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  2025-11-10 15:26 星期一
锟叫癸拷煤炭锟叫筹拷锟斤拷

国家能源局:支持煤炭跨界新能源,开辟综合能源新赛道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发布时间:2025-11-10 09:45:19
  • 字号【
  • 收藏新闻
  11月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发展矿区光伏风电产业、推动矿区用能清洁替代、推进矿区可再生能源供暖制冷、创新矿区绿色能源开发利用方式、推动煤炭产业链延伸与新能源发展协同互促、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育、加大政策协同支持力度七大重点任务。
  《指导意见》提出,到“十五五”末,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煤炭矿区光伏风电产业发展模式基本成熟,电能替代和新能源渗透率大幅提高,建设一批清洁低碳矿区,煤炭行业绿色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国家能源局煤炭司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强化行业统筹,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协调和跟踪评估,完善支持政策和标准体系,研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推动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
  《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发展矿区光伏风电产业。创新“光伏+”多元业态发展模式,支持在煤矿复垦区发展光伏和农林业种植、畜牧饲养等。
  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曲洋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国家能源局出台的《指导意见》,精准锚定煤炭与新能源协同发展方向,为传统能源绿色转型绘制了清晰蓝图,是指导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的重大顶层制度设计。特别是对于东中部地区煤炭企业,通过积极探索利用煤炭矿区地上地下空间资源,有规模有效益发展清洁能源,有利于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实现“第二曲线”增长。
  积极发展矿区光伏风电、“光伏+”等模式,将为企业带来多方面机遇。曲洋表示,一是能够盘活闲置资源,充分利用矿区的采煤沉陷区、工业广场、排土场、复垦区等场地资源,变“废”为宝,提供清洁能源,创造新收益来源。
  二是降低用能成本,“自发自用”模式可显著降低矿区高耗能生产环节的电力成本。
  三是持续延展产业价值,“光伏+”(如农光互补、渔光互补)可在发电基础上叠加农业、渔业、碳汇收益,实现土地复合利用与生态治理。
  四是为未来发展新能源产业、布局综合能源服务(如微电网、储能)积累技术、管理和人才基础。
  曲洋认为,矿区发展“光伏+”等新模式是煤炭企业立足自身资源条件、迈向绿色综合能源服务商的“关键一招”,同时还需突破土地政策制约,不断增强技术经济性,加快创新商业模式,才能充分把握机遇,化解挑战,推动矿区形成绿色增长极。
  目前,煤矿的能源消耗仍主要依赖煤电。本次《指导意见》就矿区用能清洁替代明确了多个行动路径。例如,加快煤炭生产重点环节电气化改造,扩大终端用能设备电气化比例。在有条件的露天煤矿规模化应用电动、氢能矿卡等。
  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卫权向记者表示,电气化改造符合国家推动全社会能源消费电气化的总体战略方向。从技术可行性角度看,目前并不存在难以逾越的障碍。
  王卫权认为,核心的制约因素在于经济性,即成本问题。改造工程通常涉及新增投资,例如可能需要配套储能设施、充电设施,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等。“企业会进行成本效益核算,只有在经济账算得过来的前提下,企业才会有积极性。因此,成本考量是关键。”
  在矿区用能清洁化布局基础上,《指导意见》指出,创新矿区绿色能源开发利用方式。有序开展绿电直连,鼓励参与绿证绿电交易,努力扩大矿区绿色电力使用比例。
  王卫权认为,需要区分煤矿的“生产过程”和其产品“煤炭的最终用途”。如果将矿区视为一个独立的运营实体,其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能源消耗形式以电力为主,用热等其他形式能源占比相对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矿区闲置土地建设光伏电站和分散式风电,实现绿电自发自用或通过绿电交易,是有可能实现运营环节的“零碳”或近零碳目标的。其区域范围相对集中,也便于管理。相较于以热力消耗为主、脱碳难度更大的工业(如钢铁、水泥),以电力消耗为主的矿区在实现零碳运营方面,面临的挑战相对较小,可能性更高。
  除了煤炭矿区自身的低碳化发展,《指导意见》也在推动煤炭产业链延伸与新能源发展协同互促。支持煤炭企业统筹煤炭与煤电、新能源产业布局,加大清洁高效火电、新能源等产业投资开发力度,提升一体化协同融合发展效益,逐步向综合能源生产服务商转型。
  王卫权认为,这一转型方向实际上对煤炭企业和煤电企业具有共性要求,即从单一的能源生产或供应商,转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这意味着业务范畴需要大幅拓展。对于煤炭企业而言,除了提供煤炭产品本身,还需构建提供综合能源服务的能力。
  所谓综合能源服务,通常涵盖热、电、气等多种能源形式的供应与服务,既包括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也包含清洁能源的供应,并涉及《指导意见》中提到的“源网荷储协同”等新型系统模式。
  王卫权表示,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关注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统筹不同能源品种之间的优化匹配,并提升整体能源效率。简而言之,这是从单纯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涉及产业布局、能源结构和技术管理能力的全面升级,最终目标是成为真正的综合能源服务商。
  为实现这一更高层次的转型,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延伸成为必然选择。《指导意见》还提出,优化产业链布局,鼓励煤制油气和煤化工项目开展规模化绿电、绿氢利用替代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应用,有效降低煤炭转化碳排放水平。支持煤炭企业开发碳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新能源发电材料等创新型产品,打造煤基产业链绿色发展新亮点。
  曲洋表示,煤炭企业开发上述创新型产品,是顺应“双碳”目标与产业升级趋势的关键选择,前景广阔且潜力巨大。碳基特种燃料凭借高热值、适配特殊场景的优势,已在航天、极端环境作业等领域实现突破,成为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备份;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依托政策驱动与市场环保需求,在包装、农业等领域迎来爆发式增长,且煤基原料的成本优势显著;新能源发电材料布局空间大,通过产业链协同,在储能、半导体等领域开辟了高附加值赛道。具备条件的煤炭企业若能结合自身产业基础与优势精准布局,以技术创新驱动产品高端化、绿色化,不仅能实现从“燃料供应商”向“材料制造商”的转型,更能打开长期增长空间,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全面向高价值产品攀升。

发布人:CCTD-周杰

中国煤炭市场网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全部内容及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中国煤炭市场网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上述产品、信息进行使用、复制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

免责声明:网站刊登CCTD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CCTD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网站会员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网站会员做出的任何决策与CCTD无关, CCTD及其雇员不对使用网站信息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CCTD是谁 数据服务 智能数字矿山 品牌会议 运销管理软件
关于CCTD 数据定制 数据融合 全国煤炭交易会 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
研究团队 产业数据库 算法研究 电话视频会议 无人值守磅房
年度指数报告 周期类刊物和分析报告 系统集成 筒仓远程装车
咨询服务 智能化自动装车
考察活动 智慧营销支持

关注CCTD

    总部:010-64464669
    太原:0351-2167804、2167813
    秦皇岛:13780353903

    cctd@vip.sina.com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博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APP

许传坤 软件部总经理
煤炭运销软件

许文辉 市场部副总经理
无人值守磅房系统

李小龙 市场部副总经理
煤焦钢市场分析

苗纳爵 市场部高级经理
港口煤炭市场分析

马丽娜 市场部高级经理
VIP会员服务

张鑫 智慧物流事业部
智慧物流产品
  •       主办单位:北京中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copyright 2009 cct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20447号   |   京ICP证0204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7号

返回顶部

中国煤炭市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