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双明接受记者专访
在我国,煤炭的主体能源地位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我国能源资源缺油少气相对富煤,煤炭资源富集区主要位于沙漠黄土覆盖区,即黄河中上游区域。现在全国规划建设的国家大型煤炭基地一共14个,黄河中上游地区占了6个,煤炭资源总量占到全国的40%,产量接近60%,是生产潜力最大的一个区域。
煤炭的大量开采,容易出现地表开裂塌陷,地表植被受损,草本退化,乔木枯死等情况。我们对土壤的一些指标做了对比研究,得到一个初步结论:煤炭开采以后对土壤的影响,两年的时候最明显,第五年得到初步改善,第十年得到明显改善,但仍达不到采动前的标准,在农田区开采煤炭还存在土壤修复的问题。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开发黄河流域的煤炭,同时,煤炭开发必然产生生态损害,这是再先进的国家也无法避免的,如何实现煤炭开采与矿区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黄河流域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破解的重大科学问题。
地表生态与地下水埋深关系密切,经实验研究,水位既不能降得太深,也不能太浅。太浅由于蒸发量大,造成地表盐渍化,太深会导致植被枯死土地沙化,只有在1.5米至5米这个区间内,地表的草木、乔木、灌木、农作物才可以正常生长,因此黄河流域地下水位的深度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
通过大量的工程探测,我们认为采动隔水性变化是生态环境损害的根源。煤炭的采掘过程形成地下空间,应力场变化产生动力,这个动力作用于煤层上下和周围的岩石中,岩石会产生形变、裂缝,破坏了煤层和含水层之间岩石的隔水性,如果维系生态系统的水漏到了采空区间,地表生态系统就会出现问题。
总体来讲,黄河流域中段生态环境脆弱,煤炭开采必须做到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煤层上部的隔水岩组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生态水域保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以煤炭与水共生地质特征研究为基础,以采动地质条件变化分区为途径,以减少隔水岩组损害为目标,以保护生态水为核心的减沉、减损、保水绿色开采技术,是实现黄河流域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发布人:CCTD-周杰
中国煤炭市场网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全部内容及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中国煤炭市场网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上述产品、信息进行使用、复制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
免责声明:网站刊登CCTD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CCTD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网站会员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网站会员做出的任何决策与CCTD无关, CCTD及其雇员不对使用网站信息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博 |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APP |
![]() 许传坤 软件部总经理 煤炭运销软件 |
![]() 许文辉 市场部副总经理 无人值守磅房系统 |
![]() 李小龙 市场部副总经理 煤焦钢市场分析 |
![]() 苗纳爵 市场部高级经理 港口煤炭市场分析 |
![]() 马丽娜 市场部高级经理 VIP会员服务 |
![]() 张鑫 智慧物流事业部 智慧物流产品 |
![]() |
copyright 2009 cct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20447号 | 京ICP证0204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