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大的难处,欧债危机的原因之一是欧洲央行的过度统一紧缩货币政策,使欧元区各国丧失了本国货币的灵活性与机动性,不能及时准确针对各国千差万别的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地推出针对本国有曲别的差异性货币政策,希腊暂时退出欧元区或许是度过危机较好的抉择。
在欧盟的法律协议中,规定一个国家的财政出了问题,其他国家不能干预。所以欧盟救助措施隔靴搔痒、形同虚设,因为欧盟不能够也不具备真正采取一种直接、坚决、果断、行之效的办法来救助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债务危机。
现在欧盟要求希腊等国首先要紧缩财政,而无相应配套的刺激经济增长措施,其他欧债国家也是循此紧缩之路步入死胡同:
希腊本来有办法解决债务危机,比如希腊可以宣布国家破产,宣布现在还不起欠债,或者宣布不能按照原来的条约偿还债务,将债务延拓勾消。但是希腊要坚持名义不破产。希腊的国民长久享福惯了,无法节衣缩食,所以上街游行、罢工,导致希腊的问题愈演愈烈。经济在紧缩政策,及国内罢工浪潮下,已连续四年持续萎缩,2011年GDP衰退达6%,失业率攀至20%以上,青年人失业率高达48%。失去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也就失去了偿债能力,无钱还债,陷恶性循环;靠救援还债,只能拽更多的欧元区国家下水;酿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促能够解决的一个问题逐渐变成了多个复杂的,牵扯到整个欧元区的大问题,而且问题越拖越多,债务越滚越大,木桶效应下影响到欧元区其他财政状况良好的国家。
目前欧洲国家解决希腊和纷至沓来的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手段是什么?它主要是依靠向欧洲及全球借钱来帮助这些还不起债务的债务危机国家。这就是所谓的EFSF(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的设计,其特点是空手套白狼,本身没有资本,各国以政策负债担保,靠EFSF向全球发债筹资,筹来的资金,各国政府可以用于还债,也可为银行注资、在二级市场买国债,在紧急情况下甚至可以在一级市场买国债。
EFSF迄今为止耗费了多少资金填补欧债危机的漏洞呢?希腊第一笔是1100亿欧元,第二笔是1090亿欧元,爱尔兰是850亿欧元,葡萄牙是780亿欧元。加起来有3820亿欧元。但是救助欧债危机到底需要多少?悲观的估计是,西班牙需要3500亿欧元,爱尔兰需要1750亿欧元,法国如果出了问题需要18000亿欧元,如果欧元区都出事,总需求大概是83230亿欧元。所以答案很简单,欧盟无法自救,全球也无法施救,因为全球各国包括中国3.18万亿美元(约合2.4万亿欧元)外储在内掏不出这么多钱。
前景如何呢?初步测算,希腊2012年需要1300亿欧元的贷款,EFSF对欧洲所有债务危机国家的援助总额,只有4400亿欧元,还有其他欧债危机国家需要救助,不能全给希腊,所以希腊还要继续紧缩经济。希腊的债务占GDP的比率2012年要上升到170%,在无经济增长-无钱还债-依赖救援的恶性循环下,投资者还会有信心吗?肯定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还有一个正在浮出水面的问题就是银行危机。目前各国银行对希腊债务的风险敞口分别是:德国26%,法国37%, 美国 5%,英国8%,荷兰3%,瑞士2%、比利时1%,西班牙1%,其他17%。
北京时间2月11日,信用评级服务机构标准普尔将意大利最大银行裕信银行(UCG)的信用评级从“A/A-1”下调至“BBB+/A-2”,评级前景定为“负面”。其他34家银行信用评级也做了下调。
欧盟最主要国家德国和法国及意大利等国所有的举措,都是为了保护它的银行核心利益,竭力避免银行破产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在欧洲扩散,引发更大的金融危机。这也是欧盟主权债务危机逐渐深化又无法解决的死结。
2012年伊始,全世界似乎都差钱。彭博新闻社估计,2012年全球主要经济体(G7加“金砖四国”)到期债务规模为7.6万亿美元,其中到期债务最多的是日本,需要筹集3万亿美元;美国名列第二为2.8万亿美元,意大利居第三为4280亿美元,而中国作为新兴市场也需要筹集1200亿美元。
如果将利息(700亿美元)以及由于评级下调等新增加的融资成本包括在内,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再融资规模将突破8万亿美元大关。
