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  2025-05-14 22:11 星期三
锟叫癸拷煤炭锟叫筹拷锟斤拷

2022年能源保供谁担主力?

  今年以来,煤炭、电力供需偏紧,部分省市一度拉闸限电。10月下旬以来,随着煤炭优质产能释放,全国火电机组因缺煤停机现象动态清零。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煤炭依然是主体能源
  曹家滩智慧矿山智能化工作面内,采煤机在自动割煤。 
  无人驾驶卡车在矿山轰鸣,点着鼠标,推着摇杆,坐在办公室就能对井下百米深处的设备发出指令,进行采煤作业——这是国家能源集团今天的煤炭开采画面。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煤炭生产国及消费国。能源保有储量中,煤炭约占89%,石油约占4%,天然气约占7%。
  “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决定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作为主体能源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不会改变。
  能源作为初级产品,是经济最为基础的部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肖新建说,这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战略性问题,不容有半点闪失。
  传统的煤炭开发利用对环境污染严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开采环节要推广智能化采矿技术,打造绿色智慧矿山。”徐州矿务集团董事长冯兴振说,要坚持“是矿不像矿、采煤不见煤、挖煤不用煤”的理念,推进清洁化开采。
  在利用环节,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王祥喜认为,现代煤化工是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
  走进位于宁夏银川的国家能源集团宁煤煤制油项目,厂区内塔架林立、管道纵横,这里每年可生产油品约405万吨。
  目前我国现代煤化工已经形成了包括煤制气、煤制油和煤制化工品的技术体系,攻克大型煤气化、大型煤制甲醇、煤制油、煤制烯烃等世界级技术难题,一批关键技术装备打破国际垄断,走在世界煤化工产业前列。
  火电仍是电力支撑
  这是12月7日拍摄的国投北疆发电厂(无人机照片)。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1至11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49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较2019年同期增长15.1%。
  “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电力需求仍将保持较快速度增长。”肖新建说,煤电作为主力电源将发挥关键的保供和调峰作用。
  我国的电力供应主要由火电、水电、核电、风力和太阳能发电构成。
  从装机规模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2亿千瓦。其中,火电装机容量12亿千瓦;水电装机容量3.7亿千瓦;核电装机容量4989万千瓦;并网风电装机容量2.8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5亿千瓦。
  从发电量来看,上半年我国的火力发电量约为28262亿千瓦时,占比约为73%,依然是我国最主要的发电类型。第二名是水电,占比约12.5%。
  从利用小时数来看,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会长孙耀唯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容量很大,但由于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问题,与电力供需实时平衡存在矛盾,发电量占比较低。全年8760个小时中,火电的利用小时数约5000至6000小时,风力发电利用小时数约2000个小时,光伏发电更少一些。
  “能源结构转型中,天然气发电也是发展方向,但受制于天然气进口和大型燃气轮机技术未获突破,所以气电占比也比较低。”他表示。
  “当前火电仍作为基荷电源,未来基荷和调峰并重,最终向以调峰为主转变。”肖新建说,未来的能源格局将以风光、水电、核电作为常规电源,配合火电共同保障电力供应。与此同时,电化学储能等新型储调技术的发展,将逐步成为灵活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能源补台作用渐显 前景可期
  
这是5月21日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场项目施工现场。
  东海之滨,江苏如东。154台风电机组在海上迎风转动,总 装机容量48万千瓦,是目前亚洲名列前茅的海上风电场。
  这是国家能源集团早期“播种”的试验场。
  11月20日,国家能源集团建设的又一大型风电项目——江苏东台海上风电场,正式全容量并网发电,总 装机容量50万千瓦。
  从东海之滨到世界屋脊,从塞北大漠到岭南大地,我国风电产业走过了近40年“上山下海”的“拓荒”之路。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已突破3亿千瓦大关,是2020年底欧盟装机容量的1.4倍、美国的2.6倍,稳居世界第一。
  青海湖边,黄河之畔。国家电投共和光伏产业园内,银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光伏板周边是成群结队的牛羊。
  截至10月底,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2.8亿千瓦,持续保持世界第一。
  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扩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
  “必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认为,我国风光资源在西北地区最丰富,而电力消费约45%在东部沿海地区,造成风光电力利用小时数低,必须协调特高压电力输送通道,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积极发展新能源+储能,加快灵活调节电源的建设,才能解决消纳难题。

发布人:CCTD-周杰

中国煤炭市场网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全部内容及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中国煤炭市场网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上述产品、信息进行使用、复制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

免责声明:网站刊登CCTD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CCTD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网站会员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网站会员做出的任何决策与CCTD无关, CCTD及其雇员不对使用网站信息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CCTD是谁 数据服务 智能数字矿山 品牌会议 运销管理软件
关于CCTD 数据定制 数据融合 全国煤炭交易会 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
研究团队 产业数据库 算法研究 电话视频会议 无人值守磅房
年度指数报告 周期类刊物和分析报告 系统集成 筒仓远程装车
咨询服务 智能化自动装车
考察活动 智慧营销支持

关注CCTD

    总部:010-64464669
    太原:0351-2167804、2167813
    秦皇岛:13780353903

    cctd@vip.sina.com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博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APP

许传坤 软件部总经理
煤炭运销软件

许文辉 市场部副总经理
无人值守磅房系统

李小龙 市场部副总经理
煤焦钢市场分析

苗纳爵 市场部高级经理
港口煤炭市场分析

马丽娜 市场部高级经理
VIP会员服务

张鑫 智慧物流事业部
智慧物流产品
  •       主办单位:北京中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copyright 2009 cct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20447号   |   京ICP证0204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7号

返回顶部

中国煤炭市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