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4年6月煤炭市场运行基本情况
6月煤炭市场运行特征为:
1、煤炭需求日均环比上升、生产下降。据测算,2014年6月份商品煤消费量3.01亿吨,同比增长1.76%,日均消费量比5月份环比增长1.8%;其中 电力 、 钢铁 、 建材 、化工四大行业煤炭消费量分别为1.54亿吨、0.53亿吨、0.53亿吨、0.19亿吨,同比增幅分别为3.3%、1.8%、-1.5%、6.0%。2014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商品煤消费量18.47亿吨,同比增长0.69%;其中电力、钢铁、建材、化工四行业分别为10.02亿吨、3.15亿吨、2.63亿吨和1.12亿吨,同比增幅分别为1.5%、-0.8%、0.3%和7.6%。综上,6月份经济基本面对煤炭需求拉动力度基本平稳, 水电 量同比增长但增幅回落, 火电 量同比增幅相应回升,致使煤炭消费量同比增幅升高,煤炭需求偏异指数比上月回升2.1个基点,由-5.1升至-3.0。
生产方面,按煤炭产需存和进出口分析、测算,2014年6月份商品煤产量约2.92亿吨,同比增长4.2%,日均产量比5月份下降1.1%;2014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商品煤产量17.38亿吨,同比增长2.5%。运输方面,6月全国铁路 煤炭运量 1.85亿吨,同比增长0.8%,日均发运量比5月增长1.5%;上半年累计运量11.47亿吨,同比增长0.7%。6月全国主要港口煤炭转运量5725万吨,同比增长9.2%,日均量比5月增长1.3%;上半年累计转运量33932万吨,同比增长7.3%。
2、 煤炭进口 环比上升、出口下降,净进口环比回升。6月,全国进口煤炭2401万吨,同比增长12%,环比5月份上升4.3%;上半年累计进口煤炭15987万吨,同比增长0.9%。6月全国出口煤炭40万吨,同比下降16.7%,环比5月份下降18.4%;上半年累计出口煤炭316万吨,同比下降22.4%。6月全国煤炭净进口量2465万吨,环比5月份回升4.8%,同比增长12.9%;上半年累计净进口煤炭15671万吨,同比增加国内供应236万吨。
3、全社会 存煤 处于高位,煤矿、中转地存煤高于正常水平,终端用户存煤水平表现不一。6月份 煤炭产量 仍处在较高水平,煤炭进口同比环比都增加,尽管煤炭消费总量环比略有回升,但仍低于总供给量,致使全社会存煤继续增加。6月末全社会存煤可周转天数40天,比5月末增加2.2天;6月末全社会存煤正常度为34.1%,比5月末增加7.3个百分点;结合前两个月存煤天数变化情况,计算6月份煤炭供求平衡指数-30.4,比上月回落9.5个基点。
分流通环节看,6月末煤矿、中转地存煤高于正常水平,煤矿存煤天数11.2天,比正常水平高55%;主要港口存煤4674万吨,存煤天数24.5天,比正常水平高39.7%,其中 秦皇岛 港 煤炭库存 743万吨,比正常水平高45.9%。终端用户存煤水平表现不一,重点电厂存煤7906万吨,存煤天数23.7天,比正常水平高42.8%;重点监测 钢厂 炼焦煤存煤天数12.9天,比正常水平低8%。
4、市场预期依然悲观。6月份以来煤炭需求依然疲软,海运费持续低迷,港口存煤继续增加,各方市场主体的悲观心理有所加剧,环渤海三港锚地船舶数量和预到船舶数量下降,市场预期指数比上月回落7.6个基点,降至-39.5。
5、市场价格下跌。2014年6月底,全国市场交易煤炭平均报价608.1元/吨,比上月末下跌1.6%;其中焦肥精煤平均报价为975.4元/吨,比上月末下降2.0%,中等动力煤平均报价515.5元/吨,比上月末下跌1.3%。6月25日,秦皇岛港5500大卡/千克 山西 优混 煤价 格525元/吨,比上月末下降10元/吨。总体看,6月份价格继续走低,煤炭价格偏异指数为-19.9,比上个月回落0.2个基点。
综上,6月份煤炭消费环比回升,供给环比下降,供求表现宽松,市场价格下跌,煤炭市场继续处在寒冷区间, 煤炭 市场景气指数 比5月回落6.3个基点,降至-40.1。
二、2014年7月份煤炭市场运行基本情况
进入7月,煤炭供求弱势运行,煤矿产地、中转地存煤环比上升,终端用户存煤表现不一,市场预期更加悲观,市场价格继续下跌。
1、煤炭供求弱势运行
2014年7月以来煤炭需求环比上升,7月1-20日重点电厂日均耗煤量比上月下降2.7%,同比下降16.5%,重点监测钢厂日均耗煤量与上月相比增长0.4%;判断7月中上旬煤炭需求弱势运行。重点煤矿煤炭产量环比上月同期增长,销量、运量下降,据煤炭运销协会旬报数据, 河北 、山西等主要产煤省国有重点 煤炭企业 7月1-20日煤炭产量、销量和铁路运量与上月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1%、下降0.7%和1.9%;判断7月中上旬煤炭供应总量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
2、煤矿产地、中转地存煤环比上升,终端用户存煤表现不一
截至7月20日,重点煤炭企业存煤比上月20日增长1.0%。7月25日北方七港(秦皇岛、天津、京唐、青岛、 曹妃甸 、 连云港 和日照)存煤比上月末增长2%;7月20日重点电厂存煤7920万吨,比上月末增长0.1%,可用天数为23天,与上月末减少0.7天;7月25日重点监测钢厂存煤比上月末增长3.4%,存煤天数13.3天,比上月末增长0.4天。判断全社会库存仍在高位,供求关系维持宽松状态。
3、市场预期更加悲观
