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考验能力,更考验耐力和定力。表面来看,转型涉及资金、人力、技术、政策等因素,缺一不可——“没有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企业往往不敢轻易出手”“有些项目虽然推得快,投运即面临人才短缺,运维难保障”“技术不更新,下游产品老是跟着别人走,同质化、过剩严重”……
这些现实问题的产生与解决都与一个因素有直接关系——观念。在山西的转型过程中,重项目数量、体量,轻发展质量;重短期政绩、效果,轻发展可持续性;重行政强推,轻因地制宜……类似现象至今仍比比皆是。传统思维定势未能彻底转变,进一步限制了营商环境的改善、高端人才的引进、先进技术的开发,以及与能源转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的深度改革。用旧观念是无法转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新路子来的。
任何地区、产业要想实现自我革命式的转型发展,科学合理、适度超前的发展理念是先决条件,要有“敢为天下先””能为天下先”的魄力。
就山西能源转型而言,首先应辩证看待“老饭碗”和“新饭碗”的关系,既要看到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也要看到因煤而困的现实束缚;既要克服资源型地区“眼睛向内”的惯性,跳出“一亩三分地”的束缚,在发展模式上勇于“转身”,也要大胆“眼睛向外”,形成开放发展的大氛围、大格局。
一方面,山西“煤”路依然可走,转型并不意味着弃煤,更不是让传统煤企一味拓展非煤业务。另一方面,山西也决不能再简单走“卖煤”的老路,相较以“燃料”为主的定位,煤炭未来更应作为原料来发展。依托先进技术做好清洁高效利用,把产业链条往深、往精延伸,是克服粗放发展的关键路径。即便在发达国家,煤炭高效利用也是能源转型时期的重要内容,“优化存量”是当前山西煤炭产业的优先课题。
对于“非煤”产业,山西也要把握科技和产业变革趋势,寻找煤炭之外的战略支撑点。例如,山西既是“煤堆”,也是“电窝”。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加上相比西北等地更接近负荷中心的区位优势,如何从输煤、输电向输送绿电转变,同样值得山西深入思考。
如今,国家已将山西确定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改革,意味着既要破旧题,更要解新题,面对未知挑战,以超前观念理顺发展之路格外重要。
发布人:CCTD-周杰
中国煤炭市场网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全部内容及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中国煤炭市场网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上述产品、信息进行使用、复制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
免责声明:网站刊登CCTD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CCTD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网站会员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网站会员做出的任何决策与CCTD无关, CCTD及其雇员不对使用网站信息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博 |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APP |
![]() 许传坤 软件部总经理 煤炭运销软件 |
![]() 许文辉 市场部副总经理 无人值守磅房系统 |
![]() 李小龙 市场部副总经理 煤焦钢市场分析 |
![]() 苗纳爵 市场部高级经理 港口煤炭市场分析 |
![]() 马丽娜 市场部高级经理 VIP会员服务 |
![]() 张鑫 智慧物流事业部 智慧物流产品 |
![]() |
copyright 2009 cct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20447号 | 京ICP证0204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