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首家,发耳煤矿智能机械化项目通过验收
贵州煤矿开采进入“无人驾驶”时代
发耳煤矿工作人员介绍智能机械化项目的应用。
发耳煤矿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县发耳乡境内,是贵州省“西电东送”重点工程之一,矿井设计生产能力300万吨/年。
在发耳煤矿指挥调度中心,记者看到,操作人员按下控制平台上的启动键后,胶带运输机、转载机、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等设备按照指令自动开始运行,在大屏幕上清晰可见。通风机、压风机、原煤运输、变电所、排水泵房五个子系统由集控中心远程操控,实现了无人值守,而且运行实况及各类数据信息,在电子屏上都一目了然。
“这是按照全国首部煤矿智能机械化建设地方性指导文件——《贵州省煤矿智能机械化建设与验收暂行办法》验收合格的第一座煤矿。”5月16日,贵州省能源局副局长兰海平介绍,“以前,我省的煤矿开采比较落后,像是拉马车;实现机械化后,犹如开手动挡汽车;实现自动化后,好比开自动挡汽车;实现智能化后,犹如乘坐无人驾驶汽车一样。”
项目验收专家组组长、贵州省煤矿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绍泉表示,在我省独特的煤层赋存和煤与瓦斯突出条件下,该项目为贵州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填补了贵州煤矿智能化领域的空白。
国家能源局煤炭司规划处处长夏兴到发耳煤矿调研后认为,发耳煤矿在贵州复杂地质条件下走出了一条新路,是高瓦斯地区煤炭开采的一次创新和重要变革。他希望贵州将这一典型推广到其他煤矿和采面。
敢为人先、敢啃“硬骨头”,争当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升级的“领头雁”。贵州发耳煤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守义介绍,公司坚持走“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发展道路,2017年以来,先后投入3600余万元,建立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在生产辅助系统建设7个信息化子系统,实现了煤矿传统产业与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另外,通过设备升级更新换代,淘汰了落后生产工序,优化了生产环节,把员工从苦脏累险的环境里彻底解放出来,大大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数据显示,31004智能化工作面运行两个多月来,升级改造减员增效成效显现:日产量增加900吨,效率提高了47%;每年减少用人89人,每年节约人工成本820万元。
“目前全省44处煤矿已启动综合机械化改造,其中20处矿井已完成改造;100处煤矿启动辅助生产系统智能化升级,其中28处煤矿已完成;8处煤矿开展智能化采掘工作面试验,其中发耳煤矿智能化采面已顺利通过验收。”兰海平介绍,通过出台文件、政府引导和实施补奖措施等政策,我省采取智能化、机械化“两条腿”走路,培育生产先进动能,打造新型现代化煤矿,“预计到2018年底,全省还将有3处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投入运行,全省正常生产煤矿采煤机械化率将达到70%,50%的正常生产煤矿将实施辅助系统智能化升级。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生产矿井采掘机械化全覆盖、辅助系统智能化全覆盖、信息化服务管理和监控全覆盖。”
贵州发耳煤矿智能机械化项目——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系统、矿井辅助系统7个子系统信息化建设近日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在全省煤矿智能机械化建设上率先走出了一条新路。
这也是西南地区第一家同时实现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生产辅助系统信息化的智能化矿井,在贵州煤炭行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发布人:CCTD-周杰
中国煤炭市场网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全部内容及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中国煤炭市场网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上述产品、信息进行使用、复制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
免责声明:网站刊登CCTD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CCTD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网站会员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网站会员做出的任何决策与CCTD无关, CCTD及其雇员不对使用网站信息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博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APP |
许传坤 软件部总经理 煤炭运销软件 |
许文辉 市场部副总经理 无人值守磅房系统 |
李小龙 市场部副总经理 煤焦钢市场分析 |
苗纳爵 市场部高级经理 港口煤炭市场分析 |
马丽娜 市场部高级经理 VIP会员服务 |
张鑫 智慧物流事业部 智慧物流产品 |
copyright 2009 cct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20447号 | 京ICP证0204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