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各煤港任务各有亏盈 今年港口运量将继续下滑
据港口生产快报,去年,我国北方11个运煤港口累计发运煤炭6.17亿吨,同比减少达4099万吨。去年,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能源结构优化等因素影响,沿海地区煤炭需求减少,北方港口运力也出现明显的过剩,港口煤炭吞吐量大幅下滑。今年,沿海煤炭运输形势依然不乐观,港口煤炭运量下降,部分设备设施闲置不可避免,各港口对优质资源的竞争将日趋白热化。
煤炭需求减少的情况下,铁路和港口发运量出现一定幅度的减少。去年,大秦线完成运量39699万吨,同比减少5320万吨;朔黄线完成运量21725亿吨,同比减少3835万吨。港口发运量也出现大幅下降。其中,环渤海六港(秦皇岛、天津、京唐、国投京唐、国投曹妃甸、黄骅)合计发运煤炭达56729万吨,占同期北方11个发煤港口下水总量的91.9%,这说明拥有大型煤炭专用泊位和运煤铁路通道的环渤海六港煤炭运量仍占据主导,更加确定了环渤海六港的重要作用和枢纽港地位。其中,天津港、京唐港煤炭运量增长较为明显,分别完成煤炭吞吐量9459、3675万吨,增加了1622和734万吨;而秦皇岛、国投曹妃甸、黄骅港运量均出现大幅下滑,国投京唐港出现小幅下滑,四港合计减少运煤6667万吨,成为北方港口煤炭运输的主要亏损单位。去年,北方港口空泊现象屡见不鲜,码头、泊位不能满负荷作业,下水煤保持低迷走势,煤价也是大幅下跌。
煤炭吞吐量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下游需求不足,造成港口整体发运量呈现下滑;去年,受宏观经济尤其是工业生产下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转型升级以及夏季雨水多等因素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放缓。去年,全社会用电量55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去年,全国发电量5618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2%;其中,火力发电4210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8%。
受全球经济形势低迷和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内外双重下行压力的影响,我国华东、华南地区煤炭需求下降;加之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火电压力减轻,沿海地区外购电大幅增加,沿海煤炭运输形势并不乐观,华东、华南地区海上调进煤炭数量大量减少,环渤海煤炭交易价格一路下滑;北方运煤港口运输数量进一步萎缩,港口吞吐量增速持续下滑。
今年,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新兴经济体动荡加剧,欧洲和日本经济复苏乏力,使我国外部环境持续低迷。我国宏观经济仍将持续探底,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回落,我国大多数基础性工业产品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继续下降,可再生能源比重逐年提高,水电、核电、特高压快速发展,可燃冰开发等技术演进加快,能源结构进入多元化时代。今年,预计我国沿海煤炭运输形势依然不乐观,运煤港口生产形势将继续在历史低位徘徊,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部分港口煤炭吞吐量继续下滑不可避免。(作者:陈杰)
责任编辑:王毳
发布人:
中国煤炭市场网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全部内容及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中国煤炭市场网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上述产品、信息进行使用、复制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
免责声明:网站刊登CCTD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CCTD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网站会员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网站会员做出的任何决策与CCTD无关, CCTD及其雇员不对使用网站信息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