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4月国内煤炭市场运行情况
一、煤炭供应较为宽松
1、生产:1-3月原煤产量同比增长8.1%
2025 年以来,全国煤炭产量较快增长。1-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0260万吨,同比增长8.1%。其中,山西省、内蒙古、陕西省、新疆,累计产量达98291万吨,同比增长9.86%,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1.73%,占比较去年同期扩大0.81个百分点。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4058万吨,同比增长9.6%,增速比1-2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421万吨。3月原煤产量同比增速扩大,分析认为主要系去年山西省主产区安监政策而带来低基数影响。
2、进口:1-3月煤炭进口同比下降0.9%
2025年1-3月进口煤炭11484.6万吨,较去年同期的7452.0万吨增加159.9万吨,下降0.9%。其中3月份进口煤炭3873万吨,环比增长12.7%,同比下降6.4%,进口量在保持26个月正增长后首次出现负增长。
一季度,印尼、俄罗斯、蒙古、澳大利亚包揽了我国92.7%的进口煤量。但从进口占比方面来看,印尼煤占总进口量的比重从去年同期的48.6%下降到了今年的45.8%;而进口俄煤、蒙煤和澳煤占比相比去年同期都是小幅上涨的。今年进口印尼煤减少,主要是因为进口中卡煤价格相较国内煤持续倒挂,而进口低卡煤的价格优势也不明显,再加上今年印尼政府出台的HBA新规,令彼时的终端观望情绪蔓延。
二、煤炭消费整体呈现下降态势
今年一季度,我国煤炭消费整体偏弱,其中电力、建材用煤同比下降,钢铁、化工用煤同比增长。一季度,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增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调整,受气温偏暖影响,今年一季度电力消费增速偏低。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初步测算,一季度全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发电快速增长,继续挤压火电出力,火电发电量明显下降。房地产市场弱势运行,建筑用钢需求偏弱,但汽车、船舶等制造业投资和生产增势良好,支撑钢铁产需有所增长。煤化工产品产能持续释放,化工煤消费稳定增长。
1、电力消费情况
一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3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3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第二产业用电量152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第三产业用电量44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8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
整体来看,一季度用电增幅偏弱,主要系气温偏暖影响产业及居民用电,此外第二产用电消费增速较低。产业用电中,互联网及汽车制造相关用电保持较高增速。一季度,全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日均同比增长13.7%,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日均同比增长25.7%;全国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日均同比分别增长10.4%、7.8%、6.3%、6.2%和6.0%。
2、电力生产供应情况
(1)1-3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2269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3%。新能源发电继续快速增长,风、光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9.3%和19.5%,同时水电也增长了5.9%,导致火电累计同比下降4.7%。其中,规上工业火电同比下降4.7%;规上工业水电增长5.9%;规上工业核电增长12.8%;规上工业风电增长9.3%;规上工业太阳能发电增长19.5%。
(2)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快速增长,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截至3月底,全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同比分别增长17.2%、43.4%,合计装机容量历史性超过火电,水电、核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4.38亿、0.61亿千瓦,同比分别增长3.3%、6.9%,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初步测算,一季度全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
3、建材耗煤下降,冶金、化工耗煤保持增长
1-3月统计数据中,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下降24.4%,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低于10%的水平,房企开发投资信心仍在底部徘徊。受下游房地产走弱拖累,1-3月水泥产量下降1.4%,建材行业耗煤延续下降态势。尽管房地产需求仍然保持下降态势,但受益于“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汽车、家电、机械装备等行业产销保持了较高的增速,加之外贸抢出口也拉动了制造业用钢的需求。1-3月粗钢产量同比增长0.6%。从化工行业看,1-3月我国规模以上化肥、精甲醇产量同比较快增长,现代煤化工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化工用煤消费持续稳定增长。
