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下游需求减少,尤其是电煤日耗水平明显下降;但是在消费和需求显著萎缩的背景下,今年以来国内原煤产量的降幅则低于预期水平,从而导致煤炭企业的销售压力不断增大,不得不出台降价促销措施,引发煤炭交易价格继续下行。11月份国内煤炭市场继续维持弱势运行格局,煤炭价格仍具有下行压力。尽管十一月份将进入取暖期,动力煤需求会有所增加,但目前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及价格下行趋势都不会因此而改变。
一、原煤产量同比继续下降
据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煤炭产量完成3.15亿吨,同比减少1000万吨,下降3.08%。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产量完成1.62亿吨,同比增加364万吨,下降2.3%。。
1-10月份全国煤炭产量累计完成30.4亿吨,同比减少1.32亿吨,下降4.15%。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产量累计完成15.48亿吨,同比减少8914万吨,下降5.4%。
经济增速放缓、非化石能源发展加快、环保约束增强、高耗能产品产量下降等因素,导致煤炭需求受到抑制,从下游产业发展前景看,钢铁和水泥等高耗能产品产量已基本达到峰值。预计11月份全国煤炭产量与10月份相比将有所下降,产量完成约3.1亿吨,累计产量达到33.7亿吨,同比下降约4%。

二、 影响近期煤炭生产的相关因素
1.四大煤炭企业联合稳定价格。近期,煤炭“ 4+1”会议再次召开,四大下水煤企业达成共识,11月份至年底前不再降价,此次联合保价有助于遏制煤炭价格的进一步下滑。
2.10月份发电总量下降。10月发电量4453.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2%,1-10月累计同比下降0.1%。剔除增长性因素之后,10月发电量季节性表现适中。10月发电量环比下降2.08%,较去年同期下降2.11%略好;其中,火电环比降1.23%低于去年同期,水电环比降7.47%好于去年同期。考虑到季节性影响之后,预计11月发电量为4487.01亿千瓦时,同比增速、累计同比增速分别提升至0%、2.52%。
10月火电产量3107.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6%,1-10月累计同比下降2.6%。剔除增长性因素之后,10月火电产量季节性表现弱于往年同期。10月火电产量环比下降1.23%,与去年同期环比增长1.89%相比偏弱。考虑到季节性影响之后,预计11月火电产量为3238.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26%。
三、影响远期煤炭生产的相关因素
1.煤炭脱困工作持续推进。本月煤炭行业脱困联席会议召开,会议认为,为缓解煤炭供大于求矛盾、遏制煤价继续下滑势头,督促重点产煤省区落实国务院煤炭行业脱困决策部署和“四个严格治理”相关措施,深入了解企业实际困难,研究完善有关措施,10月25-28日,发改委、能源局等相关部门对相关省市贯彻落实煤炭行业脱困情况进行了督查。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的落实程度和影响力会逐步加大,原煤产量将得到进一步的控制。
2.下游需求恢复难及去年同期。前三季度,受宏观经济尤其是工业生产下行等因素影响,全社会用电同比增长0.8%;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建材行业用电增速同比分别下降7.8%和6.4%,反映出我国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电能利用效率不断提升,全国电力供需较去年更为宽松。
3.冬季供暖用煤需求增加。四季度,随着天气转凉,北方地区开始供暖,煤炭行业进入了传统的消费旺季。一方面民用供热用煤需求将显著提升,另一方面,空调用电带动电厂耗煤将逐步回升。
责任编辑: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