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炎炎,蝉鸣阵阵。8月2日,清华大学博士团顶着滚滚热浪走进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老石旦煤矿,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科技之旅。
“智能综合监测系统涉及采、掘、机、运、通各生产系统,将矿井过去分散、孤立的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等系统融合集成,对瓦斯、有害气体等数据实现在线监测,打破了子系统间的数据孤岛,实现数据共享融合和各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构建大数据平台,让安全管控实现‘一网集成’。”生产指挥中心大屏幕上,井下采煤作业过程正在进行无延时直播,分别显示各作业点位的实时画面,调度人员向大家热情地做着介绍。
“不到现场,真的很难想象智能化矿山已经‘进化’到这个程度。”清华学子不由地发出感叹。
“智能一体化生产控制平台涵盖生产系统、主运皮带系统、压风系统等系统的远程集中控制,依托5G+技术,把工人从繁重、危险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固定岗位由121人减至39人。井下采出的原煤从主井口开始,通过全封闭式的皮带走廊被输送到煤仓,再装车外运,整个过程没有飞扬的煤尘,真正实现了‘采煤不见煤’。”
随着讲解员的娓娓道来,博士团成员充分感受到,5G让从前“深不可测”的百米井下与地面沟通更加顺畅,利用5G带宽,借助全景导航,将全景视图应用到井下,实现了工作面全景实时漫游。
“新一代信息技术以科技驱动取代人海战术,煤矿不仅做到了‘无人值守、少人巡检’,安全系数和生产效率也大幅提升……”
“从会采煤到‘慧’采煤,煤矿智慧化建设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日益凸显……”
讲解员的解说加深了清华学子们对煤矿科技创新水平的认识,更让大家看到了煤炭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走进由废弃入井行人长廊改造而成的矿史博物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画面,一个个精彩生动的企业发展故事,一件件承载着企业变迁的老物件,带着清华学子一步步回顾老石旦煤矿七十余年的光辉岁月。
“老工人支双喜被煤炭部评为‘劳动模范’,1969年赴北京出席‘全国群英会’,被老一辈矿工的精神风貌震撼到了,老矿井的发展蕴含着矿工们的心血与希望……”
“乌海市是中国书协命名的第7个‘中国书法城’,乌海书法文化起源于矿山,仅老石旦煤矿就走出了王宇虎、李贺年等多位书法名家,他们用双手书写出了勤劳铸就辉煌的历史画卷……”
通过了解企业文化建设,清华学子进一步领略到了企业发展的精神血脉和文化传承。
此次清华博士团走进乌海能源老石旦煤矿是乌海市政府与清华大学“校企联合”行动的一项实践活动。在乌海能源公司进行暑期实践的清华博士重点聚焦“双碳”政策下碳资产交易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为煤炭企业在该领域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
近年来,乌海能源围绕“双碳”目标,认真落实节能降碳责任,持续开展矿区生态修复、植树造林环境治理工作和甲烷综合利用、光伏发电等节能降碳科研项目。清华学子通过深入了解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为相关研究积累丰富的实践素材,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和创新,促进知识的传播和转化,将清华大学在碳中和和品牌建设领域的先进理念、方法和技术分享给乌海能源,增强企业新形势下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