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WorldBank)行长佐利克4月19日表示,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威胁是2010年一直存在的主权债务风险重估问题,此外,一旦各国政府退出刺激措施,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需求将从何而来也存在不确定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的研究报告(2009-2010年社会主义黄皮书)指出:世界经济看似走出了低谷,但资本主义各大国都在拚命降息,恶性增发货币,企图增加新的产能。而世界范围内,穷国、穷人的消费在急剧下降。全球经济在稍有反弹后,有可能步入更大的低谷。
笔者以为:中国当前的经济回暖主要是靠政府投资拉动,这与战胜亚洲经济危机的步骤如出一辙,但走出亚洲金融危机最后还是靠房地产的复苏,加入世贸后良好预期产生的国内消费冲动;和强劲的出口带来的发展后劲。进入2010年,4万亿投资的总体效力强弓末弩。当前消费的整体回升动力依然孱弱, 有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数据为证: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846亿元,比2008年增长30.1%;全年进出口总额22073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13.9%;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2008年下降0.7%。不难看出,2009年我们的出口下降, 而投资和消费失衡,三驾马车不是并驾齐驱,而是一马奔腾。所谓的整体经济过热只是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投资过热。
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促使长期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中国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出口、投资拉动型转变为消费拉动型,当前高达60%以上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难以为继,必须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和稳定性,因此,调整结构、扩内需已成中国经济改革当务之急。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居民消费(即民间消费)占GDP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1952年比例为69%,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已下滑到45%,目前缩减至35%,与之相对照的是政府开支占GDP比重持续上涨,从1952年16%攀升至2004年30%左右。
综观全球其他国家近60年发展历程,找不到一个国家如出一辙。 俄罗斯 1991年改革之后,藏富于民,将全国资源按股分到每人,而不许外国染指。1991-2003年间,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从35%上升至55%,政府开支占GDP比重则维持在22%-25%;美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从1952年64%上升至2004年71%,联邦政府开支占GDP比重同期从16%下降至10%;巴西与美国相近,居民消费占GDP比重自1950年51%上升至2003年60%,而政府开支占GDP比重在这60年间维持在22%左右。
据统计:欧美等主要工业国消费占GDP的比例为70%以上, 这与其收入适当是成正比的。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约为70%,巴西、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占比约为50%,非洲等不发达地区为20%,而中国则低于20%。从实际数据看,1995-2007年间国家预算内财政税收增加了6倍,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上涨1.6和1.2倍。
综上所述;统计数字表明,水涨船高,消费与收入呈关联性正比。显而易见,导致国内消费不振的缘由是收入过低。目前,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瓶颈:消费及民间投资主因不是国进民退,而是广大消费者心有余而力不足。中国50%以上的财富由1%的人口控制,无法形成消费规模。进入2010年股市的连连下跌(与大幅上扬的欧美股市形成反差)收入的畏葸不前,使消费的主力上亿中产阶级及股民资产严重缩水,在金融危机未完全走出困境的背景下,消费的中坚-中产阶级心存余悸,加之社会保障体系的不足,及中国的养老、教育等传统观念的制约,其产生的后顾之忧,限制消费的主力中产阶级的欲望及能力,进而内需增长缓慢。而消费领域缓慢的进程使其无法真正担当起克服金融危机主力的重担,其后果将使4万亿投资及之前已形成的产能无用武之地。
出口前景在贸易保护主义的阴影下迷雾重重。全球贸易量自2009年起下降,目前跌幅达20%,为近50年以来最低。在全球贸易萎缩的情况下,加之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中国的出口屡受重挫,一蹶不振。2009年以来,中国的出口以每月20%以上的速度下跌。2010年虽有恢复,但与2008年前的增长速度已不可同日而语。 海关总署4月10日公布数据显示,2010年1季度我国外贸顺差144.9亿美元,同比减少76.7%,3月份出现72.4亿美元的逆差,终止了中国自2004年5月开始连续70个月的贸易顺差。 据中国商务部预计,2010年贸易顺差将在2009年比上年减少1000亿美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度下降。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出口和政府投资如果在2010年后劲不足,经济有可能陷入停滞发展的危机,再加国际通货膨胀所带来的通货膨胀预期,将有可能导致我国经济陷入滞胀的局面。
