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  2024-04-20 18:07 星期六
锟叫癸拷煤炭锟叫筹拷锟斤拷

安徽:开展煤矿“三违”调研 查找原因促提高

  • 来源:中国安全生产杂志
  • 发布时间:2018-12-29 09:02:24
  • 字号【
  • 收藏新闻

  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对2000年以来安徽省煤矿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后发现,70%以上的事故由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直接导致,充分表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是煤矿事故的主要“元凶”。2018年以来,安徽省煤矿发生的事故,均不同程度存在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有的性质还非常严重。因此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认为,“‘三违’不除,矿无宁日”,煤矿要实现“零死亡”,必须防范、减少直至杜绝“三违”行为。

  为全面了解安徽省煤矿“三违”现状、分析“三违”产生原因,研究提出治理“三违”措施建议,促进煤矿企业提高依法依规管理水平,促进煤矿职工规范操作行为,有效防范事故发生,2018年4-6月,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事故调查处、科技装备处、人事培训处、纪检监察室有关人员组成调研组,对安徽省煤矿“三违”情况进行调研。

  广泛调研、收集数据、准确分析

  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在此次调研中共选取淮南矿业集团、淮北矿业集团、皖北煤电集团和中煤新集公司所属10对煤矿,每个集团公司选取的煤矿为安全生产周期长和安全生产周期短各占50%,其中,淮南矿业集团煤矿4对(潘一、潘二、潘三、顾桥煤矿)、淮北矿业集团煤矿两对(童亭、祁南煤矿)、皖北煤电公司两对(恒源、五沟煤矿)、中煤新集公司煤矿两对(新集二矿、刘庄煤矿)。采取听汇报、谈心谈话、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调研。调研组分成1个谈话组和4个问卷调查组,谈话组分别与矿长、党委书记、安全矿长和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共39人进行谈心谈话了解情况;问卷调查组分别开展区队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32人)和采煤、掘进、运输基层区队班组工人(731人)问卷调查,对部分煤矿“三违”培训班人员(89人)也进行了问卷调查。记者从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三违”情况调研组了解到,在此次调研中参与问卷调查的工人均为基层区队作业人员,年龄为30~50岁,工龄为10~30年,文化程度大多数为初中及以下,直接从事井下采煤、掘进和运输作业。参与问卷调查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为生产一线区队中层管理人员,年龄为30~50岁,工龄为10~30年,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从事煤矿区队一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笔者从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三违”情况调研组对收集上来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从工人调查问卷反映的数据看,“三违”产生的原因中,被动违章(任务太重、太累+领导或其他人让这样干)排第一位,其他依次为:侥幸心理、图懒省事、任务重、规程措施编制复杂缺乏针对性、规程措施贯彻不到位等。基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调查问卷反映,违章指挥的主要原因中,侥幸心理占第一位(占41.6%),时间紧、任务重排第二位(占31%)。对工人和管理人员的调查均反映出,被动违章占比很高(35.2%工人、69.6%管理人员、67%矿领导认为,其中:淮南矿业集团38.4%工人、81.8%管理人员认为,淮北矿业集团36.4%工人、76.9%管理人员认为),说明工人违章作业,管理因素占很大比例;不同层次的违章指挥仍然存在,有的还比较突出。矿领导的谈话反映出,产生“三违”的原因除工人本身素质较低以外,煤矿被压产量压任务问题突出(92%矿领导认为);管理方面存在:培训教育无针对性(82%矿领导认为)、生产作业环境整治不到位(67%矿领导认为)、规程措施无针对性(56%矿领导认为)、零星工程管理存在漏洞和盲区(41%矿领导认为)等。

  把脉问题、查找病因

  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三违”情况调研组根据调研数据,深入分析煤矿“三违”情况产生的原因,准确把握存在的问题。