三、煤炭市场价格低位运行
2025年以来,煤炭市场呈现出供应充足、需求疲软的特点,导致煤价持续走跌。截至4月29日,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参考价658元/吨,比年初下降110元/吨,同比下降173元/吨;5000大卡现货参考价581元/吨,比年初下降89元/吨,同比下降154元/吨;4500大卡动力煤现货参考价515元/吨,比年初下降55元/吨,同比下降125元/吨。
四、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
1-3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总额803.8亿元,同比下降47.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营业收入6279.0亿元,同比下降19.0;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营业成本4500.0亿元,同比下降13.1%。
综上,一季度,煤炭市场总体呈现“供需宽松、价格承压”的运行特点。国内原煤产量持续增长,煤炭进口略有下降,煤炭供给整体宽松。宏观经济运行起步平稳,非化石能源出力较好、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下降等,煤炭消费整体偏弱。煤炭供需相对宽松,全社会煤炭库存保持高位,煤炭价格持续下跌。
2025年一季度新疆煤炭市场运行情况
一、供应方面
从生产看,一季度,全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累计产量1.42亿吨,较去年同期2056.8万吨,同比增长12.4%,增速比1-2月提高2.9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提高4.8个百分点。长期来看,新疆将依托资源与政策优势,逐步发展为全国煤炭供应的“新增长极”,并通过“就地转化+外运优化”双路径,巩固其国家能源战略接替区的地位。
从运输看,2025年1-3月,新疆铁路疆煤外运量在2201万吨,同比下降3.5%。一季度铁路外运量下滑主要受2月单月铁路疆煤运量下降影响。今年以来,国内煤炭市场整体需求疲软,煤炭价格持续走低,特别是在2月中旬煤炭价格又出现一波明显下跌,受二月煤价走跌影响,煤炭出疆铁路运输需求快速下降,成为一季度数据的主要压制因素。随着铁路运费下浮政策实施后(降幅约10-20%),外运经济性改善,3月运量环比回升,部分对冲了前期下行压力。这一短期波动也反映出,在煤炭市场供需宽松格局下,疆煤外运的运输成本与市场价格联动性增强,未来需通过灵活调整运价机制和优化运输组织效率,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需求方面
煤电方面:2025年一季度新疆发电量呈现"总量微增、结构优化"的特征:总发电量1361.2亿千瓦时,同比仅增长0.4%,增速明显放缓。能源结构转型加速推进,传统火电1023.3亿千瓦时虽仍占主导地位(占比75.2%),但同比下降3.7%;清洁能源发电占比持续提升,其中水力发电量同比增长17.6%,发电量54亿千瓦时;风力发电保持1.5%温和增长,风力发电量167.3亿千瓦时;太阳能发电表现突出,以41.8%的增速成为增长主力,发电量达116.65亿千瓦时。
煤化工:新疆煤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望成为拉动本地煤炭消费的核心引擎。尽管当前煤炭市场面临新能源替代冲击与需求放缓压力,但规划中的现代煤化工项目(将大幅提升煤炭就地转化能力。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新疆已规划的现代煤化工项目投资额高达8000多亿,其中:规划煤制烯烃项目共9个,合计1195万吨,投资规 模2575亿;煤制天然气项目11个,合计400亿方,投资规模3109亿;煤制油项目3个,合计700万吨,投资规模1043亿。
三、价格方面
2025开年以来,需求释放不佳,煤价整体呈下行趋势。1-2月煤价加速下跌,CCI新疆5500价格从1月300元/吨降至2月底的288元/吨,累计跌幅4.1%;CCI新疆5000同期从206元/吨跌至2月底的194元/吨,跌幅6.2%。1-2月煤价出现明显降幅主因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新能源替代,煤炭供需出现较大变化,价格持续走低。 3月在新疆铁路运费下浮政策实施后,煤价短暂企稳,甚至出现小幅回升,但需求端未现实质性改善,反弹动力不足。进入4月中下旬后,季节性淡季需求下行,贸易商对后市预期悲观,对煤价形成压力,新疆煤价持续走弱。
综上,2025年一季度新疆煤炭市场呈现出供应稳步增长、需求结构优化、价格波动下行的特点。供应方面,原煤产量同比增长显著,铁路外运量受市场需求疲软和价格下跌影响有所下滑,但运费下浮政策实施后运量环比回升。需求方面,煤电行业总量微增但增速放缓,清洁能源发电占比持续提升,尤其是太阳能发电表现突出;煤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现代煤化工项目规划投资巨大,有望成为拉动本地煤炭消费的核心引擎。价格方面,受全球经济放缓和新能源替代影响,煤价整体呈下行趋势,尽管运费下浮政策带来短暂企稳,但需求端未实质性改善,煤价持续走弱。总体来看,新疆煤炭市场在供应增长和需求结构优化的背景下,价格受多重因素影响波动下行。
后市展望
一、供应侧分析
煤炭供应较为充足
国内生产,煤炭产量有望保持增长。一季度,我国煤炭供应延续稳中有升态势。作为传统的煤炭主产地的“三西”地区,原煤产量仍位居前三甲,特别是内蒙古原煤产量创历史新高,也是全国各省月度产量中的新高,超越山西再次居全国首位。重点省区来看,山西有望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今年以来山西省坚决稳定煤炭产量,一些地级市甚至提出“以量补价”策略,全力推动煤炭生产。新疆煤炭产量持续释放。新疆将加快建设大型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大力发展煤电煤化工产业,拓展疆煤外运通道,扩大疆煤外运规模。在区内外煤炭需求快速增长局面下,新疆煤炭产量有望快速增长。