进入7月份以来市场过剩压力未见减轻,煤电联动传闻及大型 煤企 纷纷下调动力煤长协价格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悲观氛围,环渤海煤炭价格和进口煤价格皆继续呈现下行态势,环渤海锚地船舶数量继续维持低位,预计7月份市场预期指数将继续陷入-40以下低位。
4、市场价格持续下跌
至7月25日,全国市场交易煤炭平均报价590.9元/吨,比上月末下跌2.8%;其中焦肥精煤平均报价为944.0元/吨,比上月末下降3.2%,中等动力煤平均报价502.4元/吨,比上月末下跌2.5%。7月23日,秦皇岛港5500大卡/千克山西优混煤价格495元/吨,比上月末下降30元/吨。
三、煤炭市场后期走势预测
今后几个月煤炭需求总体偏弱,迎峰度夏期间煤炭消费平淡,9、10月份进一步回落,冬季耗煤旺季环比回升;煤炭供应能力充足,国家对煤炭市场的调控力度加大,煤炭市场将朝供求平衡方向回归,煤炭价格可能趋稳甚至回升。
(一)煤炭需求较之往年总体偏弱
从经济基本面看,拉动煤炭需求的基本动力依然偏弱。首先,房地产开发增速放缓。今年以来,房价上涨预期动摇,房屋销售下降,商品房开工面积明显下降,尽管政府对棚户区、保障房的投资力度加大,上半年保障房新开工530万套、同比增长20.5%,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46%,但保障房建设力度的加大仍不足以抵消商品房投资减速的影响,2014年一、二季度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分别下降25.2%和10.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滑,一、二季度同比分别增长16.8%和12.6%。其次,整个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受制造业产能过剩、经营效益下降等影响,制造业投资增速明显回落,与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滑形成叠加效应,致使整个投资增速连续三个季度下滑,2014年二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2%,创近十年新低;由于基建项目新开工力度相对较大,新开工项目中大项目所占比例上升,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14%,比上季度增速加大1.4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示着投资增速增长的后劲不足。再次,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成为稳增长的主要动力。2014年一、二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持续反弹,增速分别是20.9%、23.7%。在基础设施投资中,交通运输、环保等政府主导的投资成重头戏,据交通部规划,预计下半年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投资将达1.6万亿元。在大力推动城镇化的前提下,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大量的投资机会,也不可避免的成为稳增长的主要动力。不过,在政府力争减轻债务负担和去杠杆化的当下,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资金来源是个重大的挑战,未来基础设施建设保持持续较快增速的压力较大。最后,制造业生产增速回升。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2%,比5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7月汇丰制造业PMI初值升至52,连续四个月回升,创18个月来新高,表明制造业景气度也持续好转。其中,产出指数52.8,创7个月以来新高,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第三个月位于50上方,表明内外需均有改善。总之,制造业生产活动的持续改善,主要得益于稳增长微刺激政策措施的落实和世界经济的逐步恢复。未来几个月,随着“微刺激”政策继续发挥作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保障房的进一步推进,制造业的企稳,经济复苏态势有望巩固,但是受投资资金来源缺口较大、房地产行业持续下滑等因素影响,经济基本面对煤炭需求的拉动力度依然偏弱。
从相关能源发展来看, 今年前6个月,非化石能源 发电 保持较快增长,其中水电增长9.7%,核电16.9%,风电12.0%,而火电增速仅4.7%。下半年,溪洛渡—浙西跨区输电线路将投产,加上之前已投产的向家坝—上海、锦屏— 江苏 、洛扎渡— 广东 、溪洛渡—广东等跨区输电线路,将使四川、云南等地水电大量输往华东、华南等地,预计减少电煤消耗3000万吨以上;核电今年上半年已投产329万千瓦,下半年还将投产500万千瓦左右,且全部集中在沿海地区,预计全年减少电煤消耗2000万吨以上。
气候因素的不确定性较大。随着高温天气增多,季节性 用电 量、火力发电量及电煤消耗量皆会环比上升,但受能源结构变化和厄尔尼诺气候影响,从7月份以来的情况看,火力发电及电煤消耗未能像往年一样出现环比增长。8月仍处于迎峰度夏高峰期,煤炭消费或将有所回升,但预计增幅会明显小于常年水平。9、10月份随着天气转凉,煤炭需求会进一步走低,11月份以后进入冬季耗煤旺季,煤炭需求回升,回升力度取决于气温高低。总体看,今年的迎峰度夏期间的煤炭消费相对平淡,冬季耗煤旺季需求回升、但回升力度不确定。
