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大约为34亿吨标煤,其中石油产量仅相当于2亿多吨标煤,天然气产量也仅相当于1亿多吨标煤。可见,其他能源短时间内还很难替代煤炭。在目前环保压力大,以及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仍是最佳选择。很多人眼中,煤炭很难与清洁能源画上等号。事实上,如果能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清洁化,煤炭也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清洁能源——
清洁与否不能只看“出身”
主持人:3月下旬,经济日报调研组到神华集团的基层企业做了一次调研。在神华产业链条的每个环节,我们都能感受到企业对煤炭清洁发展的强烈愿望和使命感。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就是“煤炭也可以成为清洁能源”。请问,提出这句话有怎样的背景,想表达什么样的诉求?
韩建国: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澄清“清洁能源”的概念。在能源的诸多分类中,如果按自然属性划分,光伏发电、水力发电等属于清洁能源,煤炭、石油等则是非清洁能源。
现在,许多人还是以能源的“出身”来划分清洁能源与非清洁能源。“出身”是非清洁能源的,永远都是非清洁能源。这种划分会影响煤炭的深入开发和使用。
根据《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解释,清洁能源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的清洁能源是指可再生能源,如水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广义的清洁能源,除可再生能源外,还包括天然气、清洁煤(将煤通过化学反应转变成煤气或煤油、通过高新技术严密控制的燃烧转变为电力)和核能等低污染的能源。《环境保护法》中所认定的清洁能源为广义的清洁能源。
这就是说,清洁能源应该根据使用过程是否清洁来划分。传统的煤炭开发利用方式会给环境带来破坏,对大气造成污染,但如果在开采、运输、使用、转化过程中加以改进,尤其是煤电实现超低排放,达到或低于燃气电厂的排放标准,那就能成为清洁能源。天然气是公认的清洁能源,煤炭清洁利用一直和天然气排放标准对标,道理就在这里。
孙继平:能源的清洁与否并不是绝对的。清洁能源是符合一定排放标准、经济适用的能源,包括生产、输送、消费等全过程。
煤炭的清洁生产和利用,可以使煤炭成为清洁能源。在生产环节,减少瓦斯、矿井水、矸石等排放,减少对地下水、地表等影响。在转化利用环节,提高转化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优于相关排放标准,例如,超低排放火电等。
煤炭高效利用优势明显
主持人:在目前环保压力大,以及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把煤炭变成清洁能源,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从当前实践来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否具有比较优势?
孙继平:我国的化石能源储量中,煤炭占比在90%以上,石油和天然气不足10%。从1994年以来,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占比达70%以上,消费比例平均也在70%以上。可以说,煤炭在较长时间内仍是主体能源。
从安全保障看,我国石油进口依赖度已经很高,超过警戒线。万一石油供应出现变数,会影响经济发展,甚至是社会稳定。从经济性看,在同样发热量情况下,每千大卡煤炭发热量成本是最低的。从减少环境污染角度看,煤炭并非天生就是非清洁能源。此外,目前煤炭产能严重过剩,如果停止使用煤炭,煤炭产业的脱困就更艰难了。
张绍强: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大约为34亿吨标煤,其中石油产量相当于2亿多吨标煤,天然气产量相当于1亿多吨标煤。也就是说,去年我国总共生产的石油和天然气,只相当于3亿多吨标煤。可见,其他能源短时间内还很难替代煤炭。
从成本看,按同热值测算,煤炭、天然气、石油的成本大概是1∶3∶9。即便我们可以从国外采购天然气和石油,并确保供应,但能源成本的大幅上升,将影响整个工业的竞争力。
韩建国:从神华自身的实践看,现阶段,煤炭清洁利用是有优势的。去年,我们按照政府决定,关掉了在北京四惠桥边上的热电厂,并在朝阳区建了燃气电厂。对比了一下,改造后火力电厂排放污染物比燃气电厂还要低。从成本看,完成改造之后,燃煤发电达到天然气排放水平的时候,度电完全成本不到3角钱,但是燃气电厂现在的度电成本要8角多。而且,天然气的供应是缺乏保障的。这么一对比,煤炭不但可以实现清洁利用,并且可以比天然气更经济、更方便、更可靠。
现在,人们的认识正在发生改变,政策的导向也在转变。原来,京津冀地区不允许再建燃煤电厂,但有了超低排放技术以后,距离北京城区70公里的国华三河电厂已经允许建下一台超低排放机组了。
另一个转变是,京津冀地区原来定的是要用天然气锅炉替代燃煤锅炉,但现在改为用煤粉炉替代链条炉。煤粉锅炉把煤磨成粉末再燃烧,能效提高30个百分点,排放也能达到天然气的标准,这就不用天然气来替代了。
当前,我们还是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同时积极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把污染降至最低程度
主持人:“十三五”规划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列为科技创新重大项目、能源发展重大工程。那么,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有哪些?主要的措施是什么?现在取得了哪些成效?此外,“十三五”规划中,在能源发展重大工程中有一句话叫提高煤炭用于发电消费的比重,为什么要提这样的要求?
