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近期 煤炭生产 的相关因素
1.前期的政策监管到 煤企 自发性限产,或将在2015年 煤炭市场 中有进一步的体现。中国神华发布公告称,2015年1月生产商品煤2570万吨,同比下降4.1%,环比微升0.8%。这是神华煤炭产量连续五个月同比下降。受煤炭产能过剩压力影响,政策监管以及煤企自发性限产,或将逐步在市场有更明显的体现。有消息显示,神华2015年公司商品煤产量预计2.736亿吨,同比下降10.8%。 煤炭销售 量4.0425亿吨,同比下降10.4%,煤炭产销量预期双双下调。
2015年1月份中煤能源主要生产经营数据公告显示,1月源商品煤产量705万吨,同比下降31.6%,环比下降9.7%。由于临近春节经济活动放缓, 煤炭需求 量减少,1月份中煤能源公司削减了煤炭产量。这是中煤1月份煤炭产量连续第7年出现同比下降,连续第4个月出现环比下降。
2.神华等龙头煤企公布2015年1月下水 煤价 格与去年底持平,结束了自去年8月份以来的连续上涨行情;因煤电合同谈判期,双方博弈致需求不畅,倒逼煤企结束拉涨行情。神华集团2015年1月各卡数动力煤价格均与2014年12月的价格持平。煤企自8月以来持续拉涨煤价,在提振煤企生产积极性同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下游采购积极性;而流通环节库存普遍偏高得常态,使得下游电厂采购在煤电合同谈判期抵触情绪更显,龙头煤企此番降价有益这种局面的缓和。
3.2015年1月进口煤数量同、环比均现较大幅回落,1月1日期执行的《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对进口煤有一定的制约。不过,进口煤数量的回落,有助缓减国内煤市供应宽松压力,提振国内煤企生产信心。数据显示,2015年1月中国进口煤数量为1678万吨,环比降38.4%,同比大幅减少53.2%,且单月进口量创2011年5月以来的新低。自去年7月以来,我国进口煤炭数量同比已经连续7个月回落,由于春节临近以及《商品煤质量管理办法》实施,进口煤数量降幅于本月再次扩大,进口煤对国内煤市影响仍不容忽视。
二、影响远期煤炭生产的相关因素
1. 2015年 煤炭企业 自发减产、减销仍是主要的基调,加之政策面仍倾向对加大源头管控,以及龙头煤企也声明降低2015年煤炭产量、销量,煤炭生产强度有所下降,有助于煤市平稳运行。2014年下半年以来的煤炭减产潮,在年底有个“理想的答卷”--14年一路走高的煤炭产量曲线终于在2014年画上了休止符;据预测2015年,全国煤炭市场供求关系将逐步得到改善,但受多重因素影响,市场供大于求态势难以根本性改变。在煤炭产能过剩成常态的现状下,减产、减销将继续成为2015年行业发展的主基调。
2. 2015年煤电合同谈判基本落下帷幕,国内龙头煤企拟定2015年年度下水动力煤长协价格以520元/吨做基准价,大客户执行优惠10元。12月初,发改委部署煤炭产运需衔接--鼓励签中长期合同,有助于促进煤炭市场供需逐步趋于平衡,助力煤企脱困,保证供应,促进煤市平稳运行。然而,煤电合同谈判并不顺利,主要因为价格的签订。
3.各地资源税征收按2%-10%标准实施陆续上报待批,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处于开始阶段,因此,短期来说对煤炭市场的影响并不确定,但此次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本着清费立税、减轻煤炭企业税费负担的精神,对于规范税费行为,长远来说是利于煤炭行业发展的规范。消息显示,目前,我国东部有11个省的税率都是2%,中西部的湖南、广西、四川、甘肃是2.5%,重庆3%, 山东 4%, 贵州 5%,云南5.5%, 陕西 和青海6%,宁夏6.5% 山西 8%, 内蒙 古9%。从拟征税率来看,符合我国煤炭资源的埋藏特点,有助于进一步推广,却也需要清费力度加大的配合。
4. 国家发布的《商品煤暂行管理办法》自2015年1月起实施,以及《商品煤质量评价指南》国家标准发布,对于遏制高硫高灰煤炭使用、以及进口至我国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但受世界煤炭市场产能过剩,以及煤价大幅下降的影响,未来进口煤数量仍将保持较大规模。
5. 结合多种方法预测,2015年我国全社会 用电 量将达到5.89万亿度,同比增长6%左右,增速比2014年回升2个百分点。随着 电力 需求进入一个平稳期,加之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水平的提高及运用范围的扩大,煤炭需求也将步入平稳通道。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552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这一数据比2013年7.5%的增速大幅回落3.7个百分点,创下2003年以来的新低。随着电力需求进入一个稳定阶段,加之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水平的提高及运用范围的扩大,煤炭需求也将步入平稳通道。
6. 随着春节假期的临近,工业企业放假停产增多,工业用电量需求回落,进一步加剧沿海煤炭市场需求偏弱的格局,煤价仍有进一步回落的预期。各地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加大,加之国内15家煤企联合倡议保障职工休假倡议书,有助于缓建流通环节高库存,稳定煤价。(作者:程铭)
发布人:
中国煤炭市场网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全部内容及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中国煤炭市场网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上述产品、信息进行使用、复制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
免责声明:网站刊登CCTD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CCTD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网站会员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网站会员做出的任何决策与CCTD无关, CCTD及其雇员不对使用网站信息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博 |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APP |
![]() 许传坤 软件部总经理 煤炭运销软件 |
![]() 许文辉 市场部副总经理 无人值守磅房系统 |
![]() 李小龙 市场部副总经理 煤焦钢市场分析 |
![]() 苗纳爵 市场部高级经理 港口煤炭市场分析 |
![]() 马丽娜 市场部高级经理 VIP会员服务 |
![]() 张鑫 智慧物流事业部 智慧物流产品 |
![]() |
copyright 2009 cct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20447号 | 京ICP证0204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