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  2025-05-06 16:57 星期二
锟叫癸拷煤炭锟叫筹拷锟斤拷

煤电一体化:婚后生活幸福与否?

  • 来源:中国煤炭市场网
  • 发布时间:2014-07-02 16:30:00
  • 字号【
  • 收藏新闻
    《山海经》“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中“石涅”即工业的粮食煤炭;1879年10月21日,爱迪生点燃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宣布人类走进电的时代。

    从此,煤炭与 电力 一路交好、一路对峙,一对合不拢、离不开的“恋人”充满争议,分分又合合。

    电力和煤炭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1985年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提出“以电力为中心,以煤炭为基础,煤电一体化发展”。煤炭是电力企业无法替代的“粮食”;相反,电力是 煤炭企业 最大的消费客户。由此可见,煤电合作势必共赢!

    然而煤电共生与博弈数十年持续至今,仍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煤电一场你不情我不愿的恋爱,终难步入“婚姻”。

    到底是电成全了煤?还是煤辜负了电?

    第一阶段:电企成全了 煤企 的“豪门”地位

    我国是 煤炭生产 和消费大国,煤炭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和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000年,是煤炭行业走出低谷走向“春天”的风水岭,也是煤电大势博弈的元年,也是煤电一体化的襁褓期,也是煤企与电企“剪不断理还乱”纠结期……

    “黄金十年”拉开帷幕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以城镇化建设、外贸自主权开放和刺激内需开发房地产市场的“三驾马车”步入高速发展轨道,拉动着经济的复苏。煤炭作为中国经济触底反弹“否极泰来”及“三驾马车”魏武挥鞭的动力和养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公路交通投资、城市化建设及房地产市场的升温。2002年全国 钢铁 行业的投资总额为710亿元,2003年达到了1329亿元,增长96%。2005年,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钢铁由04年的2家猛增到8家。

    在各行各业投资倍增的背后,煤炭是主力推手!仅10年的时间,全国 煤炭产量 就从2001年的10.89亿吨上升到2010年的32亿吨,增加近21亿吨,年增产2亿吨以上。

    加之,2008年中国推出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煤炭资源北富南贫的赋存结构及物流瓶颈格局,煤炭行业成为响彻南北的“豪门”行业。煤炭生产经营者由“窑黑子”摇身一变“煤老板”,煤炭也荣盛大雅之堂美其名曰“乌金”。以煤为主和与煤相关行业的经营者频频出现在富豪榜。

    正所谓“自古只有新人笑,有谁听见旧人哭”。

    襁褓中的“煤电一体化”

    煤炭基于经济环境的刺激,煤企兼并、重组一系列措施使产业的集中度迅速提高,供不应求的煤炭产能格局奠定了黄金十年。煤企拥有和电企对抗的话语权,并在不断的对话中占据市场的主动权。

    为此,五大电力集团向国家发改委提议电价涨价,但最终被驳回。为了缓解供求不平衡导致的 煤价 飞速上涨和保障电煤的供应,电企从2006年开始涉煤,寻求发展煤电一体化的道路。

    “兼并”是煤电一体化主旨。华能集团兼并扎赉诺尔煤业集团;中电投控股霍林河煤业集团;国电投重组平庄煤业集团等,而神华集团则建成继五大电力集团之后的第六大电力企业。

    但是电力企业进入煤炭行业,“隔行如隔山”实属无奈之举。

    五大电力集团2009年完成煤炭产量约1.3亿吨,而全国煤炭产量是29.6亿吨。电煤价格直线上涨的背后是电力行业大厂背小厂的局面,2008年全国燃煤 发电 企业亏损400多亿元,五大发电集团巨额亏损324亿元。

    大自然的馈赠和经济环境的机遇,造就了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煤炭的定价权尽掌握在煤企手里,电力企业能否吃到持续稳定的“平价粮食”取决于煤企,这种游戏规则就是家喻户晓的“卖方市场”。

    黄金十年,门不当、户不对的煤电地位使得煤电一体化就此擦肩而过。

    电企最终成全了煤企!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经济发展、格局变迁、历史更迭、改朝换代是进步和发展的“时间窗口”。

    煤炭业亦难改“风水轮流转”的轮回!

