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获批发布,国家能源局于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规划》提出,全面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六个核心内容
一、《规划》提出“到2020年把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
从年均增速看,“十三五”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2.5%左右,比“十二五”低1.1个百分点,符合新常态下能源消费变化新趋势。
从能源强度看,按照规划目标测算,“十三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15%以上,可以完成《纲要》提出的约束性要求。为确保能源安全,应对能源需求可能回升较快和局部地区可能出现的供应紧张局面,《规划》考虑了相关对策,给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留有了一定余地和弹性,主要是通过提高现有发电机组利用率、提升跨区调运和协同互济保供能力等措施,确保能源充足稳定供应。
二、“十三五”时期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以上,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0%,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58%以下。
按照规划相关指标推算,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消费增量是煤炭增量的3倍多,约占能源消费总量增量的68%以上。可以说,清洁低碳能源将是“十三五”期间能源供应增量的主体。
如何落实?
1、继续推进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发展。规划建设一批水电、核电重大项目,稳步发展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2、扩大天然气消费市场。稳步推进天然气接收和储运设施公平开放,鼓励大用户直供,降低天然气利用成本,大力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和天然气调峰电站,在民用、工业和交通领域积极推进以气代煤、以气代油。
3、做好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这篇大文章。在今后较长时期内,煤炭仍是我国的主体能源,这是我们最基本的国情。要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产能,优化煤炭生产结构,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和超低排放燃煤发电,推进煤制油气、煤制烯烃升级示范,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煤炭清洁开发利用道路。同时,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推广使用生物质燃料等清洁油品,提高石油消费清洁化水平。
三、将风电、光伏布局向东中部转移。
转移后,新增风电装机中,中东部地区约占58%,新增太阳能装机中,中东部地区约占56%,并以分布式开发、就地消纳为主。同时,输电通道比规划研究初期减少了不少,还主动放缓了煤电建设节奏,严格控制煤电规模。
四、提高能源系统效率和发展质量。
1、有效化解过剩产能。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更加注重运用安全、环保、技术、质量等标准,淘汰落后产能。
2、加快补上能源发展的短板。增强电力系统调峰能力,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天然气调峰电站建设,同时,加大既有的热电联产机组、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力度。统筹推进油气管网建设。推进城镇配电网建设。
3、深入推进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十三五”期间要完成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4.2亿千瓦,节能改造3.4亿千瓦。
4、严格控制新投产煤电规模,力争将煤电装机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
五、提升能源安全战略保障能力。
1、加大新疆、鄂尔多斯盆地等地区勘探开发力度,加强非常规和海上油气资源开发。
2、有序推进煤制油、煤制气示范工程建设,推广生物质液体燃料,提升战略替代保障能力。在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方面,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大技术装备和产能合作,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
3、着力推进相关领域石油消费减量替代,重点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大力推广“以电代油”、“以气代油”。
六、创新是引领能源发展的第一动力。
如何创新?
1、在技术创新方面,按照“应用一批、示范一批、攻关一批”的思路,加快推进关键领域的技术装备研发和示范。
2、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要完善现代能源市场,推动电网、油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公平开放接入,有序放开油气勘探开发等竞争性业务,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在产业模式创新方面,要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综合能源服务等先进市场理念和模式,推动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构建能源生产、输送、使用和储能体系协调发展、集成互补的智慧能源体系。
答记者问
记者:煤炭的消费比重下降有没有可行性?
发展规划司副司长 何勇健:煤炭的消费比重,从2015年的64%降到2020年的58%,下降6个百分点,变化幅度还是很大的,也是具有可行性的。
一是在大气污染防治大背景下,各界对能源的清洁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倒逼能源走更清洁化的发展道路。目前,我国采取了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煤改气、煤改电等多项政策,为大幅度降低煤炭消费提供了很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从整个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趋势来看,不同能源消费比重此消彼长。到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量大概是6亿吨标煤。为实现15%的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需要新增非化石能源2.3亿吨标煤,加之天然气消费10%的目标,清洁能源消费增量占能源消费总增量的70%以上,最后剩余的增量空间就需要通过煤炭填补,煤炭增长空间大概也就1亿吨标煤左右,基本维持当前的消费水平,这也符合我国的特定国情和发展阶段。
记者:今天发布的“十三五”能源规划和以往五年的规划有什么样的区别?它的亮点和创新点在哪些方面?
发展规划司副司长 何勇健:我个人体会,过去以往五年规划都是在能源长期供应紧张的形势下来安排设计的,主基调就是扩能保供,保障能源需求。
在“十三五”新的形势下,保供已经不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点和主要矛盾了,而是如何提高能源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规划重点从保供应转到了增效益,这是与以往五年规划最大的不同。同时“十三五”规划也坚持了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集中体现了转型变革、创新发展等新特点。转型变革、创新发展这八个字成为了“十三五”能源发展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