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  2025-10-12 04:44 星期日
锟叫癸拷煤炭锟叫筹拷锟斤拷

如何让煤炭科普更接地气?

  “如今,煤炭科普的内涵和外延已极大拓展,深度融入复垦治理、生态修复、低碳发展、智能化开采、绿色矿山建设以及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之中。”在日前举办的第三届煤炭行业科普大会上,中国煤炭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刘峰指出,“加强煤炭科学普及,早已不是‘可做可不做’的选答题,而是重塑行业形象、赢得社会理解与支持的必答题。”
  作为在首个全国科普月期间举办的重要活动,本次大会以“专业引领 科学传播——构筑煤炭行业科普新生态”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煤炭科技工作者、科普专家、院校师生以及相关企业代表260余人参加。
  从零散活动迈向系统布局
  在推动煤炭形象重塑的过程中,科普工作正由零散活动迈向系统布局。
  截至目前,中国煤炭学会已形成“一刊一会、人员协同、工作联动”的工作机制。该学会依托24支科学传播专家团队、37名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和360名团队成员,初步实现行业全覆盖。
  在品牌活动方面,中国煤炭学会先后举办了十余届“全国青少年煤炭科技夏令营”,深化青少年对煤炭科技的认知。
  在数字化创新方面,中国煤炭学会推出“煤炭VR微体验”、精品短视频,推进科普场馆数字化建设;主办的全国煤炭行业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网络竞赛吸引24万余人次参与,答题超230万次。
  自2023年《太阳石》系列科普图书出版以来,中国煤炭学会已组织王国法院士团队走进20余所中小学、10余所高校,覆盖师生超3万人次,并联合出版了《班前班后讲安全》等实用读物。
  位于河南焦作的西大井1919文旅景区自2019年6月起,探索“红色教育+科普+研学+工业遗产”融合发展模式,于2023年成功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并入选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则构建科普教育体系:开展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6项,举办科普竞赛、创新能力大赛、安全教育活动等15项;依托网站和新媒体两个渠道传播科技文化;面向中小学生、大学生科技类社团、教师以及煤炭科技工作者三类群体开展定向培训。去年,该博物馆接待6万人次参观,今年有望突破10万人次。
  会上,2名大学生的科普作品令人眼前一亮。山东科技大学学生马宏骥创作的科普视频《煤炭也有“身份证”?看这些特征“验明正身”》,用动画解析煤炭分类依据,将专业地质知识转化为通俗视觉语言;西安科技大学学生王佳乐则通过科普视频《从矿区到代码》,讲述如何用数字孪生技术模拟智能矿山,展现传统行业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之美。
  刘峰表示,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中央主流媒体报道煤炭行业时,画面多为智能化综采设备在井下自动运行、远程控制中心实时监控等生产场景。这正是煤炭行业智能化发展成果的缩影。
  将“技术术语”转化为“大众语言”
  “当前,煤炭工业正处于迈向科学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但在许多人的固有印象中,煤炭仍是‘傻大黑粗’的代名词。”刘峰表示,“这不仅影响公众认知,更严重制约了政策落地、人才引进、技术推广和社会支持。”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煤炭科普工作仍存在地理范围有限、形式单一等问题,多集中于产煤地区和行业内部,对非产煤区公众尤其是青年群体吸引力不足,缺乏“现象级”爆款产品。
  “即便是顶尖专家,若缺乏对煤炭行业真实情况的了解,也可能产生误解。”刘峰说,“我们的科普不仅要面向大众,也要向上延伸,走进科研院所、高校智库、政策制定部门,让更多人真正理解煤炭行业。”
  “我们搞科普的人也得跟上形势,只有内容更实用生动,才能帮煤炭行业转型、让更多人了解能源发展。”中国煤炭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矿业大学文博中心主任、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馆长王传棨表示。
  “科普要从‘技术术语’转向‘大众语言’,从‘单向灌输’走向‘沉浸体验’。”刘峰呼吁,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深耕科研,也要投身科普,用生动语言讲好现代煤炭故事。
  西大井1919文旅景区管理局局长王保才表示,目前,西大井1919文旅景区年接待院校超300所,正推进老矿井地下博物馆改造,计划让观众直观了解地质构造、煤炭形成与开采过程,并延伸至清洁能源技术科普。
  中国煤炭学会正在谋划构建“大科普”格局。刘峰呼吁,要树立“科普与创新同等重要”的理念,推动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协同的工作机制。
  从今年起,中国煤炭学会每年9月将开展“煤炭行业全国科普月”专项行动,打造具有行业辨识度的科普品牌;全面落实“科研项目配套科普计划”,在重大项目立项时明确科普任务与经费,将科普成果纳入验收指标,并探索建立科普考核机制。

发布人:CCTD-周杰

中国煤炭市场网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全部内容及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中国煤炭市场网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上述产品、信息进行使用、复制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

免责声明:网站刊登CCTD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CCTD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网站会员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网站会员做出的任何决策与CCTD无关, CCTD及其雇员不对使用网站信息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CCTD是谁 数据服务 智能数字矿山 品牌会议 运销管理软件
关于CCTD 数据定制 数据融合 全国煤炭交易会 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
研究团队 产业数据库 算法研究 电话视频会议 无人值守磅房
年度指数报告 周期类刊物和分析报告 系统集成 筒仓远程装车
咨询服务 智能化自动装车
考察活动 智慧营销支持

关注CCTD

    总部:010-64464669
    太原:0351-2167804、2167813
    秦皇岛:13780353903

    cctd@vip.sina.com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博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APP

许传坤 软件部总经理
煤炭运销软件

许文辉 市场部副总经理
无人值守磅房系统

李小龙 市场部副总经理
煤焦钢市场分析

苗纳爵 市场部高级经理
港口煤炭市场分析

马丽娜 市场部高级经理
VIP会员服务

张鑫 智慧物流事业部
智慧物流产品
  •       主办单位:北京中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copyright 2009 cct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20447号   |   京ICP证0204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7号

返回顶部

中国煤炭市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