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份,钢材市场需求不旺,国内钢铁市场价格震荡下行。进入元月以来,国内市场受春节假期以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治影响,钢材社会库存持续大幅回升,原料供应偏紧,物流受阻钢厂补库困难,受原料市场价格支撑,钢厂利润收缩,各地较多钢铁企业采取限产方式维护市场稳定,本月钢材日产有所回落,进入2月份以来,由于新冠疫情形势严峻,下游用钢行业开工复工普遍后延。国家陆续出台支持复工复产的政策措施,需求形势将逐步好转,钢材价格有望止跌企稳。
一、钢材市场运行情况
1月份全国钢材价格指数下行。数据显示,1月末,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为105.48点,环比下降0.62点,降幅为0.58%;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0.79点,降幅为0.74%。2020年1月末国际钢材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80.7点,比上月上升1.0点,长材价格指数为222.0点,上升0.9点;板材价格指数为163.8点,上升0.9点。

图1 2019-2020年国内外钢材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
1月份全国钢材社会库存大幅回升。截至1月23日,全国29个重点城市钢材社会库存量为1098.9万吨,月环比上升417.5万吨,年同比上升11.5%。截止2020年2月21日,全国钢材社会库存连续9周上升,库存指数为209.4点,比上月上升75.55%,比去年同期上升20.88%。
图2 2019-2020年主要城市钢材综合库存量
1月下旬重点钢企日均粗钢产量增加。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月下旬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199.29万吨,旬环比增加1.82万吨,增长0.92%。上年末,钢铁行业耗煤量整体增长。根据测算数据显示:2019年12月我国钢铁消费耗煤5398万吨,同比增长5.58%;12月钢铁消费日均耗煤174.1万吨,环比增长0.13%;1-12月钢铁消费68219万吨,同比增长4.32%。

图3 2018-2019年钢铁煤炭消费量情况对比
二、钢材行业经济运行的分析
2月份仍是传统累库月份,春节因素仍存,加上当前疫情控制需要,目前钢厂检修力度下,减产产量难以抵消需求减量,各省市建筑工地复工时间推迟,需求难以有效启动,叠加前期压港和在途的隐性库存入库,钢材社会库存将明显上升。后期随着疫情有效控制,供需矛盾缓解,第二季度钢价有望震荡上涨,原料价格在上游企业全面复工,运输恢复正常后开始补跌,“剪刀差”缩小,预计钢厂利润将逐步修复,但短期内国内钢铁市场价格仍将将维持弱势震荡。
三、行业相关数据及会议
疫情对钢铁企业的影响
疫情对钢铁企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生产组织困难。疫情导致各地物流运输受阻,水运和铁运相对较好,汽运受影响较大,部分钢厂原料进不来,熔剂辅料、铁合金补库困难;还有部分钢厂钢材出不去,胀库严重,被动减产检修增多,生产经营困难。
二是需求整体偏弱。近期加工企业陆续复工,由于外地员工需要隔离14天,人手比较紧张,整体开工强度不足,需求比往年延后30天左右,钢材成交处于停滞状态,整体看短期需求偏弱。
三是春节后钢材库存大幅上涨。截至2月14日,钢厂库存和社会库存总量高达3041.8万吨,较春节前增加1323.6万吨,增幅为77%,较2018年历史高点增加近400万吨,创历史新高。未来2~3周库存可能继续增长,对钢价形成压制。
四是高库存、弱需求情况下,市场对后市心态悲观加剧,叠加商回款困难,短期资金紧张,有降价甩货的可能,进一步加剧钢价下跌。
五是钢厂利润大幅收缩。目前钢价下,短流程钢厂亏损加剧,长流程钢厂利润已接近成本线附近,部分高成本钢厂开始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