中国虽没有陷入债务危机,但同样很“差钱”。2011年,为了对抗通胀,央行先后6次上调存准率,3次加息。直到去年12月5日,央行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三年内首次下调存准率,但存准率仍居21%的有史以来高位。由于缺钱,地方政府债务,信托资金、民间高利贷已高达30万亿以上,资本市场股市由于缺钱加之融资抽血不止,已连续两年暴跌形成股灾,中小企业融资艰难有目共睹;2012年1月,银行间拆借利率陡升1%,流动性偏紧的态势有增无减。所以,指望全球及中国为欧债危机输血的奢望,恐难落实。
如果算上法国潜在的危机爆发预期,整个欧洲在紧缩政策蹂躏下,信心崩溃,债务规模呈核裂变式凸增,需要83230亿欧元的天量资金方能走出危机,而目前在欧洲及新兴经济体两年紧缩政策的惯性主导下,全球流动性匮乏的大背景下,欧洲央行及全球为欧洲所能贡献的资金约1万亿欧元。此一时,彼一时。徜若在两年前欧债危机之初,1万亿欧元救希腊或欧洲绰绰有余,而现今则是杯水车薪,无力回天。足见信心危机的摧毁力,其胡蝶、羊群、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叠加作用,摧枯拉朽,势如破竹。欧元区在欧洲央行两年倒行逆施的紧缩政策中或将分崩离析。
退一步,进两步。长痛不如短痛,希腊退出欧元区此种外科手术式的治疗,或许是拯救病入膏肓的希腊及欧洲的最佳方案。
徜若希腊在危机爆发之初,本国财政具备发行货币的能力,靠量化宽松,大量发行货币,靠本国货币贬值促进希腊的支柱产业旅游蓬勃发展,经济也靠通胀促增长,进而增加内生动力具备偿债能力,与紧缩政策造成今天国家破产(减记还债形同破产)的悲剧将是天壤之别。
船小好调头,希腊摆脱危机的出路是退出欧元区,进而能独立自主,灵活运用宽松货币政策,依通胀稀释债务,政府可以通过减息并维持低利率和宽松货币制造通货膨胀逐步消减国内债务,这实质上是对内债务违约的行之有效的变通手法,同时在宽松政策下依靠通胀刺激经济增长,进而摆脱债务,走出危机。如持续紧缩,即使欧洲统一财政,在木桶效应下,紧缩政策将使整个欧元区经济向无经济增长,无钱还债的希腊靠拢,目前希腊等国借钱还债的无底洞,只能拽欧债危机逾演愈烈。
暂时的分离促欧元区各国,依靠通胀刺激各国经济增长,近而摆脱债务危机。欧元区各国在独立后,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充分运用独立的货币、财政政策,或通胀稀释债务,或破产化解债务,靠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最终解决债务,走出危机。这决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运动,而将是漫长而痛苦的艰难历程,欧洲各国政府及人民为此要做好应付长期、复杂、艰苦局面的心理准备。
整个欧洲及全球,在为欧洲央行在危机阴霾未散之时,错误判断形势,过早实施的紧缩货币政策,而产生的信心危机,付出无法弥补的代价。
2012年,信心崩溃下,全球金融资本弃欧洲夺路而逃。日本著名证券公司大量抛售欧元区国债,在过去两个月将其持有的欧元区国家债券降低了75%,特别是把意大利债券从28亿美元大幅削减至4.67亿美元。另一家著名国际投信投资顾问公司也卖出了所持的全部意大利、西班牙和比利时主权债券。而美国一家大型互助保险公司在过去6个月已将全部现金存款撤出西班牙和意大利的银行。2011年,希腊国民在信心危机的恐慌氛围下,现金为王,争先恐后的从银行挤兑提款达150亿欧元。2012年2月13日,希腊议会通过了为获取救援款还债的紧缩方案。希腊首都暴发了数万人的抗议骚乱,据希腊国内统计,支持紧缩方案的希腊国民仅占38%,而反对的则高达48%。
2012年伊始,葡萄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190多个基点至16.58%,而5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上涨289个基点至21.719%,远超7%的上限,其经济增长GDP ,2011年为负1.6,2012年将扩大为负3.1以上,没有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也就没有还债的能力,在其主权信用已被三大评级机构确定为垃圾级的状况下,其还债成本将成倍上升。其紧缩政策酿制的表面流动性匮乏的局面,由于无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已转化成如希腊实质上无钱还债依赖欧盟救济的恶果。
屋漏偏逢连夜雨,近日欧盟官员透露,希腊财政中发现了一个150亿欧元的黑洞。在债务可持续性分析中,如果要希腊在2020年时回归债务占GDP达120%以下的目标,国际社会还必须额外填补150亿欧元的财政缺口。负责监督希腊债务的国际债权人已经发现了这一财政缺口。这意味着希腊的第二轮救助规模将从1300亿欧元上升到1450亿欧元。祸不单行,2012年1月28日,三大评级公司之一的惠誉宣布下调意大利、西班牙等欧元区五国的主权信用评级。
