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三季度,煤炭行业的整体利润表现仍然欠佳,焦煤上市公司的报表也非亮眼,但收入和利润下降的比值继续收窄。当7月中旬的煤炭价格底部确认后,焦煤现货和期货市场均能迎来了持续的反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9月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总额2246.4亿元,同比下降51.1%,降幅比1-8月收窄2.5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表明,煤炭行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利润还在下滑通道,但在价格走强的态势下,利润的拐点或许悄然而至。
不妨从煤炭上市公司的报表中发现端倪。山西焦煤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亿元,同比下降52.24%。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14.34亿元,同比下降49.62%。潞安环能季报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6亿元,同比下降63.96%;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4亿元,同比下降44.45%。从上述两个代表性企业上市公司的报表看,前三季度的利润同比下降幅度均小于第三季度。由于上半年价格的大幅下跌,在第三季度触底反弹,煤炭利润降幅收窄。
11月5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10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为113.2点,环比上涨1.2%,连续六个月实现环比上升,重点监测的50种大宗商品中,10月价格环比上涨的大宗商品有16种,其中焦煤涨幅位于第三位,环比上涨6%。大家或许还有疑问,企业利润还在亏损途中,焦煤价格却反其道而上行,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市场玄机?我们仔细观察,自7月份以来,市场正在经历三个方面的明显变化,需求不能说有多好,但供给侧开始发力。
一是,宏观政策层面发生了逆转。今年上半年,煤炭产量大幅增长,煤矿企业都在追求以“量”为王,“以量补价”的结果就是供给过剩,价格下跌。7月中旬高硫焦煤成交价格750元,部分地区已经跌破成本线。之后随着国家一系列反内卷政策的出台,以及煤矿安全检查的增多,煤炭盲目增产的势头得到遏制。从增产模式转向安全第一的发展模式。包括高硫焦煤主产区乌海在内的内蒙古多个露天矿因环保问题限产,以及山西等重点产煤区严格执行限产政策,煤炭供给侧给了注入了“稳定器”。当前还有河南主要煤炭产区焦作、平顶山等地,严查小洗煤厂生产,没有煤矿长期稳定供煤渠道的洗煤厂,部分限产、停产直至合理退出。
11月5日部分地区焦煤价格再次上调,长治地区主焦煤(A8、S0.4、G65)上调70元至出厂价1570元/吨;瘦主焦煤(A8.0、S0.5、G70)上调68元至出厂价1570元/吨;瘦精煤(A6.5、S2.7、G80)上调50元至出厂价1150元/吨。安泽地区低硫主焦煤再次上涨60元,出厂价含税价格1660元/吨,创年内最高价。
二是,需求端韧性极强,生产强度较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9月我国粗钢产量74625万吨,同比下降2.9%,生铁累计产量64586万吨,同比下降1.1%。1-9月累计钢材出口同比增长9.2%,表现强劲。表面上看,粗钢和生铁产量同比都在下降,但铁水日产除9月上旬由于重大国事活动快速下降外,其他时间始终维持在240万吨的高位运行。且今年以来钢厂利润一直不高但比较平稳。这给焦煤、焦炭市场提供了较好的市场空间。自10月31日起焦炭三轮涨价已经落地,准一级焦累计上涨165元。
三是进口焦煤不确定性增强。海关总署数据显示,9月中国进口炼焦煤1092万吨,环比增7%,增长幅度为76万吨,同比降5%,降幅577万吨。2025年1-9月份,中国进口炼焦煤总量8353万吨,同比下降6%。主要进口国蒙古国减少4%,俄罗斯增加3%。10月份蒙煤甘其毛都口岸日均通关量为12.8万吨,环比9月份下滑4万吨,最近一周甘其毛都通关车数1212车,环比增长47%,监管区库存约230万吨,较年初锐减45%。据了解今年甘其毛都口岸蒙煤通关任务是4300万吨,目前平均每天得进关19万多吨才能完成任务,管委会会采取措施加大进关量,力争日通关量1500车以上。甘其毛都焦煤在期货仓单锁量,也加剧了供应紧张的局面。
值得关注的是,进口蒙煤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褐煤大幅增长,动力煤小幅增长,焦煤份额下降。11月3日口岸精煤(蒙5+蒙4+ER+大塔)库存占比55.9%,比10月8日节后大幅下降20个百分点。这至少说明两点,一是节后国内焦煤市场转好,带动了进口蒙煤销售;二是,鉴于蒙古国内对焦煤资源加强监管的原因,口岸焦煤库存并没有及时补量。
后期重点关注:
需求方面,近期钢材价格表现弱于原材料,致使钢铁行业盈利空间收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样本钢厂盈利面不足50%,较8月份高点下降20.8个百分点。环保政策趋严,京津冀区域钢厂部分限产,导致铁水日产有所下滑。后期关注传统淡季来临,钢厂利润走弱,铁水日产下滑对焦煤需求的影响。
供应方面,煤炭企业在后两个月按传统生产节奏,加之2025年度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即将展开,煤炭产量回升的概率较低,特别是12月份产量缩减程度可能加剧,导致供给端仍维持低位生产。
综上所述,分析认为,焦煤市场将维持强势,易涨难跌。(作者:若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