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  2025-09-08 04:37 星期一
锟叫癸拷煤炭锟叫筹拷锟斤拷

让“老矿”加速迈向“智时代”

  “注意看,这套智能调速系统的响应速度又提升了0.5秒!”在冀中能源峰峰集团牛儿庄采矿公司智能集控中心,26岁的青年技术员尚城锋正通过远程操控系统调整井下皮带运行参数。这个入职不到三年的“95后”,已是该公司青年智能创新攻坚队的技术骨干,他参与研发的主运皮带与储装运皮带一体化管控系统,每年能为矿井节省电费80万元、降低人工成本55.8万元。
  在这座有着60多年开采历史的老矿,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3岁的青年,正凭借创新智慧加速迈向“智能时代”。
  青春集结 啃下智能转型“硬骨头”
  2023年,该公司面临大系统技改项目建设难题——该项目需将原来的直井提升系统改为斜井提升系统。与此同时,该公司启动智能化矿山建设三年规划,需跨越传统矿山向智能矿山转型的鸿沟。
  井下设备老旧、数据孤岛林立、专业人才短缺等一系列难题扑面而来。为此,该公司积极组建青年智能创新攻坚队,划分为智能掘进、设备物联、安全监测等6个专项小组,30余名毕业于采矿、电气、计算机等专业的青年骨干主动请缨加入。
  工作室里,一面写着“问题清单”的白板格外醒目,“皮带运输系统频繁停机”“排水系统人工巡检效率低”“井下瓦斯监测数据滞后”……这些从生产一线收集的“痛点”,成了青年智能创新攻坚队的首批攻关课题。
  “最初连皮带机的智能控制逻辑都摸不透,我们抱着图纸在井下待了整整两周。”队员尚城锋回忆道。
  为攻克传统皮带运输效率低的瓶颈,青年智能创新攻坚队的队员们扎根现场测算数据,自主研发智能化皮带控制系统。通过嵌入AI分析模块,实现皮带机根据煤流量自动调速,运输效率提升30%,每年节省成本超130万元。
  矿井排水系统智能化升级改造,是青年智能攻坚队接手的第一个“硬任务”。传统排水系统需要人工巡检、手动操作,不仅耗费人力,还存在因响应不及时导致的安全隐患。青年技术员杨志杰主动认领了这个项目,带着5名队员组成攻坚小组,把“办公室”搬到了井下泵房。
  井下泵房潮湿闷热,湿度常年在90%以上,电子设备极易受潮失灵。最初调试传感器时,经常出现数据漂移现象。“那段时间我们每天下井12个小时,带着防潮袋、密封胶一点点试。”杨志杰说。第22天,当传感器连续72小时稳定传输数据时,一向沉稳的杨志杰激动地跳了起来,布满煤尘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这套“智能一体化无人值守排水系统”最终成功落地,通过在水泵、管道上安装压力、流量、液位等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并传输至地面控制中心,系统可自动根据水位变化启停水泵,实现了“地面一键操控、井下无人值守”,每年节约人工成本25万余元。
  如今,工作室的白板上,越来越多的问题后面被打上了红色对勾,而旁边的“成果栏”里,则贴满了队员们研发的智能系统运行截图和专利证书。
  联盟搭台 激活创新创效“强引擎”
  “上周在公司对标学到的AI算法,今天就能用到煤流监测上!”近日,在青年智能创新攻坚队定期举办的交流活动中,队员们通过“线上分享+现场实操”互动交流,碰撞出创新火花。
  通过这种高效交流模式,队员们解决了瓦斯探头误报、风门调节延迟等6项“老大难”问题,形成的标准化操作卡片已在全公司推广应用。
  该公司为青年智能创新攻坚队量身打造“三维成长体系”:导师带徒传经验,由高级工程师手把手指导技术攻关;技术沙龙碰思路,每周聚焦一个生产痛点开展“头脑风暴”;创新成果树标杆,让“智能一体化管控平台”等成果直观呈现应用效果。
  “智能化转型不是一两个人的冲锋,而是一群人的接力。”这是青年智能创新攻坚队队员们的共识。队员们通过“导师带徒”“技能比武”等方式,让创新基因在青年中代代相传。
  在这套成长体系下,“90后”队员史建杰从“煤海小白”成长为智能通风系统的核心开发者,他主导的参数优化方案,让矿井通风阻力下降15%;“95后”队员李现行熟练运用机电自动化专业知识,在皮带机机头、机尾安装语音报警电子围栏装置,入职一年就完成2项小革新。
  如今,青年智能创新攻坚队已培育出7名“青年技术创新标兵”,团队研发的12项创新成果在集团获奖,2项成果获河北省煤炭学会科技创新二等奖。
  青年智能创新攻坚队队员 尚城锋 
  年轻人岂能甘于旁观 
  起初,智能化技术多依赖外部团队支持,我们只能边看边学。 但年轻人岂能甘于旁观,我们将每次设备维护和系统升级都视为练兵场,从模仿操作到深度消化吸收,再到独立优化创新,最终真正吃透了核心技术,针对矿井的实际痛点提出创新方案。 如今,我们已能独立研发适配老矿井的智能化系统。这段经历让我深信:转型之路,不怕起点低,就怕少了“敢为人先、迎难而上”的锐气。 在一次次“从不会到会”的实践中,我们将“别人的技术”转化为“自己的底气”,实现了从技术依赖到自主掌控的跨越式成长。
  青年智能创新攻坚队队员 李现行 
  技术突破藏在千百次的试验里 
  在智能攻坚的战场上,我们新一代煤矿青年深知,每一次技术突破都藏在千百次的试验里。 面对井下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智能化设备的调试难题,没有人退缩——有人带着图纸在井下蹲守数小时,只为校准传感器参数、提升数据精准度;有人熬红了双眼优化算法,只为使掘进机的自动化效率提升20%。 我们用一次次的实践印证了“试验多一次,突破进一步”这句话,更用青春的锐气打破了“经验主义”的束缚,用创新思维啃下一块块硬骨头。原来青年的力量,就是敢把“不可能”变成“试试看”,再把“试试看”做成“一定行”。
  青年智能创新攻坚队队员 杨志杰 
  在煤海深处书写“智能答卷” 
  刚接触智能化设备时,我总会被“数据”“算法”这些词难住。但我始终坚信,煤矿的未来不属于“人海战术”的粗放模式,而属于“智慧大脑”的精准赋能。 于是,我跟着老师傅学现场经验,对着说明书啃编程知识,把井下的每一处断层、每一次瓦斯预警都变成系统里的参数。我靠着努力钻研攻克难关,终于把“拦路虎”变成了“垫脚石”。 难忘第一次成功调试主运皮带与储装运皮带一体化管控系统的喜悦。看着屏幕上实时传回的画面,我忽然领悟:青春的价值,就是把“老煤矿”的故事用“新科技”讲得更响亮。

