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煤方面,本期(11月18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375元/吨,环比上期(10月11日)下降1元/吨。一方面,11月上旬环渤海港口因大风大雾天气进行长时间封航,造成港口船舶积压。近期,封航解除,港口办手续船舶增加,装船行情短暂好转,环渤海动力煤价下跌动能进一步收缩,环渤海指数再度呈现相对平稳的运行态势。另一方面,虽然进入冬季取暖期,但是由于经济形势的低迷,煤炭需求始终处于低迷状态,同时煤炭发运和接卸港口库存相对于市场需求仍然偏高,主要电力企业的存煤也足够应对消耗,煤价上涨基本不存在支撑因素。
炼焦煤方面,外贸焦煤持续下跌,国内焦煤价格也难企稳,主产区煤矿减产幅度不大,临近年末,下游需求低迷,价格易跌难涨。虽然进口焦煤价格阴跌,但低价成交至中国的量很少且存在时间问题,港口上的进口焦煤资源基本上是钢厂采购自用,短期对于国内焦煤市场没有大冲击,预计后期港口内贸焦煤价格仍有一定的下降预期。
供需方面: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数据显示,1-10月全国原煤产量30.4亿吨,同比减少1.31亿吨,下降4.15%,截至10月末,全社会存煤已持续46个月超过3亿吨。同时,据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监测,11月13日—11月19日,沿海六大电力集团日均合计耗煤量为54.74万吨,较上周下降0.23万吨,截至11月19日,六大电力集团存煤总量为1281.1万吨,存煤可用天数达22天以上。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虽然经过近两年的产能遏制,全国煤炭产量出现收缩,但是煤炭消费也在同时减少(前10个月全国煤炭消费约32.3亿吨,同比减少1.6亿吨,下降4.7%),各环节煤炭库存持续处于高位,导致产能过剩局面得不到根本性扭转。资金链面临断裂,企业停工停产加剧,煤企债务违约现象增加,职工降薪被裁员屡见不鲜,在整体经济行业里,煤炭业处于相对尴尬和危险的境地。
短期来看,近期北方港口煤炭供需矛盾有所缓解,进入11月以来,内蒙古坑口地区连续降雨,给煤炭运输造成困难,17日开始天气略有好转,部分块煤价格继续大幅度上涨,原煤价格也略有回升,部分矿方受天气好转影响煤炭销量较好,昼夜不停发车,铁路发运积极性也较上期有所好转。在煤企挺价前提下,煤价下跌的可能性被供需和人为缩小,沿海煤炭价格或将进入短暂平稳期。
库存方面,截至11月19日,环渤海六港(秦皇岛港、曹妃甸港、黄骅港、京唐港、国投京唐港和天津港)库存合计为1745.79万吨,较上期(11月12日)下降136.47万吨;其中,秦皇岛港库存为622.5万吨,较上期下降22万吨。南方港口方面,近期价格稳定,但需求太小,广州港库存也随之持续下降,截止11月19日,广州港库存143.76万吨,较上期下降7.64万吨。短期内,北方港口库存回落为主,南方港口库存回落为主。
【运价】 本周国内沿海煤炭运输市场行情表现平稳,船货双方在多空对冲下,方向并不明确,市场观望情绪较为浓重,沿海煤炭运价小幅震荡。沿海六大电厂日耗煤量在短暂上扬后,上周末开始出现回落迹象,下游市场拉煤积极性偏弱,航运市场货盘量减少。在整体需求不振的情况下,本周沿海煤炭船舶运价却未出现下跌行情,其最重要的原因是近期北方沿海和长江地区连续遭遇大雾、大风等恶劣气候,造成到港船舶积压,船舶作业效率下降,市场可用运力偏紧。目前市场货盘量虽少,但适期船舶船期已经排至月末,沿海煤炭运价持续小幅波动截至2015年11月20日,沿海煤炭运价指数为452.77点,与上期(11月6日,下同)相比上升17.21点;其中,秦皇岛至广州运价为21.8元/吨,较上期上升0.7元/吨;秦皇岛至上海运价为17.9元/吨,较上期上升1.0元/吨。
【库存】截至11月19日,北方六港煤炭库存为1974.99万吨,较上期(11月12日,下同)下降137.03万吨,降幅6.49%。秦皇岛港库存为622.5万吨,环比下降22万吨;京唐港库存558.2万吨,环比下降84.7万吨;广州港库存143.76万吨,环比下降7.64万吨。近期北方沿海和长江地区连续遭遇大雾、大风等恶劣气候,造成到港船舶积压,船舶作业效率下降,市场可用运力偏紧,封航解除,煤炭调出量增加,港口库存骤降,但是从近期预到船舶数量来看,下游派船积极性依然偏低。11月13日—11月19日,秦港日均煤炭调入量为52.7万吨,日均吞吐量为55.8万吨。
主要煤炭港口周库存情况(11月19日)
单位:万吨
港口
|
本周库存
|
较上周
|
港口
|
本周库存
|
较上周
|
秦皇岛
|
622.5
|
↓22
|
日照
|
350
|
0
|
天津
|
205
|
↓24.3
|
连云港
|
82
|
0
|
京唐港
|
558.2
|
↓84.7
|
六港合计
|
1975
|
↓137
|
青岛
|
157.3
|
↓5
|
广州
|
143.8
|
↓7.6
|
(作者:耿国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