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发改委:全力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据国家发改委日前举行的上半年经济形势媒体吹风会消息,下一步,发改委将会同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持续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紧扣保供稳价目标,抓好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做好能源保供各项工作,确保迎峰度夏能源供应安全稳定。
【解读】“迎峰度夏”期间主产地煤炭供应水平将维持在相对高位。(1)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局为鄂托克前旗长城五号矿业有限公司长城五号煤矿(设计规模180万吨/年)颁发了采矿许可证;中煤新集利辛矿业公司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矿井正式由基建转为生产,每年可提升300万吨煤炭保供能力。(2)近日,“中海昌运3”配载5.7万吨煤炭入泊停靠珠海港务北海码头,开始接卸第一船煤,标志着广西地区唯一煤炭应急储备基地具备接卸能力。(3)近日,坐落在浩吉铁路襄州运营维修段院内的300万吨大型储煤基地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工,有6条铁路线,其中4条为货物线、2条为机走线,正等待交付使用。分析来看,“三伏天”虽未到来,但近期国内多地已迎来高温天气,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今年6月以来(截至7月12日),我国平均高温日数5.3天,较常年同期偏多2.4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而据国家气候中心预计,7月27日至8月11日,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将较常年同期偏高,尤其是华中和华东地区,预计今年夏季,高温天气将带动民用煤需求持续攀升,为确保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国家发改委指出,将持续推进煤炭等能源保供工作,同时,长城五号煤矿已顺利取得采矿许可证,利辛矿业顺利通过竣工验收,预计后期主产地煤炭优质产能将得到有序释放。随着珠海港务北海码头具备接卸能力,后期北部湾乃至西部地区的能源供给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近期浩吉铁路襄州运营维修段300万吨储煤基地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工,后期随着该基地投入运营,其“蓄水池”作用将逐步显现,湖北省高峰期电煤供应紧张的状况将得到缓解。综合来看,“迎峰度夏”期间,在政策端强力引导下,主产地煤炭供应水平将维持在相对高位,煤炭储备能力建设也将加速推进,部分地区高峰期用煤压力将减轻。
2、辽宁省: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日前发布的《辽宁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提到,将严格管控高耗能、低能效的项目建设,积极实施民用散煤替代。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完成散煤治理20万户。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3.7%左右。
【解读】后期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逐步提高。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日前发布的《黑龙江省产业振兴行动计划(2022—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将利用盐碱地、采煤沉陷区、废弃工矿用地等开发建设集中式风电光伏项目,因地制宜在农(牧)区、边境地区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分布式开发,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规模力争达到3100万千瓦以上。分析认为,近期,辽、黑地区纷纷部署“减煤”及非化石能源发展工作,预计在国家相关部门的积极引导与推动下,后期国内水电、核电等非化石能源发电将快速发展,其消费占比也将逐步提高,煤炭消费占比将稳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