为此,笔者以为:长痛不如短痛,希腊在一至两年内退出欧元区,或许是最终解决欧债危机的选择,葡萄牙等国可能紧追其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高瞻远瞩地指出,目前远见卓识的欧美经济学家们讨论的已经不是欧元能否生存下来的问题,而是如何确保在欧元体系崩溃时给全球经济带来最小的动荡。
欧元区若解体可能引发民族主义冲突。经济危机与信心危机叠加,容易导致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势力抬头。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深刻教训是,全球经济衰退下的信心危机可能导致激进政治力量崛起,从而加大爆发战争的风险。法国总统萨科齐忧心仲仲地坦承;“一旦欧元崩溃,欧洲就会崩溃。在这块曾发生过可怕战乱的大陆上,欧元是和平的保障。”欧元区解体可能破坏欧洲的和平形势,在全球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及金融危机背景下,也加大了爆发国际冲突的风险。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紧缩货币使经济总量增长匮乏,无力还贷。信用评级屡屡下调,紧缩政策酿制的大萧条下的信心危机,使欧洲陷入恶性循环的轨道,水深火热中走投无路的希腊人自杀率创历史新高,游行示威方兴未艾,社会动乱此起彼伏,政府更迭频繁不止。两极分化、失业高企激化的社会矛盾;已促瑞典、法国、英国、希腊等国暴力、暴动纷呈,左翼走上街头,右翼制造血案,战争救全球摆脱危机言论甚嚣尘上。历史上债务违约的高峰; 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初期,这个时期全世界经济总量近一半的国家都处于债务违约状态,无独有偶,矛盾激化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于此时爆发。在欧洲央行特里谢等紧缩政策导演下,信心危机促三十年代大萧条的一幕在欧洲大陆重演。
抚今追昔,笔者浮想联翩;1796年,多灾多难的欧洲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带来的二十余年的动乱,人民在战火纷飞,颠沛流离的苦难中渴望和平、安定。康德的《论永久和平》应运而生,书中这位德国哲学及天文学的天才,以日尔曼民族严谨、睿智的思索感言:世界最终会以下列两种途径之一实现永久和平:通过人类的大彻大悟或通过巨大的冲突和灾难,其巨大程度已经让人类再无其他选择。
无为而无不为;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为。在人类历史进程的长河中,短暂的分离,是为了长久的统一。2012年,这个南美玛雅人预言将产生重大事件的年代,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欧洲及全球人类最终走向大彻大悟和谐大同世界的进程中,人类将面临着先哲康德所预言的抉择。(曹京生)
发布人:
中国煤炭市场网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全部内容及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中国煤炭市场网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上述产品、信息进行使用、复制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
免责声明:网站刊登CCTD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CCTD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网站会员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网站会员做出的任何决策与CCTD无关, CCTD及其雇员不对使用网站信息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博 |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APP |
![]() 许传坤 软件部总经理 煤炭运销软件 |
![]() 许文辉 市场部副总经理 无人值守磅房系统 |
![]() 李小龙 市场部副总经理 煤焦钢市场分析 |
![]() 苗纳爵 市场部高级经理 港口煤炭市场分析 |
![]() 马丽娜 市场部高级经理 VIP会员服务 |
![]() 张鑫 智慧物流事业部 智慧物流产品 |
![]() |
copyright 2009 cct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20447号 | 京ICP证0204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