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要重视产业组织模式的创新突破。煤化工发展目标是为了实现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其产品不仅局限于化学品,产业也不应仅定位在化工行业,还可以涉及煤炭、油气、石化、
电力
、
建材
、
冶金
、农业等方面。比如用煤制氢作为炼厂氢源,会降低炼油厂成本,提高油品质量;集中建设洁净煤煤气化岛替代建材行业的分散燃煤,可以大幅降低建材行业的大气污染;煤气化低成本合成气用于直接还原铁,可带动
钢铁
行业用煤方式的变革;在大型煤化工基地内建设联产IGCC的
发电
装置,可实现较低成本的洁净煤燃机发电,逐步带动我国发电方式的变革;煤制烯烃、盐湖资源开发与PVC产业结合,可降低PVC能耗;煤化工的高浓度二氧化碳用于驱油、驱气、绿藻养殖等产业,可带动油气资源开发和沙漠治理。因此,集约化建设大型煤化工基地,有利于实现煤化工产业模式创新。
三是产业布局的创新不能偏废。要吸收石化产业和传统煤化工产业布局的经验和教训,创新布局模式,实现集约化布局、高水平发展。要立足长远规划,避免出现现有石化园区与城市发展的矛盾,预防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安全、环保困境。在煤、水、产品运输、产业拓展等条件较好的地区规划布局一批国家级的煤化工基地,为今后几十年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来源: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助理李志坚)
四是产业管理模式创新要有作为。国家目前对煤化工建设项目实行严格的核准制度,项目前期工作时间长,企业耗费的精力多,但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和建成后的监管不足。今后随着审批体制的改革,煤化工的发展也将逐渐过渡到“简化审批、严格监管”的阶段。
从国家层面上讲,对于属于煤炭清洁高效转化的煤化工总规模不应设限,在煤炭的消费量中,清洁转化的比例越高,则越有利于减少
煤炭消费
总量和减少污染。煤化工规模主要受限于当地环境容量、水资源等区域性指标,是区域条件的限制,而我国每个区域的配套条件千差万别,一定要具体区域具体对待。
国家对煤化工项目核准时,应重点关注项目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建设地区是否具备环境容量条件、是否有重大社会影响、是否达到各项设定标准等,而对技术路线、经济效益等不再作为关注重点。项目核准应该理解为政府允许干,但是具体何时干、怎么干、如何分期实施等,应赋予企业自主决定权。因此,“十三五”期间,国家可以多核准一些项目,鼓励企业多开展一些研究和探索等方面的创新。
发布人:
中国煤炭市场网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全部内容及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中国煤炭市场网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上述产品、信息进行使用、复制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
免责声明:网站刊登CCTD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CCTD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网站会员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网站会员做出的任何决策与CCTD无关, CCTD及其雇员不对使用网站信息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博 |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APP |
![]() 许传坤 软件部总经理 煤炭运销软件 |
![]() 许文辉 市场部副总经理 无人值守磅房系统 |
![]() 李小龙 市场部副总经理 煤焦钢市场分析 |
![]() 苗纳爵 市场部高级经理 港口煤炭市场分析 |
![]() 马丽娜 市场部高级经理 VIP会员服务 |
![]() 张鑫 智慧物流事业部 智慧物流产品 |
![]() |
copyright 2009 cct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20447号 | 京ICP证0204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