    第二阶段:煤企辜负了电企的“钟情”

    中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结构格局形成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无法改变以成共识,煤炭仍旧至关重要!

    2010年又是煤炭行业的另一个“风水岭”,煤炭行业由“黄金十年”的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供不应求的煤炭资源步入了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新形势,吨煤价格江河日下步入了极速下行触底的轨道,电企成了煤炭的定价权话语“新东家”……

    “黄金十年”日近黄昏

    2013年全国煤炭产量完成36.8亿吨,同比增加3000万吨,煤炭产量由前10年年均增加2亿多吨,首次下降至 5000万吨以下;全国 煤炭消费 量约为36.2亿吨,煤炭消费增幅由前10年年均增长9%下降到 3%以下。

    曾经快马加鞭的“三驾马车”已显跛脚之势,房地产因过热而遭到严厉的调控,与之相关的重型产业全行业亏损。

    2013全年吨煤平均价格平均下跌百元, 煤炭开采 和洗选业利润减少1202.3亿元,同比下降33.7%;煤炭企业的亏损额达到405.54亿元,同比增了80.70%;大型煤炭企业亏损面为36.7%,同比增加16.7%;28家上市煤企中,部分企业净利润最大下滑幅度均达到甚至超过90%。

    煤炭行业坐地称爷、坐在煤堆上收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黄金十年日近黄昏。

    电企“苦尽甘来”扭亏盈利

    与煤炭企业处于水深火热中相比,电力企业利润创新高。

    在黄金十年鼎盛时期,煤炭成本占总电力成本的80%以上。2013年全年平均价格降低约113元/吨, 火电 成本下降到70%左右,相当于电价成本下调了0.047元/千瓦时。 

    2008年 煤炭价格 飙升以来,五大发电集团火电业务累计亏损超过1000亿元。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发电装机超过12亿千瓦,五大发电集团增长了2.5倍。

    在电企装机扩大和煤炭价格大幅下行的格局下,煤电出现了此消彼长的大逆转。五大发电集团利润总额达740.34亿元,净利润总和达到473.93亿元。电企“好日子”,或许可以说是煤企偿还黄金十年拖欠的“旧账”。

    当年是煤企辜负了电企!

    今日的煤电市场并未成为黄金十年的延续,笑傲能源市场的煤炭价格下跌超过百元,而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的电企迎来的是180度大反转扭亏盈利。

    煤电经历了此消彼长的坎坷历程后,能否接纳对方?

    第三阶段:煤电联姻的幸福“婚后生活”

    时隔数年,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仍无法取代。

    预计今后煤炭消费年均增速降至3%左右,到2020年全国煤炭消费量将达到48亿吨左右,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仍在60%以上。

   当前煤炭产能和电力过剩是行业无可争议的既成事实,未来煤电两大行业日子仍旧不好过,单打独斗更是寸步难行!

    煤电发展深处“红海”

    “黄金十年”,处于高速发展周期的煤炭是备受青睐的支柱型产业。由于产能快速上马的刺激和煤炭资源整合,“一煤难求”的历史盛况持续了近十年,而今产能过剩形势极其严重,2013年社会库存可能将高达5亿吨。

    煤炭企业如此,电力企业也在劫难逃。

    中国风能协会发布《2013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2013年累计装机容量91412.89MW,同比增长21.4%;其次,电网投资方案中提到投资超过2000亿元建设12条贯穿中国东西部的输电通道(4条特高压交流工程);此外,中俄签署总额4000亿美元天然气合同,每年供应380亿立方米。这将预示着电力行业存在潜在过剩危机。

    在现行产能过剩和未来潜在性过剩产能的危机下,煤电也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未雨绸缪开创一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煤化工 之路,摸着石头过河。

    煤化工是行业“蓝海”?

