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的基本任务通常被认为是‘石油替代’,从字面看就是单纯弥补石油资源及产品供应不足。但产业发展至今,不能再用‘替代’二字简单理解。煤化工与石油化工不仅仅是竞争关系,二者更要协调发展,促进相关产业进步,由此形成更加合理的工业结构。”近日举行的2020(第九届)中国国际煤化工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提出新观点,将煤化工产业的任务升级为“超越石油替代”。
刘中民表示,基于当前形势、下游需求等变化,煤化工应告别“就煤论煤”的传统思路,在能源革命的高度及能源总体框架下进行产业布局。与石油化工协调发展,既是战略层面需求,也具备技术可行性及空间。在此背景下,如何定位煤化工“十四五”新发展?记者就此采访行业专家进行探讨。
行业技术处于快速发展期
近年来,我国煤化工产业规模及质量均稳步增长。截至2019年,全行业可实现煤炭年转化能力约3.1亿吨标准煤,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作出重要贡献。
来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煤化工专委会的数据可直观说明:“十三五”末,已建成8套煤制油、4套煤制天然气、32套煤(甲醇)制烯烃、24套煤制乙二醇示范及产业化推广项目,产业示范取得阶段性成果。上述4类主要产品的产能,较2015年增幅分别达到 180.88%、64.41%、99.74%和112.17%。从产能利用率来看,除煤制乙二醇为72.5%,其他均实现80%以上。
除规模外,装置运行水平、关键重点技术也大幅提升。“过去提到煤制油,很多人印象就是水耗高,产1吨油耗费十几吨水。目前,1吨产品用水降到五六吨左右,打破水耗制约。”内蒙古伊泰集团副总裁李俊诚举例。
“2019年,煤制油年产量较2015年增幅高达365.91%。通过开展工程示范,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高国际石油贸易话语权、丰富我国清洁油品来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石化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也称。以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煤直接液化示范项目为例,生产负荷可维持在85%左右,单周期稳定运行突破420 天,远超设计的310天运行时间。在煤炭间接液化方面,由宁夏煤业、山西潞安、伊泰化工打造的三个百万吨级项目,运行负荷率均达到95%以上。
刘中民表示,因自有资源不足、对外依赖度高及原料重质化严重,我国石油加工与化工产业存在结构性缺陷。现有结构勉强可满足量的需求,但质量尚待提高,对化工产品和下游产业支撑能力不足。“作为弥补,煤化工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我国煤化工产业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行业技术处于快速发展期。”
碳减排、水资源管理压力加剧
在现有基础上,充分认识外部环境及行业形势的变化,是明确“十四五”产业定位及方向的前提。
“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虽逐年降低,但用煤总量并未减少。在化石能源中,煤炭约占95%,仅有5%是油、气。按照能源革命基本任务,构建与能源资源相适应的中国特色能源体系,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仍是重中之重。”刘中民表示,在此背景下,碳减排成为煤化工面临的新压力。
刘中民称,碳减排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能源总量增加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减少,直至实现碳中和。“换句话说,煤化工要实现高碳能源的低碳化利用。关键是发展洁净能源技术,抢占能源技术战略制高点,以科技进步推动工业结构全面转型升级。”
在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党委副书记白颐看来,节能减排、尤其水资源管理是又一挑战。一方面,由于清洁生产及污染治理压力大,煤化工项目的用煤、用能及环境容量指标获取难度较大。在部分省份,要求不新增煤炭消费总量,用煤指标制约更加明显。另一方面,对水资源“三条红线”(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及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全面管控,向煤化工水资源获取及废水排放提出更高要求。“国家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越来越重视,不少煤化工项目恰恰布局在沿线区域,未来‘水’的约束必将更严。”
胡迁林还称,油气、煤炭及化工产品比价关系正在发生变化,国家油价低位运行、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但煤化工原料成本变动不大。除煤制烯烃外,产品经济性差,导致多数项目处于亏损状态,成本竞争力成为关键制约。若不从高端化、差异化上解决同质化问题,产业还将很快出现产能过剩、无序竞争的局面。
首要任务不是急于扩大规模
多位专家一致认为,煤化工是我国石油化工多元发展的战略之一,在符合条件的地区适度发展有其必要性。结合新变化,“十四五”也有新的发展方向及途径。
胡迁林表示,“十四五”期间,预计将出台更多新的节能环保政策,随着污染控制加严,煤化工必须守住红线。“煤化工项目涉及固、液、气多相转换,相较于炼油化工,反应更复杂、工艺流程更长、环保要求更高。通过技术进步,逐步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水耗指标,积极探索降本增效的长效机制,加大绿色低碳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的研发、示范和推广力度。”
具体而言,废水处理处置、结晶盐处置和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是下一阶段重点。“以现有示范项目为基础,开展行业环保示范,提升‘三废’资源化利用水平,探索开展二氧化碳综合利用新途径。”胡迁林称。
白颐表示,对于现代煤化工而言,“十四五”首要任务不是急于扩大规模,而是通过一批重点示范项目建设,解决装备大型化、工艺技术方案优化、提高转化效率、促进节能减排、降低环境影响等关键性问题,探索煤炭高效清洁转化和石化原料、清洁燃料多元化发展的途径。“根据当地水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可推进‘煤电化一体化’发展,形成以现代煤化工为核心的‘油气化电’多联产新模式,探索与煤炭、冶金、电力、纺织等产业融合发展,进而提高产业竞争力与整体效益。”
记者了解到,随着经济发展的高端化需求增加、市场差异化空间加大,满足传统需求的产品窗口期已逐渐过去,待开发类型的市场呈现较好成长性。“建议将煤化工产品定位在燃料和大宗化学品,并将后者作为精细化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刘中民称。
发布人:CCTD-周杰
中国煤炭市场网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全部内容及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中国煤炭市场网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上述产品、信息进行使用、复制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
免责声明:网站刊登CCTD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CCTD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网站会员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网站会员做出的任何决策与CCTD无关, CCTD及其雇员不对使用网站信息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博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APP |
许传坤 软件部总经理 煤炭运销软件 |
许文辉 市场部副总经理 无人值守磅房系统 |
李小龙 市场部副总经理 煤焦钢市场分析 |
苗纳爵 市场部高级经理 港口煤炭市场分析 |
马丽娜 市场部高级经理 VIP会员服务 |
张鑫 智慧物流事业部 智慧物流产品 |
copyright 2009 cct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20447号 | 京ICP证0204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