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蒙古能源局:加快保供煤矿产能释放 可以边生产边办手续。《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关于加快保供煤矿产能释放的通知》指出,自治区部分列入国家保供的煤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于2022年11月20日至2023年3月31日,允许按照拟核增产能、拟调整建设规模组织生产,按照边生产边办手续要求释放产能。
【解读】“迎峰度冬”期间主产地保供稳价政策将持续发力。(1)山西全省今冬明春保暖保供暨保通保畅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全力保障煤炭增产增供、能源运输畅通、能源价格稳定等。(2)四川省日前召开省电煤电力保供协调机制第二十次会议时指出,在符合安全生产条件下推动煤炭生产。(3)中国华电首座露天开采煤矿华通瑞盛兴旺露天矿建设规模由300万吨/年调整为500万吨/年。(4)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海则滩煤矿(产能600万吨/年)于近日取得陕西省自然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项目计划2023年一季度开工建设,2026年三季度具备出煤条件。(5)近日,浩吉铁路荆门国际内陆港铁路作业区正式开通,由此,北方运来的煤炭将可直接通过浩吉铁路运煤专用线直达江汉平原,运输时间较之前大幅缩短。(6)近日,集通铁路贲红至蒙根塔拉段接触网工程开始冷滑试验,12月底该管段将具备开通条件,作为“蒙煤东运”的重要能源通道,集通铁路改造完成后,年货运量将由3600多万吨提高至8000多万吨。分析认为,近期,蒙、晋、川地区纷纷部署今冬明春煤炭先进产能释放工作,华通瑞盛兴旺露天矿产能实现核增,海则滩煤矿建设进程加快,浩吉铁路、集通铁路运煤通道建设愈发完善,预计“迎峰度冬”期间,随着各主产地煤炭增产保供政策逐步强化落实,坑口煤炭供应水平将不断提升,且在最新疫情防控措施指导下,煤炭运输效率有望得到提高,供应端具备不断修复的潜力。此外,需要注意到,近期,江西、山东、福建、内蒙古、广东等省份发改委对部分煤炭贸易企业涉嫌超出合理区间销售煤炭的线索进行核查,并将涉嫌哄抬价格线索移交市场监管部门处置,预计后期政策调控风险将持续较大。
2、四部门:坚决遏制建材行业违规新增产能 提升燃煤替代率。《四部门关于印发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将严格落实水泥、平板玻璃行业产能置换政策,坚决遏制违规新增产能。同时,支持生物质燃料等可燃废弃物替代燃煤,提升水泥等行业燃煤替代率。
【解读】后期国内非化石能源发电将快速发展。(1)山西省公布的《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提出,将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四五”时期,晋中、运城、临汾、吕梁等汾渭平原城市煤炭消费量实现负增长。(2)《湖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煤炭消费增长将得到严格合理控制,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2%左右。(3)《吉林省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预计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将达到3814万千瓦,占全省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61.7%。(4)近日,白鹤滩水电站10号机组顺利通过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商运,这是白鹤滩水电站投产发电的第15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分析认为,在“双碳”背景下,日前,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住建部四部委及晋、湘、吉地区积极部署减煤及非化石能源发展工作,白鹤滩水电站进入了全面投产发电的最后冲刺阶段,截至目前,白鹤滩水电站计划安装的16台机组中,已有15台投产发电,待该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后,多年平均发电量可达624.43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968万吨。综合来看,预计后期国内非化石能源发电将快速发展,煤炭消费占比将稳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