    当前煤炭产能过剩、电力过剩、煤炭价格触底的格局下,加之地方政府提出的煤炭就地转化。使得煤企发展动力全无,电企亦面临 “温饱”问题。行业的发展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当今格局下,一直看得见的手和一只看不见的手都将“揣兜”,行业遵循市场优胜略汰、公平竞争的市场化发展。煤电亦是如此!被逼无奈都将自寻出路。

    大唐作为五大发电集团最早进入煤化工领域的企业,2006年开始建设大唐 内蒙 古多伦煤化工项目,其他电力企业相继跟进。但是煤化工的资源、人才、技术和延生产品销售渠道等是困扰电力企业发展的不解之谜,对于进军煤化工领域的电力企业可谓是内忧外患并举。

    2014中国国际煤化工论坛信息显示: 2013年已投产 煤制油 项目产量达到170万吨、煤制甲醇2900万吨、煤制烯烃180万吨和煤制天然气27亿立方米。而处于运行、试车、建设和前期工作阶段的仍有26个煤制油、64个煤制烯烃和67个 煤制气 项目。预计2020年全部投产后,将形成4000万吨煤制油、4100万吨煤制烯烃和2800亿立方米煤制气产能。

    2020年前后,全国煤化工产业将 耗煤 7.5亿吨左右。

    7.5亿吨对于当前煤炭产能结构性过剩或是骨瘦如柴的减肥,是煤炭行业健康发展的延续,但是届时煤炭产能的过剩顽疾是否会转移到煤化工,煤化工是煤电博弈的战场的转移,还是过剩产能的消化?

    煤化工道路,电企是被“逼上梁山”,还是未雨绸缪?

    但是当前格局下,若不早为后虑,临时只恐后悔无益。

    回首过往。煤电一体化伴随着煤电竞争博弈数十年,并没有实现两全其美的一体化。只要煤企丰衣足食时,电企定是上顿不济下顿,相反亦是如此!

    原因何在?

    利益问题!

    煤电同船共度,再发展!

    正所谓“两虎相争,非死即伤”,2013年五大发电集团煤炭业务亏损24亿元,2013年煤炭亏损企业亏损额405.54亿元。

    说到底,煤电行业就如两个兄弟,但是兄弟缘何反目成仇,究其原因是利润分配问题。两兄弟分一块蛋糕,这一刀怎么切是决定煤电一体化走向和发展的关键。

    煤电一体化,并非电企跨界涉煤,煤企扩张涉电。

    在经历了发展、鼎盛和衰退的此消彼长的风风雨雨之后,煤电或能走上一体化的道路。

    在当今煤炭产能、电力行业过剩、利润比刀片薄的环境下行业尤难进步发展,加之大气环境对煤炭生产运输和电力企业燃煤的高标准严要求,通过将煤企优势资源与电企优势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嫁接,煤电通过联营实现供求、利润的平衡点;其次在容量已经处于高度饱和的状态下,投资无疑是对行业的生态破坏,只有煤炭总量与电厂装机容量的增长相适应。煤电难兄难弟或能迈出泥泞、走出戈壁,迎来行业再发展的绿洲!

    煤电作为同一产业链的上下游已是同船共度。从长远看,煤电的合作比竞争更为重要。

    煤电联姻能否迎来婚后的幸福生活,终极问题只是重新切分“蛋糕”的问题,也只有合作才有可能做大“蛋糕”。

    2014年,或是煤电又一风水岭。(作者:任波 内蒙古 煤炭交易 中心)

发布人:

中国煤炭市场网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全部内容及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中国煤炭市场网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上述产品、信息进行使用、复制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

免责声明:网站刊登CCTD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CCTD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网站会员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网站会员做出的任何决策与CCTD无关, CCTD及其雇员不对使用网站信息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CCTD是谁 数据服务 智能数字矿山 品牌会议 运销管理软件
关于CCTD 数据定制 数据融合 全国煤炭交易会 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
研究团队 产业数据库 算法研究 电话视频会议 无人值守磅房
年度指数报告 周期类刊物和分析报告 系统集成 筒仓远程装车
咨询服务 智能化自动装车
考察活动 智慧营销支持

关注CCTD

    总部:010-64464669
    太原:0351-2167804、2167813
    秦皇岛:13780353903

    cctd@vip.sina.com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博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APP

许传坤 软件部总经理
煤炭运销软件

许文辉 市场部副总经理
无人值守磅房系统

李小龙 市场部副总经理
煤焦钢市场分析

苗纳爵 市场部高级经理
港口煤炭市场分析

马丽娜 市场部高级经理
VIP会员服务

张鑫 智慧物流事业部
智慧物流产品
  •       主办单位:北京中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copyright 2009 cct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20447号   |   京ICP证0204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7号

返回顶部

中国煤炭市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