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  2025-05-05 22:03 星期一
锟叫癸拷煤炭锟叫筹拷锟斤拷

煤炭科学开发与利用步入快车道

    日前,国家能源局、环境保护部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 煤炭安全 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推进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改善民生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意见》提出了九大任务,并设置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煤炭专家李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意见》是对《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提出的有关目标进行了细化,而且操作性较强。无论是煤炭的生产还是利用,清洁、高效和集中都应该是发展方向。

  大型基地产能将占到95%

  《意见》 提出,重点建设资源储量丰富、开采技术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神东等14个大型煤炭基地,优化 煤炭生产 开发布局。到2020年,大型煤炭基地煤炭生产能力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95%左右;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

  在之前的《计划》中,只是提到了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比重降至62%以内,此次下发的《意见》则明确表示14个大型煤炭基地的产能将会占到95%。

  “十一五”期间,我国重点建设了 蒙东 、神东、陕北、鲁西、 河南 、云贵、两淮等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2014年,发改委正式批复了新疆煤炭基地建设规划。数据显示,2013年14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33.6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1%。

  李廷表示,生产的集中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大型煤炭基地产能的比重,既可以实现高效集约化开采,也有利于推动矿区循环经济的发展。

  同时,《意见》还提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严格实行 煤炭消费 总量控制。

  记者了解到,对于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京津冀地区的北京、天津、 河北 三省市已确定减量目标,即到2017年,上述三地的煤炭消费量分别比2012年减少1300万吨、1000万吨和4000万吨,累计减少6300万吨。

  煤层气开发目标明确

  《意见》明确,要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的开发利用。到2020年,新增煤层气探明储量1万亿立方米。煤层气(煤矿瓦斯)产量400亿立方米。其中:地面开发200亿立方米,基本全部利用;井下抽采200亿立方米,利用率60%以上。

  李廷认为,以上数据对之前确立的煤层气发展目标进行了细化,有助于提高操作性。

  中联煤层气公司原董事长孙茂远对记者表示,我国的煤层气开发利用是最迫切的刚性需求。因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煤炭仍将是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体,开采煤层气可以确保煤矿安全,通过这些年的井下瓦斯抽采,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已经大大降低。同时,利用煤层气资源还可以降低我国对进口天然气的依赖。因此,从能源安全和保障看来,我国煤层气开发有再大困难也必须干,而且越早成功越好。

  然而, 由于投资以及技术水平的制约,我国的煤层气产业目前仍处于商业开发的初级阶段。

  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煤层气产量约为155亿立方米,新增井只有1000多口,投资也较2013年大幅减少。而在2012年以前,地面开采的产量每年增加5亿立方米左右,钻井量在3000口以上。2013年下降到3.54亿立方米,钻井量也减少到2000多口。

  加快向原料和燃料并重转变

  《意见》提出,要切实提高煤炭加工转化水平。加快煤炭由单一燃料向原料和燃料并重转变。按照节水、环保、高效的原则,继续推进煤炭 焦化 、气化、煤炭液化(含煤油共炼)、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关键技术攻关和示范,提升煤炭综合利用效率,降低系统能耗、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实现清洁生产。适度发展现代 煤化工 产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煤化工 耗煤 量约为2.2亿吨,占当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的6%,主要用于 化肥 、电石、甲醇等传统煤化工产品的生产原料和少量现代煤化工原料。随着现代煤化工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采用煤炭为原料生产油料和清洁燃气以及其它油气化工产品的产业正在快速发展。

  通过现代煤化工转化,是大幅度提高煤炭的清洁化程度的主要手段。近几年,现代煤化工成为了我国化工行业当之无愧的热点。然而,2014年,我国现代煤化工却由热转冷。一些示范项目不尽如人意、经济性不理想加之环保约束不断加大,给一度在我国过热的煤化工浇了不少冷水。此外,2014年下半年以来“跌跌不休”的国际原油价格,也给立足未稳的现代煤化工带来了威胁。

  与此同时,国家对现代煤化工发展的态度也有所转变。从现代煤化工项目在《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被删除,到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规范 煤制油 、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的通知》,再到《计划》中现代煤化工被“弱化”。此次《意见》提出“适度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也为煤化工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奠定了基调。

  一位资深煤炭专家认为,现代煤化工发展的水资源约束和环境约束这两个问题无法回避,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必盲目悲观。政府应考虑从产业政策、产业布局、产业升级等多方面进行规范和管控,适当引导过热的投资回归理性;加强对现有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的组织、扶持和经验总结。“要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和关键技术攻关,实现现有瓶颈的突破。”上述专家说。

发布人:

中国煤炭市场网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全部内容及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中国煤炭市场网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上述产品、信息进行使用、复制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

免责声明:网站刊登CCTD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CCTD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网站会员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网站会员做出的任何决策与CCTD无关, CCTD及其雇员不对使用网站信息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CCTD是谁 数据服务 智能数字矿山 品牌会议 运销管理软件
关于CCTD 数据定制 数据融合 全国煤炭交易会 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
研究团队 产业数据库 算法研究 电话视频会议 无人值守磅房
年度指数报告 周期类刊物和分析报告 系统集成 筒仓远程装车
咨询服务 智能化自动装车
考察活动 智慧营销支持

关注CCTD

    总部:010-64464669
    太原:0351-2167804、2167813
    秦皇岛:13780353903

    cctd@vip.sina.com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博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APP

许传坤 软件部总经理
煤炭运销软件

许文辉 市场部副总经理
无人值守磅房系统

李小龙 市场部副总经理
煤焦钢市场分析

苗纳爵 市场部高级经理
港口煤炭市场分析

马丽娜 市场部高级经理
VIP会员服务

张鑫 智慧物流事业部
智慧物流产品
  •       主办单位:北京中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copyright 2009 cct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20447号   |   京ICP证0204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7号

返回顶部

中国煤炭市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