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信息化、智能化(简称“两化”)为特征的新一轮煤矿技术革命正在兴起,为煤炭行业加速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煤矿信息化、智能化的浪潮中,政府主导、企业推进的方式极大的提高了行业整体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矿井实现了安全、高效、创新发展态势。例如,同煤集团同忻矿在井下成功建设了智能化综放工作面,通过地面集控台控制井下的生产过程,陕煤集团红柳林矿业公司信息化建设使矿井的生产效率极大提高、用人数减少。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确实为煤矿的安全、高效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力量,但是在两化建设过程出现了部分老煤炭企业盲目铺摊子、拼速度,不顾自身先天条件,大搞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效果甚微的现象。煤炭企业搞两化建设涉及企业内部机制、利益等诸多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统筹兼顾、逐步推进,才不至于以失败告终。笔者认为具体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展:
第一,从煤矿自身情况出发,通过试点逐步推进两化工作。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前需要摸清矿井自身的地质、信息设施设备、人力资源、经营状况等各个方面情况条件,在适合的部门和岗位上,先通过试点积累经验,综合判断利弊,再逐步开展信息化和智能化相关工作。例如我国河南、陕西、山东等地有众多的老煤企,面临矿井逐步老化、资源存量不足、员工众多且素质参差不齐等现实情况,企业本身负担已经较重,要全面开展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工作客观困难确实较多,要受到机制、资金、人员等因素制约。针对这些老煤企,可以以点带面从局部开始扎实推进,积累经验和教训后再全面统筹判断是否适合开展信息化、智能化工作,开展后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多大的效益和提高,切不可强行上项目、搞开发,使困难的老煤企雪上加霜。
第二,敢于打破体制和机制的障碍。煤炭生产涉及的环节多、链条长,每个独立的单元各有其自身利益,煤企要从整体出发,敢于且善于打破现有体系中各环节独立的僵局,通过建立新的责权制度明确新的考核办法,使各环节有效衔接,加强各环节的协同性,打破一锅粥思想,让信息化、智能化带动公司整体效能最大化。
第三,打破职工惯性思维,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信息化、智能化最终的落脚点在员工的身上,矿井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对于人员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在提高。煤企要通过改变传统的薪酬分配方式,发掘和吸引高素质人才参与到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来;在推进后,要及时化解广大员工的思想疙瘩。部分员工难免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觉得以前人工方式更加便捷,这时要从抓员工的思想入手,通过现场示范和集中学习等方式,让员工学得会、搞得懂,确实明白两化的好处,激发广大员工的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
信息化、智能化是作为煤炭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煤企只有结合自身情况紧紧把握机遇,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优势。
(作者:陕煤运销集团榆中销售有限公司 解美强)
发布人:CCTD-周杰
中国煤炭市场网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全部内容及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中国煤炭市场网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上述产品、信息进行使用、复制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
免责声明:网站刊登CCTD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CCTD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网站会员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网站会员做出的任何决策与CCTD无关, CCTD及其雇员不对使用网站信息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博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APP |
许传坤 软件部总经理 煤炭运销软件 |
许文辉 市场部副总经理 无人值守磅房系统 |
李小龙 市场部副总经理 煤焦钢市场分析 |
苗纳爵 市场部高级经理 港口煤炭市场分析 |
马丽娜 市场部高级经理 VIP会员服务 |
张鑫 智慧物流事业部 智慧物流产品 |
copyright 2009 cct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20447号 | 京ICP证0204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