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去产能紧锣密鼓 煤企兼并重组步伐加快
兼并重组被看作是去产能的重要抓手,据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了解,日前,国家多个部门联合发布2017年煤炭去产能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坚持落后产能应退尽退、能退早退,2017年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积极推动企业债务和资产处置,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值得注意的是,方案再次强调要加快推进煤企兼并重组,在借鉴钢铁行业经验之后,目前煤炭行业的兼并重组步伐也正在加快。
央企率先发力
前不久,保利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官网发了一封名为《致保利能源公司全体人员的公开信》。《公开信》中称:“为落实国家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关于非专业涉煤央企退出煤炭行业的统一部署,保利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将整体划转至中煤集团旗下。
就在公开信发布的当天下午,中煤集团和中国保利集团公司两家公司的总经理彭毅和张振高共同签署了股权无偿划转协议,保利集团将保利能源无偿划转给中煤集团。据了解,这是国资委做出表态后,国内首例央企剥离煤炭业务的案例。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中煤集团第一次整合央企煤炭资产。在2016年,中煤集团就和*ST新集(目前已更名为新集能源)进行了重组整合。据公开资料了解,在2014年-2015两年*ST新集分别巨亏19.7亿元和25.6亿元,公司也被上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保壳压力巨大。
而2016年被中煤集团整合后,*ST新集2016年实现净利润2.42亿元,同比扭亏。目前,上交所已经核准撤销公司股票退市风险警示,证券简称已变更为新集能源。这一案例也被业界称为煤炭行业兼并重组而达到“双赢”的典范。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从当前来看,兼并重组无疑是煤企加强资源整合、实现快速发展、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措施。从兼并重组的能力与效果上来看,央企具有很大的优势。与此同时,兼并重组也是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重要途径。
地方积极响应
在央企兼并重组火热进行时,地方煤企也开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山西为例,根据《山西省“十三五”综合能源发展规划》,在晋北、晋中、晋东三个大型煤炭基地内,以大型煤炭企业为主体,按照“一个矿区原则上有一个主体开发,一个主体可以开发多个矿区”的原则,在企业自愿、市场主导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力度。而除了山西之外,河南、贵州等地煤企兼并重组措施已浮出水面。
据了解,我国大部分钢企都具备国资背景,更便于省市级政府进行去产能工作的进一步部署,但煤炭行业的不同之处在于,目前该领域仍有大量民企存在,这些散乱的小型煤矿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去产能的合力。
业内专家认为,地方煤企积极进行兼并重组,推动煤企抱团组成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这也是将去产能与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相结合,对低端落后产能形成挤出效应。在兼并重组之后,一些小煤矿也将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将提高,大的市场环境也将得到改善。
目前,国家相关部门鼓励优势企业加大兼并重组、打造大企业大集团尤其是亿吨级的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按照目标,2020年煤矿企业数量要压缩到3000家,5000万吨级以上大型企业产量占60%以上,其中亿吨级的力争在10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