  从企业层面来看,一是煤矿灾害严重,作业环境较差。安徽省煤矿地质条件复杂、灾害极为严重,开采深度大、系统复杂,单井规模大、作业人员多;煤矿采深不断加大,支护提升通风难度大、地温热害严重,井下作业环境治理不到位,作业点多面广,客观上导致“三违”因素增多。二是生产作业方式落后,劳动组织不够合理。安徽省煤矿“四化”建设差距较大,“一优三减”工作不到位,先进装备使用少,长期使用“人海战术”或较落后的人工方式生产。目前安徽省煤矿掘进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掘进工人在所有“三违”人员中占比最高。高负荷的简单劳动容易使工人身心疲惫,尤其“撇钩延点”严重,工人每天工作(包括在路途)时间过长,均在10小时以上,有时为了早上井,往往偷懒图省事,造成“三违”。因作业方式等原因,部分煤矿定员偏紧,一些工种人员多岗交叉作业现象常见。有的区队为了完成任务,小班任务安排不科学。三是利润考核和收入分配机制不合理,追求产量进尺欲望强烈。安徽省煤矿灾害严重,开采条件复杂,生产成本、安全投入较高,企业盈利空间有限。部分煤矿企业给所属煤矿下达经营考核指标不科学、不合理、任务重(28.7%工人、31%管理人员、92%矿领导认为),煤矿为完成利润考核任务只能提高煤炭产量,给基层区队、班组生产任务层层加码,导致抢任务、赶工期、超强度、超能力组织生产,追求产量进尺欲望强烈,“三违”风险增加。基层工人普遍实行计件工资制,多劳多得,完不成任务直接影响当班收益,造成冒险蛮干,导致“三违”。四是煤矿生产接替较紧张,技术管理体系存在缺陷。受前几年煤炭市场低迷影响,煤矿企业为控制成本,压减开拓工程,掘进进尺欠账较多、生产接替紧张较普遍,造成突击生产或安全设施设备不全就生产。部分煤矿技术管理体系不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存在缺陷,促进了“三违”行为发生。五是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效果与安全生产要求不适应。教育培训内容单调、形式单一,针对性、实操性不强,对新装备新工艺操作使用培训不够。针对个人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培训开展不够,对职工培训效果考核不科学,职工普遍存在安全意识不足、风险辨识能力不足、现场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等问题(37.3%管理人员认为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82%矿领导认为安全培训教育没有针对性;其中,皖北煤电集团53.8%、淮南和淮北矿业集团36.5%的管理人员认为职工培训教育不到位)。六是规程措施编制针对性不强,贯彻落实不到位。部分规程措施编写复杂,照搬照抄多,对现场实际情况考察不够,有的前瞻性不够,预计不足,没有针对性(11.9%工人、15.1%管理人员、56%矿领导认为规程措施针对性不强,61.4%管理人员认为措施写的太复杂,不好操作,22.3%工人认为措施写的太复杂、听不进去;其中,淮北矿业集团和中煤新集公司26.9%、淮南矿业集团25.5%的管理人员认为措施写的没有针对性,工人听不进去)。规程贯彻与现场操作“两张皮”,贯彻流于形式(18.7%的工人认为讲的是一回事、现场干的是另一回事),有的只简单说说,职工未完全掌握,工人在现场凭经验干活;多采用集体贯彻方式,未针对不同的工人进行针对性贯彻(23.5%工人、25.3%管理人员认为规程贯彻不到位;参加“三违”学习培训班的30.3%人员认为规程贯彻不到位),有的不知道如何正确操作(参加“三违”学习培训班的33.7%的人认为违章原因是不知道应该怎样干)。七是“三违”治理方式存在不足,“三违”行为屡禁不止。未认真分析“三违”产生的管理方面原因,未真正从管理方面整改,有的一味把责任推给工人。部分基层管理人员管理粗放,干群关系紧张;组织安排工作不合理,促进“三违”行为发生。部分煤矿因要完成反“三违”指标,出现工人被“三违”、区队给予加分补偿来完成“三违”指标现象。部分煤矿因反“三违”发生“猫鼠游戏”现象,管理人员在的时候不违章,管理人员不在时随意违章。帮教效果不好,重复“三违”时有发生。宣传教育不到位,调研发现仍有工人对“干煤矿哪有不死人”观点表示认同,对“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思想、“违章就是违法,违法必受惩处”、有人因为违章被追究刑事责任不清楚。

  从人员层面来看,一是煤矿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相对不高。基层一线工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人员占大多数,部分煤矿仍有文盲,安全意识不强,接受教育能力不足,风险识别能力不强,有些技能不能熟练掌握。由于前几年煤矿效益不好,部分煤矿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工种人员流失严重,采掘一线职工年龄结构老化,招工难问题突出。近几年,来煤矿工作的煤矿专业大专院校毕业生相对较少,随着一些管理人员陆续退休或退出现有岗位,煤矿管理能力有所弱化。调研发现,一些基层区队管理人员非煤矿专业毕业,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不强。二是存在侥幸心理、习惯心理、麻痹心理、马虎心理、盲目心理、厌倦心理、情绪影响等心理极易造成“三违”行为发生。

