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发改委:后期煤炭产能陆续释放 煤炭供需形势将进一步好转。据国家发改委消息,内蒙古自治区已将7处露天煤矿的永久用地已按程序上报,总产能约1.2亿吨/年,这部分煤矿永久用地批复后,生产将恢复到正常水平,月可增产增供350万吨左右。后期随着煤炭产能陆续释放,产量还将继续增加。同时,夏季用煤高峰期接近尾声,煤炭需求总体呈持续回落态势,煤炭供需形势将进一步好转。
【解读】供给端存在不断改善的预期 煤炭市场供需偏紧局面将持续缓解。(1)《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做好2021年迎峰度夏和“十四运”期间能源供应保障工作的通知》指出,各产煤市要组织指导辖区内煤炭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科学组织生产,推进优质产能释放,同时,将加大运输组织力度,加强运输协调保障。(2)近日,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的《关于受洪水倒灌影响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指出,周边其它矿井的洪水倒灌对郑州煤电所属部分矿井正常生产已不构成威胁,同意企业按照相关程序组织复工复产。(3)据黑龙江日报报道,黑龙江省采取多项措施加快释放煤炭优质产能,力争全省全年煤炭产量同比增加330万吨以上。分析来看,郑州煤电受水灾影响暂停施工矿井大多已复产,且近期主要产煤地区增产保供调控力度加大,增产预期加强。此外,据市场消息,一是陕西明盘将于本月16日后正式复产,正规出煤;二是部分矿区票有所放开。倘若消息属实,产地煤炭产量将明显增加,后期需密切关注产地增产保供进程。近日陕西神府地区兴胜民等7处煤矿被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据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统计,截止到目前,小保当1号、2号煤矿及郭家湾煤矿(合计产能3600万吨/年)已恢复正常生产,兴胜民、华秦、下韩梁、隆德四矿(合计产能420万吨/年)仍在进行停产整改,预计到月底将全部复产,对煤炭供应的影响或有限。综合来看,下周,随着“三伏天”结束,下游电厂日耗将有回落,同时,供给端存在不断改善的预期,煤炭市场供需偏紧局面将持续缓解,但当前各环节库存均处低位,市场煤价降幅将受限。
2、川、晋地区发生煤矿安全事故。8月8日,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大枫树煤矿井口灌入洪水,造成两名抽水工被困难,国家矿山安监局指出,各地区、各矿山企业要坚决做好汛期安全防范工作,坚决遏制事故发生。8月10日,山西汾西瑞泰井矿正珠煤业有限公司井下回撤掘进机过程中发生一起死亡1人的安全事故,事故发生后,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山西省地方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局责令该矿停产整顿。
【解读】主产地煤矿安监力度难以松懈。(1)近日召开的陕西省政府专题会议指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立足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灾害超前治理、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2)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消息,从本月中旬起到11月底,聘请专家对全区32处重点煤矿开展百日“安全体检”活动。(3)四川省应急管理厅近日召开的全省煤矿安全生产视频调度会指出,属地监管部门每周至少要对矿井开展一次突击夜间检查。分析来看,近期事故频发,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主产地煤矿安监力度难以松懈。
3、陕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启动送电。据悉,陕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是“西电东送”“北电南供”的能源大通道。工程北起陕西省榆林市陕北换流站,南至湖北省武汉市武汉换流站,线路全长1137公里。湖北省用电需求较大,由于一次能源资源匮乏,保障电力供应的压力较大。采用特高压工程将陕北能源基地电力直送湖北负荷中心,每年输送电量400亿千瓦时,相当于替代受端原煤18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960万吨,可有效缓解湖北及华中地区中长期电力供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