发布人:CCTD-周杰

中国煤炭市场网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全部内容及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中国煤炭市场网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上述产品、信息进行使用、复制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

免责声明:网站刊登CCTD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CCTD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网站会员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网站会员做出的任何决策与CCTD无关, CCTD及其雇员不对使用网站信息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CCTD是谁 数据服务 智能数字矿山 品牌会议 运销管理软件
关于CCTD 数据定制 数据融合 全国煤炭交易会 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
研究团队 产业数据库 算法研究 电话视频会议 无人值守磅房
年度指数报告 周期类刊物和分析报告 系统集成 筒仓远程装车
咨询服务 智能化自动装车
考察活动 智慧营销支持

关注CCTD

    总部:010-64464669
    太原:0351-2167804、2167813
    秦皇岛:13780353903

    cctd@vip.sina.com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博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APP

许传坤 软件部总经理
煤炭运销软件

许文辉 市场部副总经理
无人值守磅房系统

李小龙 市场部副总经理
煤焦钢市场分析

苗纳爵 市场部高级经理
港口煤炭市场分析

马丽娜 市场部高级经理
VIP会员服务

张鑫 智慧物流事业部
智慧物流产品
  •       主办单位:北京中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copyright 2009 cct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20447号   |   京ICP证0204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7号

返回顶部

中国煤炭市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