了两个“前所未有”——疫情带来的冲击前所未有,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此次会议在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这是体现底线思维、直面困难风险的重要部署。
此前,国内新冠疫情发展阶段,为了保能源安全、保障煤炭供应,煤炭行业的复工复产走在前面!其结果是,在一季度GDP下降6.8%、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6.5%(其中3月份下降了4.2%)、火电产量下降8.2%(其中3月份下降了7.5%)的背景下,原煤产量同比仅减少了0.5%(其中3月份同比大幅增长了9.6%)。
因为原煤产量和供应增长过快,从2月下旬到现在,动力煤、炼焦煤、无烟煤的价格无一不出现深度下挫;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北方港口的现货动力煤价格已经先后从绿色区间的上轨跌至下轨,进而跌入蓝色区间,甚至出现继续跌入红色区间的可能,吨煤近百元、高达13%以上的跌幅,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正在被快速蚕食。不仅如此,面对港口、厂矿等消费企业堆积如山的煤炭,随着气温不断升高,“自燃”情况将随之而来,不仅将造成煤炭资源浪费,而且将带来安全隐患。
我们有幸看到,在煤炭企业同样面临“前所未有”困境的关键时期,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煤炭生产企业已经行动起来,根据需求配置煤炭产量、支持煤炭价格平稳运行、保护行业供给侧改革成果的氛围已经形成。
近期,在整顿煤炭生产和销售秩序将带来产量收缩的同时,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也开始采取措施,限制煤炭产量释放。例如: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定于2020年4月至7月重新确定“两类”煤矿(冲击地压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初步推算涉及产能7亿吨左右)的生产能力;4月14日山西省政府组织召开煤矿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安排部署煤炭价格下行形势下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近期主要产地的政府主管部门陆续加强煤管票管理;多地海关对煤炭进口的限制措施进一步趋严;榆林市开始严查“一票煤”销售、推进煤炭上线交易、陕西省开展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整治“百日行动”等措施,均将有利于推动和促进原煤产量收缩、改善煤炭供求关系。
行业协会已经向主管部门反映了当前煤炭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建议;行业协会发出了《关于沉着应对市场挑战、共同携手做好近期煤炭运销工作的通知》,建议煤炭企业“冷静看待当前形势、理性进行市场营销、加强相互沟通协调”;行业协会已经函请主要产地煤炭生产的主管部门,打击违规违法、超能力、超强度的煤炭生产现象,引导煤炭企业有序组织生产;行业协会下的专业委员会已经倡议相关煤炭生产企业根据实际需求生产实施供需匹配的减产措施。
面对煤炭需求低迷、价格大幅下挫逐渐溯源而上,对主要产地煤炭生产的冲击不断增大,近期晋陕蒙地区均已经出现煤炭生产企业主动减产现象;十二家大型无烟煤生产企业已经发出《关于稳定市场运行实施减量化生产的倡议》;主要大型动力煤企业稳定煤价的意愿不断增强,并开始变销售观念、树立价格底线思维,在减产和稳价方面做出了表率。
我觉得,越是困难巨大的时候,越要拿出积极进取的勇气来。煤炭行业要拿出勇气,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守住“稳”的大局,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与下游产业携手为宏观经济复苏贡献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我坚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煤价企稳可期!行业前景可期!
向奋战在一线的运销人致敬!
一个淮北矿区的老煤炭人
2020年4月20日
欢迎大家投稿:cctd@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