综上,经济基本面对煤炭需求的拉动力度整体偏弱,非化石能源替代制约煤炭需求增长,气候因素对煤炭消费的影响也相对平淡,判断未来几个月煤炭需求将呈现低位波动态势,冬季耗煤旺季有所回升。
(二)煤炭供应充足,国家可能加强对煤炭供应侧的调控
煤炭产能充裕。“十一五”以来,我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近3万亿元。目前,全国煤炭产能约40亿吨,且有11亿多吨的在建项目。随着需求增幅大幅趋缓,市场供大于求矛盾加剧,价格下降和企业收益大幅度降低,一些民营煤矿大量减产或停产,据悉 内蒙 古鄂尔多斯地区煤矿有一半以上处于停产状态。与此同时,部分大型煤企也已开始实施以需定产的营商策略,控制煤炭产量,如神华集团提出下半年限产5000万吨、减销6000万吨,中煤集团提出调减产量2000万吨。全国煤炭限产、停产规模增加,煤矿产能利用率下降。
煤炭运输能力基本充足。近几年,铁路、公路、港口建设速度加快,煤炭外运能力不断增大,未来几个月煤炭运输能力仍将保持环比增长态势。与此同时,电网建设正值收获期,电力跨区输送能力大幅增长,替代了对运煤能力的需求;而且,新增煤炭需求主要是地处煤炭产地的现代 煤化工 行业。上述情况,使得煤炭运输能力基本能够满足终端需求。
国家可能加强对煤炭供给的调控。煤炭需求持续疲弱,煤炭价格不断下跌,煤炭企业亏损面已经超过70%。面对
煤炭供需
总量明显失衡、行业经济平稳运行经受严峻挑战的局势,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政府与大型煤炭企业已经基本达成适度调控煤炭供给、维持煤炭矿区社会稳定、促进煤炭经济与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共识。有关部门加大了对落后煤炭产能的淘汰力度,到2015年底全国将关闭2000处以上小煤矿,其中2014年淘汰煤矿1725处,合计产能1.17亿吨。尤其重要的是,政府调控部门正在研究加大对煤矿生产的管控力度,严禁超能力生产,制定详实的
煤炭生产
管控措施并逐级落实。与此同时,近期我国政府正在研究规范煤炭进口措施,加强进口煤质量监督,禁止进口高灰分、高硫分的劣质煤炭。明确要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限制销售和使用灰分高于16%、硫分高于1%的煤炭。近期还将研究出台调整煤炭进口和出口关税政策,实现煤炭进口与出口均衡税负。随着这一系列调控煤炭生产、规范煤炭进口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可以预见,煤炭产量将受到适度控制,进口可能有所回落,煤炭供应过剩的局面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观。
(三)煤炭市场将朝供求平衡方向回归,煤炭价格可能趋稳回升
综上,未来几个月煤炭需求低位徘徊;煤炭产能过剩,运力充足,供给能力相对过剩,为维持煤炭矿区社会稳定,促进煤炭经济与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政府干预煤炭市场的窗口已经打开,煤炭供应过剩的局面将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判断今后几个月煤炭市场将朝供求平衡方向回归,煤炭价格可能趋稳甚至回升;但是如果调控效果不明显,在季节性煤炭消费的低谷期仍有可能面临过剩压力,价格也许再度走低。(作者:郝向斌 孟瑞雪)
发布人:
中国煤炭市场网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全部内容及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中国煤炭市场网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上述产品、信息进行使用、复制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
免责声明:网站刊登CCTD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CCTD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网站会员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网站会员做出的任何决策与CCTD无关, CCTD及其雇员不对使用网站信息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博 |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APP |
![]() 许传坤 软件部总经理 煤炭运销软件 |
![]() 许文辉 市场部副总经理 无人值守磅房系统 |
![]() 李小龙 市场部副总经理 煤焦钢市场分析 |
![]() 苗纳爵 市场部高级经理 港口煤炭市场分析 |
![]() 马丽娜 市场部高级经理 VIP会员服务 |
![]() 张鑫 智慧物流事业部 智慧物流产品 |
![]() |
copyright 2009 cct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20447号 | 京ICP证0204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