  开出“药方”,提建议、促提高

  据介绍,针对调研工作中分析总结出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三违”情况调研组通过思考,集思广益,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强化安全管理。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岗位责任制,以制度约束队伍、约束人员,实现精细化管理,真正把纸上的规程变成行为的准则。吸取各类事故教训,堵塞漏洞,消除不足和弊端,充分考虑“想不到”的问题;对以前的制度进行审查,适时进行清理和修订。如制定零星工程或零散作业纳入区队统一管理的制度,对措施制定、审查审批、请示汇报、监督管理等做出具体规定,避免人员单独作业造成违章现象。二是实行岗位和工序作业流程管理。以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等为依据,制定规范岗位作业流程和工序作业流程,明确各岗位标准和工序的工作步骤,督促工人按“岗位作业流程”作业;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工序作业流程”安排工作,推动生产作业行为由粗放式、经验式向精细化、流程化和实效化转变。制定岗位标准,实行“清单化”管理。坚持“手指口述”安全确认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有效避免安全风险,督促工人熟练掌握岗位责任制及操作规程,提高岗位技能。三是规范编制和贯彻规程措施。编制规程措施前要认真组织现场考察、充分论证,技术负责人认真组织集中会审、杜绝传签走形式。规程措施要有针对性,防止照抄照搬,根据现场条件变化及时修改完善。贯彻规程措施要有针对性,注重实效,改进贯彻规程措施方式方法,防止贯彻与操作“两张皮”。坚持“谁写措施谁贯彻”与“区(队)长贯彻”相结合,根据工人文化程度和工作需要,有关部门和技术负责人依据规程措施编制针对性的宣贯提纲和贯彻内容,分批分次贯彻,确保工人掌握,提高贯彻效果(可借鉴恒源煤矿“一图读懂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作法,以示意图、表格加文字形式,对工作面概况、工艺流程、重点工序、设备配置、安全生产标准化主要参数、安全管控重点等作业规程中的重点环节和关键内容,进行图解、标示,通俗易懂,又可方便现场随时查阅)。四是强化现场管理。要切实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加大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力度,明确区(队)和班组长是规程措施现场执行第一责任人,确保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在现场落实到位。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下井带班、跟班制度,合理安排带班、跟班巡查范围。加强节假日、双休日等特殊时段安全管理,强化管理人员责任落实。严格过程控制和安全技术措施落实,确保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真正了解并掌握安全技术措施的相关规定,严格按照措施进行施工。切实防范管理人员偷懒造假和工人躲避检查造假行为。要保证安检员数量,防止重点头面安检员数量不足,出现监督检查盲区。提高安检员能力和责任心,尤其是规程措施在机械化程度较低作业地点的现场落实,紧盯施工过程中关键工序、关键环节等安全重点,做牢、做实现场安全监督检查。五是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进井下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严格按照“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和专业达标”三位一体总体要求,切实把动态达标纳入到安全生产管理全过程,做到静态与动态、结果与过程、硬件与软件达标“三个相统一”,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日常化、常态化,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坚决做到动态达标、常态达标,为职工创造安全、文明、整洁、通亮的作业环境。强化对粉尘、热害、有毒有害气体、噪声等职业危害因素的治理,为职工创造较为舒适的工作环境。加强安全风险辨识管控的宣传教育,将风险管控作为全员培训的重点内容,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安全风险意识和防控能力。将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的责任主体由矿级领导向区队、班组、岗位延伸,制定岗位风险清单,让每一名员工熟知岗位风险和管控措施,做到人人知风险、全员控风险,始终把风险挺在隐患之前。加强各系统、各环节、各岗位的风险辨识和管控,做到重大风险抓在手上,一般风险心中有数,全面提升煤矿风险防范能力。六是加强班组建设。切实提高班组长素质,建立班组长选聘、使用、培养机制,把班组长纳入科(区)管理人才培养计划,赋予班组长现场指挥和现场处置的权力,提升班组安全技能和管理能力。制定班组建设总体规划、目标和保障措施,着力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规范职工操作行为,提高自保联保互保能力,建设无“三违”、无隐患、无事故的安全班组。借鉴中煤能源塔山煤矿构建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为目标的“人人都是班组长”班组自主管理模式,有效将“三位一体”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落实到班组、落实到岗位。强化人本管理、精细管理,避免粗放管理,防止工人和管理人员严重对立,防止管理人员身心疲惫、工人抵触强烈。

  建立科学的利润考核和收入分配机制。根据安徽省煤矿灾害重、投入大的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利润考核指标。科学合理地安排生产作业任务,避免因劳动强度过大、完成任务困难、职工在工作中不得不投机取巧、图懒图快图省事而发生“三违”。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不以产量进尺为唯一指标,增加安全权重,引导职工安全高效完成工作。职工收入向基层一线艰苦岗位倾斜,切实增加职工收入,尤其是一线工人收入。保障职工探亲、休假等合法权益,增强职工上班荣誉感,增加职工幸福指数。

  探索转变劳动组织形式。探索安全高效劳动组织方式,优化劳动组合,统筹安排全矿各项工作,减小工人疲惫程度,减小安全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减少职工井下作业时间,试行班组集体休班制,避免疲劳作业,减少夜班直至取消夜班,杜绝“撇钩延点”、上连班和变相加班。实行正常休假制度,维护工人合法休息权利。

