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龙煤集团9月底宣布3个月完成10万人分流后,潞安集团和淮南、淮北矿业集团等煤企相继出台了鼓励员工内部休假以及停薪留职的办法,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挺过这轮行业寒冬。同时,中煤能源公布的前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6.66亿元,同比大降352.8%。整体来看,煤炭行业现状十分窘迫,亏损面不断扩大,根据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了解,目前煤炭行业亏损面已经超80%,逼近90%。
煤炭行业之所以出现如此窘境归根结底还是供大于求造成的。因此,只有当市场供给处于动态平衡时,该行业才能健康有序发展。一直以来我们只是抽象的在说供需失衡,那么目前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到什么程度呢,
下面小编给您做一道数学题, 具体看一下2015年1-9月份煤炭供需关系。
供给=期初库存+产量+进口 即供给= 3.66 +27.25+1.56=32.47亿吨
需求=消费+出口 即需求=29.00+0.04=29.04亿吨
期末库存=供给-需求=32.47-29.04=3.43亿吨
也就是说现在社会库存达到3.43亿吨左右。
按照最保守算法,库存消费比的合理区间为0.92-0.93,9月份全国煤炭消费量约为3.23亿吨,那么库存应该在2.97-3.00亿吨左右,也就是说当前库存过剩4300-4600万吨。9月份原煤产量3.13亿吨,较消费3.23亿吨低1000万吨,如果按照目前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消化过剩库存还需要5个月。
从根本上解决供给失衡的途径有且仅有两种,那就是创造需求和消灭供给。
一、创造需求
1、房地产
图1:2014-2015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与土地购置面积
2014年新开工面积基本与土地购置面积正相关,2015年,尤其是7月份起,新开工面积呈上升趋势,而土地购置面积却一直下降。9月份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45.02%,1-9月份同比下降33.80%。
从“330”新政开始,全国各地出台的一系列楼市刺激政策,取得了明显效果,5-7月份房地产投资出现好转。但是,好景不长,刚性需求疲软导致8月份起房地产月度投资同比持续下降,房地产投资者对房地产的热衷度明显下调。开发企业对未来楼市并不乐观,楼市刺激政策效应在逐步减弱,不少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在八、九月份已经显现出降温态势,成交量持续萎缩。
土地购置面积减少,投资下降,2016年新开工面积将继续下滑,钢材下游需求将更加疲软,钢厂去产能加速。
图2:2014-2015年房地产投资
2、基础设施建设
图3:固定资产投资、新增固定资产与基建投资同比增速
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新增固定资产投资36815.65亿元,同比增加31.40%;1-9月份,全国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93748.06亿元,同比增长16.9%。由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以明显看出,政府此次救市并非是通过大量资金投入砸出来,而是以相对较温和的通过投入刺激产出。
2015年1-9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9453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69705亿元,同比增长18.1%。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以及“一路一带”等项目的推进落实,预计后期基建投资有望提速。
3、煤炭需求预测
无论是高铁走出去还是房地产限购解禁乃至日前炒得火热的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无疑对煤炭市场的需求或多或少的有着刺激作用。但是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以及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非常时期,为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保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经济增速放缓是必然的。
此前,李克强总理曾提出对经济实施区间管理,经济不要太冷也不要太热,政府在实际管理中根据PMI来观察经济的“温度”,工具是“房地产”+“基建”。在经济过冷时,松绑房地产增加基建量;在经济平稳时,收缩财政,从而达到“区间管理”的目标。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做说明时也指出,从国内生产总值来看,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上。GDP6.5%的增速仍属于中高速,经济增长仍在合理区间,诸如2008年投入四万亿,大规模投资超强度刺激经济的方式已然不会再出现。
