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资委:全力以赴做好能源电力保供工作。近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能源电力保供工作推进会,要求煤炭企业全力保障电煤供应,立足眼前、主动作为,千方百计确保迎峰度夏的安全和保供。
【解读1】7月份产地煤炭供应将保持在较高水平。(1)据国家能源局东北监管局消息,下一步,将继续发挥保供机制作用,持续加强能源监测预警,完善并继续发挥市场监管机制作用,全力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2)冀中能源段王煤业友众矿产能核增项目正式获得批复,生产能力由90万吨/年核增至120万吨/年。分析来看,近期,国家相关部门积极推进能源保供工作,段王煤业友众矿产能核增获批。加之进入7月份后,前期因完成月度生产任务而停产的煤矿将陆续恢复生产,预计7月份,主产地煤矿开工情况将逐步好转,煤炭供应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解读2】7月份主产地煤矿安监形势趋严。(1) 6月27日,辽宁阜新弘霖煤矿(产能45万吨/年)发生一起煤矿安全事故。为有效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辽宁省相关负责人指出,全省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要扎实进行,绝不放过任何一个风险隐患。(2)据晋城市应急管理局消息,为深刻汲取事故教训,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决定从7月2日起到7月底,在全市煤矿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分析来看,6月份以来,山西地区煤矿安全事故频发,已造成多人遇难,涉事煤矿均已进行停产整顿。晋城市安全生产风险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工作已全面展开。根据山西省日前印发的《全省煤矿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 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7月底之前,煤企将组织开展自查自改,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将对企业自查自改开展督促检查,省内煤矿安监执法将保持高压态势。辽宁省将扎实进行全省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陕西省多处煤矿因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而被责令进行停产整顿,但大多能在一周内复产。预计7月份,主产地煤矿安监形势趋严,煤炭生产或受到一定影响,整体供应增长空间或受限。
2、国家能源局: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提高到80%以上。据国家能源局消息,未来,主体能源逐步实现从化石到非化石的更替,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目前为17.5%,到2060年将提高到80%以上,非化石能源增量组合形式呈现多种可能。
【解读】后期国内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呈现增长态势。(1)6月29日,东北地区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辽宁清原抽水蓄能电站(电站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30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40亿千瓦时)上水库工程蓄水通过验收,为首台机发电奠定了基础。(2)截止6月30日,甘肃张掖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电站设计装机容量140万千瓦)前期工作全部完成,正式转入工程建设阶段。(3)7月4日,浙江庆元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开工建设。分析认为,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未来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替代能力将逐步提升,随着装机规模逐年扩大、消纳工作持续推进,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呈现增长态势,煤炭消费占比将稳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