张绍强:“十三五”规划把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作为重大工程,这体现出科学的发展理念和思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追求的是在煤炭全生命周期的清洁化,不能造成污染或者要把污染降到最低程度。
当然,核心还是消费侧的清洁化。把煤清洁转化为电力是消费侧清洁化最主要的一部分。现在煤电占到我国煤炭消费总量50%以上。按照国务院部署,到2020年,所有的燃煤电厂要全部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全部改造完成后,我国50%以上的煤炭就实现了清洁转换和清洁利用。而且,超低排放的技术还在发展,这非常值得鼓励。这是更进一步的煤炭清洁发电转化,是发展的大方向。
燃煤发电是对煤炭的集中消费,变成电力以后再传输到千家万户,这便于集中进行治理,也便于监管。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希望煤电消费的比重继续提高,最终达到75%到80%,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至于为何提到提高煤炭用于发电消费的比重,从国际上看,无论是生产,还是群众生活的提高,对能源需求的种类里,电是最主要的;将来社会对电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加大煤炭发电的技术已经很成熟,完全可以做到超低排放,高效率地发电。换句话说,这是个马上就可以干的事。
韩建国:从终端消费看,提高煤电的比重,用二次能源替代煤的直接燃烧,效率是最高的。我们做过研究,从能源效率讲,煤炭清洁发电是最高效的。
从城市使用看,用电是零污染;用天然气的污染虽然小,但也会排放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油也是有污染的。从安全性讲,用电是最安全的。从转化的角度看,把煤变成电的投资是最少的。
在发达国家,终端消费电的比重都很高,我们国家与他们的差距还比较大。所以,我们希望通过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推动消费端的革命。煤炭供给侧的改革,就是要把煤变得像天然气一样干净。第一个方式就是建超低排放电厂。第二个,是要实现能源充分利用。
过去,建一个电厂,把水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汽,用它来驱动发电机发电,发完电那个蒸汽就通过凉水塔,把它排到空气中,这部分能源就浪费了。现在,则要发展“电热冷汽四联产”。目前,我们正在陕西做一个示范项目,就是高端蒸汽用于发电,剩下来的低端蒸汽,夏天用来制冷,冬天用来取暖,完了还可以给工厂提供蒸汽供应,这样就把整个能量“吃干榨尽”了。
消费端,我们用这四种产品实现四个替代。第一个替代是用集中供热的方式取代分散的小锅炉;第二个替代是用电替代油;第三个替代是用电替代天然气;第四个替代就是用这个余热实现制冷。我们在园区里设计的是用余热来替代电,来实现集中的供冷,这样整个园区消费的能源只有电和蒸汽,消费能源实现了零排放,综合能效达到76%,这都是革命性的变化。
孙继平:从技术的成熟性和经济性,以及提高资源转化效率看,将煤通过洁净利用转化为电,是最好的一个途径。煤电转化以后的消费终端也是最成熟的,不需要再对终端进行开发。因此,将煤清洁利用转化成电,是当今技术条件下最好选择。
转向燃料与原料并重
主持人:近年,煤制油、煤化工领域取得快速发展,煤炭的利用由燃料转向燃料和原料并重。怎么看煤制油、煤化工的发展前景?这个领域的发展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
张绍强:我国现代煤化工的发展是这10来年的事。煤化工的发展,主要考虑了三个问题,一是煤炭能不能实现清洁利用;二是我国油气资源大量进口,可靠性保障方面存在很大问题;三是为了提高煤炭附加值。
目前,我们在煤化工、煤制油等整体工艺技术,包括核心装备方面,都是世界领先的。整个煤化工通过实施一些示范项目,发现用煤做成的部分化工品,比用油用气做化工品成本还低,比较优势很大;有些化工品的品质更高,比如,用煤化工合成的汽油柴油绝对不含硫。
不过,煤制油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截至目前,我国煤制油已经投运的项目有33个,总产能达到700多万吨。但由于政策上的问题,现在煤制油消费税跟石油炼化的消费税是一样的,这是不合理的。
我们对未来煤化工的发展仍然是信心十足。作为煤炭行业转型发展的方向之一,应加快转型发展,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把发展现代煤化工作为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主要方向之一。
当然,如果国际油价很低,当然要进口油,而且要尽量多进。但是如果中国企业有煤制油的能力,谈判的时候就是筹码,能增强议价能力。否则,没有话语权,别人说多少钱一吨就多少钱一吨,很被动。有了这个技术以后,国际上有关方面都把中国煤制油与美国页岩气列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这非常重要。
韩建国:煤制油、煤化工应该是国家战略,要站在国家的高度来重新审视煤制油、煤化工的意义和作用。
煤制油的真正价值是其战略意义。一个能够在非常时期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技术储备。煤制油现在遇到的问题就是油价太低,企业亏损。国际上,南非搞煤制油,油价高的时候,企业自己维护运营,自己按市场规律办事。而当油价低于成本线以下,国家立即启动扶持政策。
煤制油项目,现在企业遇到困难,需要国家政策支持。呼吁国家从战略高度上考虑煤制油项目,在困难时期应该对企业有一个扶持政策,要减轻企业的一些过重的税务负担。(经济日报 崔书文 林火灿)
发布人:
中国煤炭市场网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全部内容及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中国煤炭市场网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上述产品、信息进行使用、复制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
免责声明:网站刊登CCTD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CCTD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网站会员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网站会员做出的任何决策与CCTD无关, CCTD及其雇员不对使用网站信息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博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APP |
许传坤 软件部总经理 煤炭运销软件 |
许文辉 市场部副总经理 无人值守磅房系统 |
李小龙 市场部副总经理 煤焦钢市场分析 |
苗纳爵 市场部高级经理 港口煤炭市场分析 |
马丽娜 市场部高级经理 VIP会员服务 |
张鑫 智慧物流事业部 智慧物流产品 |
copyright 2009 cct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20447号 | 京ICP证0204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