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  2025-05-06 11:37 星期二
锟叫癸拷煤炭锟叫筹拷锟斤拷

化石能源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

  70载春华秋实,见证了中国化石能源翻天覆地的飞跃发展。

  70载薪火相传,留下了中国化石能源砥砺前行的坚实脚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产业均取得了不可复制的世界级发展成就,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从无到有、由弱到强——70年来,化石能源生产不断攻坚克难,各品类能源产量实现跨越式增长;化石能源消费稳步攀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化石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产业整体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煤炭产量增长114倍 蝉联第一产煤大国30余载

  1949年,中国原煤产量仅为3243万吨,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现实之需。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煤炭工业健康发展,逐步建立起集资源勘探、科研教育、煤矿设计、建设生产、加工转化和煤机制造、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完整煤炭工业体系。

  多年耕耘终结硕果。1985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产煤大国。作为消费占比始终排名第一的一次性能源,2018年,我国煤炭产量达到36.8亿吨,比1949年增长114倍,年均增长7.1%,累计生产煤炭860多亿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70%以上的一次能源,有力支撑了我国工业体系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煤炭市场体系逐步建立,煤炭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市场调节能力不断提升,全国煤炭市场逐渐向高质量动态平衡转变。

  安全生产大过天,随着煤矿安全生产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推进,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从1978年的9.71下降到2018年的0.093。

  在供给保障能力大幅提高,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煤炭工业顺应“清洁、低碳、高效”的发展大势,持续关井压产、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安全高效矿井和智能绿色矿山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

  从充填开采、煤炭加工洗选、资源综合利用起步,到矿区土地复垦利用、保水开采、节能减排,再到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矿区生态治理,绿色发展理念已深深植入煤炭产业,高效智能开发和清洁高效低碳利用正成为煤炭行业发展主旋律。

  石油勘探硕果累累 钻探技术世界领先

  作为工业的血液,我国始终高度重视石油资源的勘探开采。

  1959年发现、1960年开发的大庆油田,彻底改变了我国贫油的局面,1976年以来,大庆原油产量一直稳定在5000万吨以上。从克拉玛依、大庆油田等一批大型油田的成功开发,有力支援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和石油自给,到近两年新疆玛湖10亿吨级油田的发现,我国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目前,已形成渤海湾(含海域)、松辽、鄂尔多斯、准噶尔、塔里木和珠江口盆地等区块共同发力石油生产的格局。截至2018年底,全国已探明油田746个,累计生产石油69.52亿吨。

  70年来,石油工业实现了从封闭向全面开放,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战略转变,创立了符合中国特色的石油工业管理体制、市场运行机制。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油企在立足国内的同时,也在积极参与全球油气市场竞争,跨国经营取得巨大成果。

  与此同时,我国油气技术快速提高,装备制造能力明显增强。不仅实现连续型油气聚集等地质理论的创新,还发展完善了三次采油等世界领先的技术,同时在大型成套压裂机组核心技术装备国产化方面取得突破。期间,油气开采不断向深海挺进,中国制造的海上超深水钻井平台“蓝鲸1号”,钻井深度突破全球纪录,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最大钻井深度15250米,是实至名归的“国之重器”。

  历经70年艰苦奋斗,我国石油工业发展成绩斐然。2018年,全国原油产量从1949年的12.0万吨激增1574.9倍,至1.9亿吨;炼油能力不断提升,建成14个千万吨级大型炼油基地;管道建设突飞猛进,管网体系基本形成,截至2018年底,全国已建成石油管道总里程达到5.81万公里。

  1949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仅为0.1亿立方米;2018年,这个数字已飙升至1602.7亿立方米,增长22894.7倍,年均增速高达15.7%。与之相对应,2017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增幅跃居全球首位。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只有四川自流井、圣灯山、石油沟3个小气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天然气勘探获得了重大进展,相继发现了、南海莺-琼盆地的崖13-1、鄂尔多斯盆地的靖边、塔里木盆地的克拉2等一大批大气田。目前,全国已探明天然气田281个,另有页岩气田5个,煤层气田24个,二氧化碳气田3个,累计生产天然气2.07万亿立方米。与此同时,我国天然气干线管道总里程也由1958年的20公里激增到7.6万公里,一次输气能力达3200亿立方米/年。

  除了常规气,我国煤层气、页岩气、可燃冰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开发也已取得实效,特别是页岩气开发技术屡获突破。

  从供需两不旺到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大国,天然气在中国的发展迎来黄金时代。作为传统化石能源中清洁属性最强的品类,天然气在全球范围内均被视为能源转型的优秀“过渡能源”。在我国,天然气更是被确立为现代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之一,肩抗推动能源清洁化转型的大旗,对推动中国能源结构转型、改善大气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望历史,化石能源发展经历了从量到质的突变,为新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化石能源重任在肩、前景可期。

发布人:CCTD-周杰

中国煤炭市场网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全部内容及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中国煤炭市场网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上述产品、信息进行使用、复制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

免责声明:网站刊登CCTD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CCTD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网站会员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网站会员做出的任何决策与CCTD无关, CCTD及其雇员不对使用网站信息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CCTD是谁 数据服务 智能数字矿山 品牌会议 运销管理软件
关于CCTD 数据定制 数据融合 全国煤炭交易会 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
研究团队 产业数据库 算法研究 电话视频会议 无人值守磅房
年度指数报告 周期类刊物和分析报告 系统集成 筒仓远程装车
咨询服务 智能化自动装车
考察活动 智慧营销支持

关注CCTD

    总部:010-64464669
    太原:0351-2167804、2167813
    秦皇岛:13780353903

    cctd@vip.sina.com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博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APP

许传坤 软件部总经理
煤炭运销软件

许文辉 市场部副总经理
无人值守磅房系统

李小龙 市场部副总经理
煤焦钢市场分析

苗纳爵 市场部高级经理
港口煤炭市场分析

马丽娜 市场部高级经理
VIP会员服务

张鑫 智慧物流事业部
智慧物流产品
  •       主办单位:北京中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copyright 2009 cct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20447号   |   京ICP证0204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7号

返回顶部

中国煤炭市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