在合理区间内,房地产和基建项目也不会像之前一样蜂拥而至,导致煤企错误的判断市场供需关系,疯狂开矿扩产,造成目前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经过此番洗礼之后,相信煤企会更加理性的看待煤炭市场。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结合经济发展以及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对煤炭市场需求作出如下进行预测,随着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煤炭需求将持续下行。
图4:2010-2050年中国煤炭消费及预测
二、消灭增量供给
既然需求下降已成必然,那么要想改变供给过剩的格局,只能从消灭增量供给上着手。1-9月煤炭产量27.25亿吨,同比减少1.22亿吨,下降4.3%(其中9月3.13亿吨,同比减少703万吨,下降2.2%,降幅持续收窄)。1-9月进口煤炭15636万吨,同比下降29.8%。从数据上看,我国煤炭供给已经在减少,煤企也在逐步减产,但是,当前产量4.3%的降幅跟消费4.6%的降幅相比仍难以有效缓解目前的供给过剩压力。
其实,在需求难以有效改善的情况下,缩减供给来达到供求动态平衡的道理人人都懂,那为什么煤企却陷入“越亏越产”的怪圈,并难以自拔呢?归根结底只为了“活下去”,而“活下去”就必须保证资金链能够维持下去。
资金链包括资金投入链、资金运营链和资金回笼链,企业要想正常运转,三条链缺一不可。对于一个行业来说,资金链也至关重要。而目前煤炭行业的三条链都出现了问题。
1、资金投入链
自2013年起,全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两年下降。今年1-9月投资2972亿元,同比下降16.5%,比采矿业投资降幅(-8%)多8.5 个百分点。且2015年煤炭投资降幅明显较2014年扩大,表明2015年煤炭行业资金投入正在收紧,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出产能扩张速度将下降,对供给端释放利好。预计2016年新增煤炭产能将明显减少。
图5:2013-2015年各月煤炭投资额变化情况
2、资金运营链
2015年1-9月份全国累计完成原煤销量25.40亿吨,同比减少1.89亿吨左右,降幅为6.93%;而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则由482降至398,下降84,降幅为17.43%。显而易见,目前煤企运营状况极差。
无论私企国企乃至央企无一例外均出现降薪裁员的情况,拖欠半年工资的也屡见不鲜;更有一些经营不善的企业,选择被托管;情况更严重的不符合相关规定的煤矿则不得不选择关停。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给出的数据,2015年上半年累计关停煤矿超过500座,完成全年目标的49%,全年目标为关闭1131座煤矿。2015年年底我国煤矿总数有望降至1万座以下。
就煤炭行业目前的运营状况,陷入融资难、融资贵的尴尬局面。银行下调煤炭企业信用等级,惜贷、抽贷现象严重。
3、资金回笼链
买方市场下,为尽可能保证市场份额,“先拿货,后付款”成为行业内不成文的规定,长期积累下来,货款拖欠严重,截止8月末企业应收账款3854亿元,同比增加280亿元,为历史最高。
图6: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应收账款净额
随着资金链的三个环节不断恶化,一直在苦撑的煤矿资金链将彻底断裂,不得不彻底退出攻击行列。加上需求进一步弱化,预计2016年煤炭去过剩产能速度将加快,供给关系将得到有效改善。
发布人:
中国煤炭市场网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全部内容及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中国煤炭市场网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上述产品、信息进行使用、复制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
免责声明:网站刊登CCTD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CCTD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网站会员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网站会员做出的任何决策与CCTD无关, CCTD及其雇员不对使用网站信息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博 |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APP |
![]() 许传坤 软件部总经理 煤炭运销软件 |
![]() 许文辉 市场部副总经理 无人值守磅房系统 |
![]() 李小龙 市场部副总经理 煤焦钢市场分析 |
![]() 苗纳爵 市场部高级经理 港口煤炭市场分析 |
![]() 马丽娜 市场部高级经理 VIP会员服务 |
![]() 张鑫 智慧物流事业部 智慧物流产品 |
![]() |
copyright 2009 cct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20447号 | 京ICP证0204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