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  2025-05-06 12:10 星期二
锟叫癸拷煤炭锟叫筹拷锟斤拷

俄罗斯私有化改革的启示之一

  • 来源:中国煤炭市场网
  • 发布时间:2013-11-05 17:22:00
  • 字号【
  • 收藏新闻
<script>document.oncontextmenu=new Function("event.returnValue=false;");document.oncontextmenu=new Function("event.returnValue=false;");document.onselectstart=new Function("event.returnValue=false;");</script>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紧缩政策、休克震荡疗法的重创,不仅使欧洲继美金融危机后,爆发债务危机,至今身陷其中,而前途叵测。更曾使 俄罗斯 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在历史变革时期迷失了方向,阴霾至今未散。 

    1992年,在俄罗斯总统叶立钦支持下,35岁的盖达尔担任俄政府总理,在前苏联分崩离析,国内矛盾激化,国际环境险恶,经济萧条,民心殆尽的危机中,饮鸠止渴,竭泽而渔,祭萨默斯紧缩政策休克疗法主政俄罗斯。为调整经济,采取严酷的行政和经济政策,强力收紧流动性,控制社会总需求,限制购买力,收缩经济,压制消费。应当强调得是;俄罗斯经济与中国如出一辙,长期在计划经济主导下,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稳步推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其经济规模,与曾借休克疗法,摆脱经济危机的南美小国玻利维亚不可同日而语,更不具备玻国的完全市场化的经济环境。在紧缩政策、休克疗法的严厉制箍下,处于需求端的广大劳动者由于无钱消费,购买力大幅下降,消费萎靡不振,则经济增长的标志通货膨胀随之烟消云散。  

    物极必反,三个月后俄罗斯开始陷入苦难的深渊,在需求端无消费需求及紧缩政策无钱消费的双杀下(包括提高央行贷款利率,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实行贷款限额管理等),货币紧缩,流动性紧张,抑制消费,造成实体经济产能严重过剩,无需求下,供给端的生产企业大量停产及倒闭,GDP下跌达50%。恶性循环扼杀俄实体经济,去工业化后,俄罗斯经济总供给端大量生产企业衰退、倒闭、消亡,商品奇缺,供不应求促物价指数CPI飞涨。实施休克疗法的当年,工业批发品价格比紧缩政策休克疗法实施前上涨14倍,消费品价格上涨65倍。

    之前,1991年,8·19政变三天流产后,俄罗斯以外的十四个加盟共和国全部宣布独立,五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从前苏联境内肢解分离出;形成十五个国家(含俄罗斯)。在紧缩政策摧残下,俄罗斯经济奄奄一息,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而盖达尔却错误判断形势,不考虑孱弱的实体经济承受能力及民意,加大紧缩力度,导致国内社会矛盾严重激化,暴力事件层出不穷,俄罗斯有如即将爆炸的火药桶。而紧缩政策催生经济的萧条与失业下岗人员的激增,成为民族矛盾爆发的导火索,保留在俄罗斯境内的鞑靼斯坦、车臣、西伯利亚等地出现了此起彼伏要求独立的浪潮,俄罗斯面临着再次分崩离析解体的危机。1991年末,前苏联将军,阿富汗战争英雄,伊斯兰民族主义分裂势力代表,杜达耶夫宣布车臣独立。

    为维护领土完整,1998年普京担任总理后,为反击车臣武装对俄罗斯境内鞑靼斯坦的进攻,在汲取第一次车臣战争失利教训的基础上,果断发动第二次车臣战争,普京驾苏27战机飞临战区督战,终于战胜车臣武装,恢复对车臣全境的控制。如果不是普京总统在领土问题,与恐怖主义对峙中的铁腕与毫不妥协的立场,及勇敢、坚定、果断的发动粉碎车臣分裂主义的战争,苏联分裂后十五个加盟共和国之一的俄罗斯,不知土崩瓦解后,再被肢解成多少个肢离破碎的国家。

    1991年,前苏共政治局委员,时任俄罗斯总统叶立钦签署“禁共令”苏共在十月革命的诞生地-俄罗斯被宣布为非法组织并遭取缔,禁止活动,其他加盟共和国也随之响应,制定“禁共令”,有93年历史,2000多万党员,执政74年的前苏共囿于腐败横行,严重脱离群众,失去人民的支持,加之其在错误的时间地点推出的紧缩政策,致广大人民群众怨声载道。官逼民反,苏共在前苏联境内瞬间土崩瓦解,被分道扬镳、自立门户的十五个加盟共和国宣布为非法组织并取缔,禁止一切活动。

