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煤运优劣势均在 运输形势好于二月份
二月份,正值春节用煤淡季之际,南方煤炭需求低迷。“三西”地区煤企放假或停产检修,减少了发运量;而南方工业企业同样在停产放假,耗煤量和耗电量大幅减少,沿海六大电厂平均日耗仅为39万吨,比一月份减少了20万吨。整个二月份,北方港口煤炭调进、调出数量保持双低,港口库存稳定且保持低位。在低日耗、高库存的情况下,东南沿海地区电厂拉煤欲望降低,派船数量大幅减少。北方各大港口除黄骅港煤炭吞吐量大幅增加以外,其余港口如秦皇岛、国投京唐、曹妃甸港吞吐量均出现大幅下降;其中,秦皇岛港完成煤炭吞吐量勉强超过1100万吨,同比减少500万吨;曹妃甸港、国投京唐港完成吞吐量保持在300万吨左右的水平,出现大幅下降。
受北方港口库存低位运行、发煤企业挺价等因素影响,港口煤炭交易价格出现5-10元/吨的小幅增加。进入三月份,受煤企联合涨价以及港口存煤低位影响,煤价继续上涨。三月上旬,在秦皇岛港,发热量5000大卡动力煤港口平仓价为350元/吨,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港口平仓价为385元/吨。在港口库存持续低位、港口调进减少的情况下,煤企复工复产的并不多,发煤积极性不高,数量不多,各大港口库存偏低。在这种情况下,四大煤企继续上调煤炭价格,各煤种上调10元/吨。
进入三月份,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这段时间内,煤矿安全监察力度加大,煤矿开工率不会提升,供应受限,将对煤炭价格形成连续性支撑。尽管煤炭涨价,但并没有刺激煤企发运的积极性,也没有激发下游“没涨不买落”的心里。三月初,到港秦皇岛、国投京唐、曹妃甸等港口的拉煤船舶继续保持低位,且办完手续的船舶零星出现,港口空泊现象屡见不鲜,各港下水煤炭低位徘徊。但是,笔者预计,三月中下旬,需求将出现好转,到港拉煤船舶数量上将有所增加。三月份,沿海煤炭运输形势将有所转好,吞吐量高于二月份,预计三月份,北方港口煤炭进出港数量均会高于二月份;预计煤炭吞吐量能够达到4800万吨左右。
首先,随着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电厂日耗的恢复,下游煤炭需求理所应当的有所提高,拉煤积极性将有所恢复。三月份,春节已过,南方沿海地区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业用电有所复苏,电厂耗煤量有所提升。沿海六大电厂日耗合计已提高到52万吨的中位水平,耗煤量大幅增加,促使存煤可用天数有所减少,拉煤积极性有所恢复。
其次,西南地区仍处枯水期,雨水并不多,火电压力较大,且“西电东送”数量不高,造成水电对火电的替代作用相对较弱,火电继续发力。节后,沿海地区空调负荷虽有下降,民用电减弱,但经过了一冬天的消耗,部分电厂存煤大幅下降,在大秦线集中修之前也需要适当存煤;在煤价即将上涨阶段,也需要增加存煤,因此,电厂补库存的积极性依然存在。
三月份,预计北方港口煤炭运输形势较二月份相比将有所好转,但仍不乐观。受宏观经济尤其工业生产下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转型升级等因素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回落。而今年,国家加大环保治理力度,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水电、风能、太阳能、天然气和核电清洁能源占比增加,沿海各省市大量增加外购电,减少煤炭采购数量。今年,沿海各耗煤大省海上调入煤炭数量呈逐年减少的态势。而与此相反的是,北方运煤港口继续扩能增量,曹妃甸港、黄骅港发运能力不断提高;铁路加快建设,新投产准池线、蒙冀线。铁路和港口运能已远远高于下游需求水平,促使北方各港口之间同质化竞争更加激烈,部分港口煤炭发运量出现下降不可避免。 (作者:陈杰)
责任编辑:王毳
发布人:
中国煤炭市场网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全部内容及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中国煤炭市场网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上述产品、信息进行使用、复制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
免责声明:网站刊登CCTD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CCTD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网站会员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网站会员做出的任何决策与CCTD无关, CCTD及其雇员不对使用网站信息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