  大力推进煤矿科技进步。大力推进数字矿山建设,采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实现采、掘、机、运、通、安全、应急等监测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远程控制、智能报警与联动。淘汰落后工艺设备,推广先进经验做法和先进适用技术工艺装备。推广视频监控等先进手段,提高监督管理效率。应用智能采掘装备和综合性预警预报系统。推广智能集中控制、无人值守等先进技术,推广单轨吊等适用运输方式,减少运输环节,提高运输效率。树立“少人则安、无人则安”理念。

  实施人员素质提升工程。拓展人才引进和招工渠道,切实改善矿工工作环境,解决“招工难”问题。认真落实《煤矿安全培训规定》,进一步落实培训工作责任、制度和经费,建立职工培训教育保障机制。本着“适用”、“管用”的原则,结合实际编制培训教材和考试题库,增强培训实用性、针对性。加强培训考核,根据实际合理确定考核内容,推行实操考核,强化模拟装备和实体装备操作培训,防止培训内容与考核“两张皮”。强化煤矿四类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重点抓好以矿长为首的安全管理队伍、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队伍、以班组长为首的现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安全操作技能,强化岗位练兵和技能培训,提高安全本领和风险辨识能力。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因地制宜引进一批高素质人才、招录一批高技能职工、培育一批大专采煤班组、建设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打造一批工匠团队。

  综合施策治理“三违”行为。一是加强综合分析。建立正常分析“三违”制度,建立“三违”行为数据库,从“三违”发生的时间、地点,“三违”人员年龄、工龄、文化程度、从事专业,“三违”原因,是否重复“三违”等方面找出“三违”发生的一般规律及主要原因。认真分析每个“三违”人员的具体情况和心理状态,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症下药,避免盲目查处。科学合理制定“三违”标准,根据实际合理确定“三违”指标。制定预防“三违”措施,采取正向激励等多种综合防范措施,防止查处手段简单粗放,导致干群关系恶化。二是加强警示教育。每起死亡事故均要制作警示教育片,逐步推行制作重伤、未遂事故警示教育片。利用各种手段播放事故警示教育片和讲解事故案例,充分发挥事故责任人现身说法和警示教育作用,真正让事故教训深入人心、触动灵魂,真正做到“把别人的事故当作自己的事故”,从思想上防范“三违”发生(82.9%的工人认为观看事故警示教育片效果好)。利用VR等现代设备,模拟体验现场环境,增强远离事故的自觉性。推行重大事故警示日制度,实行集中教育与平时教育相结合,利用警示日集中教育职工提高安全意识,严格遵章守纪、按规程措施作业,发现事故征兆及时停止作业、处理或撤离。三是加强亲情帮教。丰富“三违”帮教形式、方法和内容,提高帮教的针对性、实效性。积极引导职工家属参与安全管理,采取亲情化安全教育。及时进行思想说服,及时进行纠偏帮教,及时了解和掌握家庭情况,化解家庭矛盾,尽力解决职工生产生活难题,消除安全生产后顾之忧。召开座谈会、让“三违”职工家属模拟体验井下现场工作环境谈实际感受等活动,多位一体,促使职工从思想深处认识“三违”的严重危害性,筑牢思想防护墙。四是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做好治理“三违”与安全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把治理“三违”作为新形势下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有形抓手和有效载体,在“三违”治理中积极传播安全文化,在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中大力宣传遵章守纪正面典型和“三违”反面案例,营造遵章守纪光荣幸福、违章违纪害人害己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和优秀职工示范引领作用,做到党员和优秀职工身边无“三违”。

发布人:CCTD-周杰

中国煤炭市场网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全部内容及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中国煤炭市场网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上述产品、信息进行使用、复制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

免责声明:网站刊登CCTD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CCTD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网站会员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网站会员做出的任何决策与CCTD无关, CCTD及其雇员不对使用网站信息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CCTD是谁 数据服务 智能数字矿山 品牌会议 运销管理软件
关于CCTD 数据定制 数据融合 全国煤炭交易会 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
研究团队 产业数据库 算法研究 电话视频会议 无人值守磅房
年度指数报告 周期类刊物和分析报告 系统集成 筒仓远程装车
咨询服务 智能化自动装车
考察活动 智慧营销支持

关注CCTD

    总部:010-64464669
    太原:0351-2167804、2167813
    秦皇岛:13780353903

    cctd@vip.sina.com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博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APP

许传坤 软件部总经理
煤炭运销软件

许文辉 市场部副总经理
无人值守磅房系统

李小龙 市场部副总经理
煤焦钢市场分析

苗纳爵 市场部高级经理
港口煤炭市场分析

马丽娜 市场部高级经理
VIP会员服务

张鑫 智慧物流事业部
智慧物流产品
  •       主办单位:北京中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copyright 2009 cct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20447号   |   京ICP证0204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7号

返回顶部

中国煤炭市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