    苏联分崩离析后,俄罗斯独自承担了前苏联的1200亿美元的外债及1万亿卢布的内债,心怀叵测的欧美釜底抽薪,承诺的310亿美元稳定及援助资金迟迟不到位。雪上加霜的是,盖达尔釜底抽薪实施的休克疗法,成为最终扼杀俄罗斯经济的屠刀。经济崩溃使广大前苏联的离退休人员,失去了维系生存的养老金及生活保障,俄罗斯的失业率创历史新高,三分之一以上的老百姓在最低贫困线以下挣扎,广大劳动者处于饥寒交迫、水深火热之中。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当时的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在总结俄罗斯私有化失败教训时指出,那些大肆鼓吹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西方学者,“往往是富于冷战精神的学者斗士,他们认为自己肩负着铲除共产主义的‘罪恶’,重新建立纯粹的私有制市场经济的重任”,“整个私有化程序被广泛地认为是不合法的,这种‘强盗贵族’式的私有化过程,使市场资本主义更加名誉扫地”,“有些人认为资产最终会卖到最有能力的管理者手中,即‘强盗贵族’至少能有效地拍卖,但这一做法也没有能够获得成功,新兴的私人财富寡头们发现圈钱掠夺国有资产,比利用资产进行生产创造财富来得更快”,“由于缺乏公共制约,‘掠夺的手’更加肆无忌惮地掠夺圈钱,资本账户的迅速放开,使得私有化的银行业鼓励每年上百亿的美元从俄罗斯被掠走” 。

    斯蒂格利茨还指出,“俄罗斯在1995年后表面上腐败不那么露骨,但实际政府程序比政府官员将国有资产直接送给朋友还要不透明。由于腐败和利用职权,由此形成的私有特权削弱了国家利益,危害了社会秩序”。叶立钦曾经以“反腐败”为口号赢得选票上台,但现在沸沸扬扬的洗钱丑闻,牵涉了他的家族和几乎所有政府高官,都涉嫌将巨额非法财产转移到海外个人帐户, 美国 《新闻周刊》以“盗窃国家”称呼俄罗斯。

    当时俄罗斯的国有财产总值约15万亿卢布,人口1.5亿,每个俄罗斯人无偿领到一张1万卢布的私有化证券,可凭其自由购股,但广大的俄罗斯老百姓对私有化证券的用途、用法知之甚少,并苦于没有兑换渠道。而少数寡头、精英,则利用掌握的兑换渠道,股市及市场化改革人人享有的股份(私有化债券)贬值,及广大股份持有者俄罗斯老百姓的信息、规则及权利不对称、不透明的弱势地位,私定游戏规则,大肆圈钱掠地,攫取属于全体俄罗斯人民的资产而一夜暴富,形成统治俄罗斯经济-以别列佐夫斯基、古辛斯基、霍多尔科夫斯基为首的七大私人金融银行寡头集团。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紧缩政策 、休克疗法,将改革的痛苦代价全部转嫁给广大老百姓承担,同时给少数寡头精英通过股市、拍卖及购买民众手中贬值的股份等特权渠道,私订游戏规则,大开了圈钱掠地、巧取豪夺国有资源、人民资产的发财之门,俄罗斯一夜之间,诞生了一批闯入世界百名之内的富豪,两极分化骤然加剧,广大人民群众丧失财产及工作,三分之一以上的俄罗斯老百姓在贫困线以下煎熬,穷困潦倒,怨声栽道。亿万群众改革分得的股份权益大幅缩水,并被少数寡头精英利用特权渠道廉价剥夺,金融银行利润暴涨,而实体经济萎缩消亡,亿万民众在紧缩政策伴生的,饥寒交迫与水深火热的困苦中挣扎。这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道义、民心上也使得紧缩政策、休克疗法注定走向失败。     

    由于改革的失败,俄罗斯总理盖达尔(后改任副总理)不得不于1994年1月16日被迫辞职。叶利钦也被迫在1994年2月的国情咨文中宣布放弃“休克疗法”的改革,并在1996年大选时承认“过去在改革中试图抄袭西方经济的做法是错误的”。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从1991年苏联分裂解体,盖达尔上台并推行紧缩政策,在休克疗法的绞索下,俄罗斯实体经济屡遭重挫,一蹶不振,尽管盖达尔被迫于1994年下台,但紧缩政策一剑封喉,去工业化后,俄罗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已丧失活力,一蹶不振;襁褓中的市场经济刹车容易,再启动难。到2000年,短短十年,在休克疗法大棒的摧残下,俄罗斯处于严重的经济大萧条中。去工业化后,国内生产总值比1990年下降了52%,而1941年至1945年艰苦卓绝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仅仅下降了22%;同期工业生产减少64.5%,农业生产减少60.4%,紧缩政策非但未能控制通胀,反而使自给自足,主要依赖本国工业基础,满足国内需求的供给端的俄罗斯实体经济崩盘,物资供应奇缺,物价进而飞涨五千多倍。有1/3以上的居民在贫困线以下挣扎。从1992年起,在苏联国家解体消亡,分裂成十五个加盟共和国后,失去工作及退休金等最低生活保障的困境下,卫国战争的老兵只能沿街乞讨,靠出卖自己的勋章换取面包,在饥寒交迫的苦难生活煎熬下,大量俄罗斯人未老先衰,死于营养不良及疾病等。俄罗斯人口及寿命一直呈下降趋势。1990年全俄罗斯人均寿命为69.2岁,而2001年为65.3岁,十年间下降了3.9岁,俄罗斯男性现在的平均寿命为58.6岁,比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前人均寿命降低了10.6岁。