进口方面,煤炭进口可能下降。一季度我国进口煤炭同比降0.9%,进口量快速增长势头得到遏制。国内来看,今年我国煤炭产量保持增长,煤炭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随着煤炭供需形势趋于平稳,我国对进口煤的需求可能会减弱。国际方面,4月11日,印尼政府颁布了两项与煤炭和矿产采矿权税收以及非税国家收入相关的法规,将于今年4月26日生效。根据此次颁布的新法规,煤炭相关采矿权税率将依据发热量和开采方式的不同,采用累进式税收政策,并与印尼政府发布的煤炭参考价(HBA)相挂钩。后期来看,在国内煤炭市场供应充足、进口煤价格优势不足、叠加印尼等主要煤炭出口国出口政策调整等因素拖累下,国内煤炭进口量或仍存继续下降可能。
二、需求侧分析
宏观经济方面:从宏观经济形势来看,当前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尤其是在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之后,这种“美国优先”的思维,让国际经济面临许多挑战。与此同时,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的不确定性也进一步增加,2025年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一定挑战。国内来看,2025年一季度,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发力显效,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稳步推进,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发展向新向好。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比上年全年上升0.4个百分点,经济开局良好。但面对日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二季度我国经济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但在锚定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前提下,预计国内宏观政策对冲步伐会进一步加快,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将在二季度进一步双向发力,支撑经济平稳增长,我国经济将保持较强韧性。
房地产市场延续止跌回稳走势。2025年一季度房地产市场关键指标降幅普遍收窄。一季度,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3%,比1-2月份降幅收窄2.1个百分点;销售额下降2.1%,比1-2月份收窄0.5个百分点。从数据变化趋势看,房地产市场销售端的降幅大幅收窄,但新开工与竣工仍处于深度下行区间,1-3 月新开工、施工、竣工面积分别下降24.4%、9.5%和14.3%,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低于10%的水平,房企开发投资信心仍在底部徘徊。
基建投资有望维持较高增长。今年以来,重大项目进展不断,项目资金加快落地。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8%,比上年全年加快1.4个百分点,较今年前两个月增速(5.6%)也略有增长。前瞻地看,随着外需承压,基建投资托底经济的重要性提升,扩投资政策或进一步加码,基建投资或维持高速增长,有助于支撑煤炭需求。
出口有一定韧性,也面临较大挑战和压力。一季度我国按美元计出口同比增长5.8%,与去年全年增速大致持平,实现贸易顺差2730亿美元,大幅高于去年同期。美国加征关税扰乱全球贸易市场秩序,但贸易商加紧抢出口,使得一季度出口并未失速,净出口继续发挥较强支撑作用。但是,4月伊始,美国“对等关税”的重锤便落了地,其加征关税幅度远超预期。此后,美国多次对关税政策进行调整,对华加征关税税率不断提高,目前累计加征关税税率已达145%,部分商品的累计关税税率更高达245%。这将会给我国外贸带来直接的冲击和影响。
主要耗煤行业:用煤需求走势整体偏弱。电煤需求可能有所回落。二季度是我国电煤消费传统淡季,5月气温回升,居民用电负荷减弱,叠加水电、新能源发电量增长,火电需求持续低迷;工业用电支撑不足,部分行业出口预期下滑,进一步抑制煤炭消费。钢铁行业用煤有需求保持平稳。传统建筑钢材用煤需求受房地产持续低迷影响仍显疲弱,但基建投资加码和制造业升级对钢材需求的拉动作用正在显现,特别是装备制造、汽车、家电等行业对钢材的需求增长,部分弥补了建筑钢材下滑的缺口。建材行业用煤需求有改善迹象。一季度,全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1.4%。降幅较1-2月收窄4.3个百分点,较去年一季度大幅收窄10.4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全国单月水泥产量同比增长2.5%。基建领域专项债提前发力支撑资金需求,持续推动基建投资对水泥需求的拉动。后期基建投资保持较高增速以及天气回暖施工旺季来临,对水泥等建材需求形成一定支撑。地产新开工仍处于下行区间,但在政策作用下,房地产市场继续延续止跌回稳走势,地产领域水泥等建材需求下降趋势有望逐步减缓。化工用煤需求有望增长,随着新型煤化工项目陆续投产,煤制烯烃、乙二醇等高端化工品产能持续释放,对优质化工煤的需求形成有力支撑。
综合分析:短期来看,5月国内煤炭生产仍将保持高位,进口煤量虽小幅收缩,但整体供应充足。港口库存持续累积,贸易商挺价意愿降低。而大秦线检修结束后,运力恢复可能加速港口库存攀升。夏季渐近,或刺激电厂补库需求提前释放,其次,建材、化工等领域的复苏进度值得期待,预计价格可能在迎峰度夏等节点出现阶段性反弹,但考虑到当前全社会库存,预计涨幅较小且涨势持续时间较短。总体而言,在多重因素影响下,特别是煤炭供需宽松格局下,煤价或短期波动但仍将延续弱势震荡态势。长远来看,需求端随着宏观经济持续复苏和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提高,我国煤炭需求将平稳增长;供应端国内将继续推进优质煤炭释放,进口煤将充分发挥对于国内市场供应的补充调节作用。在连续两年进口量创出历史新高情况下,2025 年我国煤炭进口量可能会有所下降,但进口规模仍将维持较高水平,供应将较为充足。预计2025年全年我国煤炭供需均有望保持平稳增长,供需关系总体偏弱,煤炭市场价格或将弱势调整。(作者:孙启宸、解雅青、马艳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