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际化成为最靓丽的名片
——兖矿集团董事长李希勇谈“走出去”发展必须具备的四种能力
在跨入世界500强后,兖矿集团国际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19年9月,兖矿集团整合南美地区的国际贸易、资源勘探、资本运营和项目建设,成立南美公司。这是继澳大利亚后,兖矿集团在海外开发的又一块根据地。
兖矿集团国际化历经20余年发展,特别是通过“十三五”以来布局优化、转型调整、巩固提升“三步走”战略,成为国内首家开放程度最高的能源企业、我国唯一一家拥有四地上市平台的煤炭企业,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协同效应充分发挥,全球产业布局能力、国际竞争实力更加凸显,国际化创新引领、资本运作模式加速形成。
“兖矿集团实现全球资源高效整合,国际化建设已经成为兖矿最靓丽的名片。”兖矿集团董事长李希勇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的主要体会和感悟是,资源型企业‘走出去’发展,必须具备四个能力。”
制胜关键:高效的资源整合能力
“高效的资源整合能力,对于煤炭企业抵御大周期市场风险具有战略意义。”李希勇说,“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是加快传统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李希勇介绍,兖矿集团充分发挥技术、品牌、管理等比较优势,大力实施“产融结合、双轮驱动”战略,优化布局煤炭、钾盐、有色金属产业,拥有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回报率高、竞争力强的矿产资源。在澳大利亚,建成最大煤炭上市公司。先后进行7次重大并购,累计投资80亿美元,控制煤炭资源100亿吨,年生产能力8000万吨。特别是2017年实施“大圣项目”,收购力拓公司优质煤炭资源,将国际巨头嘉能可由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这是近五年来全球煤炭行业规模最大、最经典的兼并重组案,实现了规模当量提升、资产质量优化、经济效益增强。2018年,兖煤澳洲公司盈利50亿元人民币。在北美,拥有丰富钾矿资源。收购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19项钾矿探矿权,拥有钾矿资源85亿吨,达到储量级别的资源20亿吨,是国内钾盐总量的两倍。在南美,打造国际发展战略新区。在厄瓜多尔获取520平方公里金属矿采矿权。其中,铜矿资源220平方公里,金矿资源300平方公里。
强劲引擎:突出的技术创新能力
“兖矿研发了世界第一套两柱掩护式综采放顶煤液压支架,在澳思达煤矿成功实施,借此打开澳大利亚市场大门。”李希勇介绍说,兖矿集团先后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院士工作站,“十三五”以来累计投入118亿元,研发应用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甚至具有世界首创意义的科技创新成果,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0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突出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兖矿集团培育国际一流企业的强劲引擎。”李希勇表示。
兖矿集团综放开采技术全球领先,研发世界第一套两柱掩护式综采放顶煤液压支架,有偿输出综放核心技术设备,向美国博地能源公司实施技术许可。研制应用世界首套8.2米超大采高综采装备,达到年产1500万吨能力;露天开采技术世界一流,在澳大利亚拥有11座煤矿,其中3对矿井年产均超过1500万吨,位居澳大利亚前十大矿井行列。莫拉本三期项目建成投产,矿井年产2100万吨,成为澳大利亚产量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一。气化液化技术持续领跑,成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间接液化技术,建成全国首套百万吨级煤制油示范工程。“日处理3000吨煤大型高效水煤浆气化过程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日处理4000吨煤超大型水煤浆气化技术开发及示范项目”,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端制造技术独具优势,研发中国标准动车组、高速磁悬浮列车等车体用结构铝型材,成为复兴号动车组型材的主力供应商。研制城市轨道交通能量吸收逆变装置,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5%。数据信息技术取得突破,北斗天地公司获得8项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高科技信息化产品参与上合峰会等重要活动。
重要法宝:全球的融合发展能力
“实施国际化发展,必须坚持国际化视野、国际化管理团队、国际化管控体系,着力抓好‘四个融合’,学会给外国人当老板。”李希勇说。
他介绍,“四个融合”包括:一是属地融合,充分尊重东道国的利益诉求,努力消除环境、法律的差异和冲突,在技术标准、市场营销等方面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实现融合发展、互利共赢;二是人才融合,构建中西融合、沟通顺畅、运营高效的管理团队,由中方人员担任公司执委会主席、财务总监等关键岗位,管理5400名澳籍员工,实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中外融合、澳人治澳;三是文化融合,培育中国文化与属地文化相互融合的企业文化,吸收借鉴国内外企业文化精华,建立推广高效务实、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培育外籍员工的企业认同感、归属感;四是管控融合,坚持优势互补、互学互鉴,建立一套适应国际市场竞争要求的管理体制、制度体系和经营机制,增强管控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根本保障:系统风险管控能力
李希勇介绍,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历经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国有企业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成功率仅为20%;第二阶段是近年来民营企业竞相实施“走出去”战略,同样面临巨大风险。
中国企业开展境外投资、经营,要科学研判五大风险,由于国际视野、民族情感、宗教信仰、人文环境的巨大差异,主要面临地缘政治风险、法律风险、汇率风险、文化风险和社情风俗风险。建立健全五个体系,构建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监测、风险控制、风险改进提升的全流程管理体系,深入研究当地政治、法律环境和文化宗教,按照当地法律法规、管理理念、运营方式管理企业,主动与当地政府、工会、社区、居民进行对接交流,强化投资、汇率、合同、法律等重大风险防范,确保企业稳健运营。
李希勇表示,兖矿集团将遵循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树立智慧动能、翼展全球的境界,高举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国企担当,主动加强与国内外一流企业合作,促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加快建设全球一流的矿业集团和绿色能源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