    2002年1月15日,俄罗斯《真理报》刊登了采访科学院院士维克多·维德曼诺夫的谈话,详细地列举了令人触目惊心的一组数字和事实。2001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大约为 3000亿美元,是1991年苏联的十分之一。外贸进出口总额大约为800亿美元,只相当中国的三十分之一。黄金和外汇储备200亿美元,只相当于当今中国的百分之一。

    他说:“在俄罗斯如果不是瞎子,谁都会发现,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将我们国家带到了何方。他们为沽名钓誉、争权夺利导致了苏联这个伟大国家的名称在世界版图上的消失。他们‘管理’(实施紧缩政策、休克疗法)的十年,俄罗斯逐步坠入苦难深渊,苏联社会主义时期所取得的使其成为全世界第二个超级强国的一切成就全部丧失,俄罗斯实际上已变成第三世界国家,成了向西方乞讨的叫花子。我们自我欣赏,以为依然是从前的伟大帝国,但却忘记了今天全俄罗斯的财政预算600亿美元只是十年前苏联6000亿美元的十分之一(十年前1990年6000亿美元购买力相当2001年的20000亿美元)。今天,俄罗斯经济生产潜力所遭受损失的程度比伟大的卫国战争还要惨重得多,更不要说在叶利钦的改革年代急剧崩溃的社会道德体系。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50%以上。经济投资减少了90%,从而从根本上摧毁了实体经济扩大再生产的可能性。居民生活水平灾难性的降低,而使人口急剧减少。戈尔巴乔夫到叶利钦的领导催生了空前规模的贪污受贿,涉及政权的所有阶层,从上至下。这证实了俄罗斯的一句谚语:‘鱼从头烂起。’苏联人民建国数十年创造的巨大财富被腐败份子一扫而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000年,美国有线新闻网络的民意调查表明:叶利钦的民意支持率,仅有2%,这也是其不得不主动辞去总统职务的缘由之一。2001年俄罗斯民意调查显示:“66%以上的民众认为戈尔巴乔夫对国家造成了重大危害;叶利钦则在分裂国家这条路上走得太远。” 写过《古拉格群岛》、与缪尔达、哈耶克(经济)1974年同期获诺贝尔奖(文学)的索尔仁尼琴在反思时说“我害了俄罗斯祖国”。曾经亲自参与签署协议将苏联解体的三巨头之一、乌克兰前总统克拉夫丘克后来说:“如果说在1991年,我知道国家会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状况,我宁愿斩断自己的手,也不会签署(导致苏联解体的)别洛韦日协议。” 戈尔巴乔夫在总统选举中的得票率竟不到千分之五。而普京的强势回归及三次超半数高票当选总统,则说明俄罗斯人心的向背。

    2013年10月30日,缘于叙利亚及斯诺登等事件的果敢决断,赢得对手的敬畏,普京超越奥巴马,登顶美国《福布斯》杂志全球最具权势人物排行榜榜首。被认为是;继200年前率领俄国崛起的彼得大帝,70年前领导苏联战胜法西斯德国及日本的斯大林,而成为俄罗斯在全球最具影响力领袖。

    没有一个强大、稳定并不断增长的实体经济基础,便没有一个强大、富饶、统一的国家,更没有人民的一切。相辅相成,须臾不可或分的是:合理的经济改革,应该促进经济较快的可持续增长,让全社会公开、公正、公平地承担改革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应该让全社会全体人民公开、公正、公平地获得经济增长的收益,让广大老百姓能共同享受到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成果,享受富裕、美满、幸福、和谐的生活,逐步成就每个人的中国梦。否则,这种改革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论在经济上、道义上、民心上都会由于无法获得人民的支持,而最终必然走向失败。(作者:曹京生)

发布人:

中国煤炭市场网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全部内容及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中国煤炭市场网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上述产品、信息进行使用、复制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

免责声明:网站刊登CCTD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CCTD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网站会员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网站会员做出的任何决策与CCTD无关, CCTD及其雇员不对使用网站信息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CCTD是谁 数据服务 智能数字矿山 品牌会议 运销管理软件
关于CCTD 数据定制 数据融合 全国煤炭交易会 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
研究团队 产业数据库 算法研究 电话视频会议 无人值守磅房
年度指数报告 周期类刊物和分析报告 系统集成 筒仓远程装车
咨询服务 智能化自动装车
考察活动 智慧营销支持

关注CCTD

    总部:010-64464669
    太原:0351-2167804、2167813
    秦皇岛:13780353903

    cctd@vip.sina.com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博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APP

许传坤 软件部总经理
煤炭运销软件

许文辉 市场部副总经理
无人值守磅房系统

李小龙 市场部副总经理
煤焦钢市场分析

苗纳爵 市场部高级经理
港口煤炭市场分析

马丽娜 市场部高级经理
VIP会员服务

张鑫 智慧物流事业部
智慧物流产品
  •       主办单位:北京中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copyright 2009 cct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20447号   |   京ICP证0204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7号

返回顶部

中国煤炭市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