统计局4月份公布的数字验证了这一观点:代表居民消费动态的CPI一季度同比仅升2.2%,低于预期,而PPI仍高达5.2%,2009年 PPI同期同比下降3.9%,而2010年1至2月上涨4.9%,其中3月份CPI环比降0.7%,PPI同比上涨5.9%。 统计数字说明:目前我国商品进口总量中原油、 铁矿石 、铜、煤炭等大宗商品比重高达35%以上。
由美元控制得国际大宗商品的暴涨(其原因近期我将择文另述),是国内将产生通胀的主因。在1、2月份的PPI价格上涨中,生产成本上涨成为推手:1月PPI同比上涨4.3%,其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8%;2月份PPI同比上涨5.4%,其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3%,涨幅比上月扩大2.3个百分点。
国际报告显示,2009年大宗商品指数上升约24%,为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的最大涨幅。IMF的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在2009年2月全球经济触底后的8个月内上涨了40%以上,对比过去历次全球性经济衰退,该指数在相同时期内升幅仅为5%。本轮金融危机大宗商品受美元操控的趋势愈演愈烈。过去一年内,原油价格上涨了75.65%,铜价上涨102.86%,原铝上涨67.82%,铅、锡、锌、镍等金属价格涨幅均超过60%。
一路高攀的铁矿石及原油价格并没有阻挡住中国进口大宗商品的热情。4月11日中国海关发布数据显示,3月中国进口铁矿石5901万吨,环比增长963万吨,同比增长13.3%;一季度中国累积进口15503万吨,同比增长18%。 中国3月原油进口量达211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9%,平均日进498万桶原油。数据还显示,中国3月原油净进口量为2080万吨,是仅次於去年12月创纪录的2090万吨的第2高原油进口量。2009年中国 煤炭进口 量首超亿吨,进入2010年,一、二月份全国进口煤炭为1607、1311万吨,从供给、需求、时间、运输、安全、质量、价格及地理位置季节性、区域性、时段性、突发性等诸多制约 煤炭供需 及价格方面因素综合考虑,中国煤炭进口将呈上升趋势。随着中国煤炭进口量的增加, 煤炭价格 受美制擎的步伐也将渐行渐近。
在通胀阴影笼罩下,央行于春节后加大资金回笼力度,公开市场已连续八周从银行体系回笼资金,截至4月15日,资金净回笼量增至9200亿元。而以目前的存款总额粗略计算,接近于上调1.5个百分点准备金率所冻结的资金量。考虑到在1-2月份,央行曾两度上调准备金率,今年1-4月央行在本币市场冻结的资金量已达1.7万亿元。
笔者以为,对华尔街金融大鳄操控得大宗商品上涨引发的全球性通胀,目前国内过早采取收紧货币政策(包括马上加息)于事无补。目前 澳大利亚 和印度都收紧货币连续加息,但大宗商品市场依然屡创新高,关键问题还是出在世界性货币美元汇率上,而不是基本只在中国流通的人民币。过早收紧的货币与高涨的大宗商品价格形成的反差,在危机阴霾未散的情况下,会造成釜底抽薪的羊群效应、胡蝶效应,诱发民众心里恐慌动摇战胜危机的信心,进入2010年即下跌的股市透露出这一端倪。
最近,曾准确预测出本轮金融危机的诺贝尔奖得主克鲁格曼指出 :
如今在美国弥漫的这股满足情绪(伴随着准备实施的货币收缩政策)既愚蠢,又危险。美联储和奥巴马政府把我们从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但是,尽管避免了一次经济大萧条是好事,但所有的迹象却表明,除非政府付出比计划中更多的努力来帮助经济复苏,否则现在紧张的就业市场还会继续紧张下去,并且这样的可怕局面会持续多年。
事实证明了克鲁格曼的预言,住房政策过度刺激了房产市场, 进入2010年,拥有房产人数达到创记录的69%,这是不可持续的。也就是说;美国消费的主力-房地产,早已饱和,2010-2015年已无大幅增长余地。
4月7日伯南克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讲话说,房地产市场和就业是经济的最大障碍。房地产市场的住房止赎情况,以及地方政府的财政情况仍然严峻。
伯南克认为,经济复苏最大的挑战在于就业。虽然失业率从最近的高峰回落,但目前9.7%的失业率仍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最高水平。伯南克说,低利率水平将帮助培育经济复苏。预计明年可以慢慢降低失业率。
美联储在3月16日的利率决策会议上决定把联邦基金利率零至0.25%的历史最低水平"再延长一段时间"。
本轮金融危机,造成2亿以上人的失业。目前,美国就业市场上工作机会和求职者的比例已经达到一比六。2007年,金融危机暴发时,美国的失业率曾低于5%;而2009年 10月,美国减少19万个非农业领域工作岗位。失业率飚升至10.2%,创1983年以来最高。2010年3月失业率仍达9.7%,美国的经济生产力越来越低;算上没有充分就业的人口,美国现在差不多有17%的失业率。远远高于金融危机暴发之时,如此之高持续时间如此之久的失业率,意味着在未来的2010-2011年里,相当部分的美国人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其后果会给美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消费蒙上一层阴霾。
笔者强调的是:暴发本轮金融危机的导因是美国金融系统高达3万亿以上美元的坏账,同时,美国每年大约有1.5万亿美元财政赤字并且不断增长;布什及奥巴马政府只对冲了不到8千亿,远未从根源上挖掉这颗毒瘤。全球投入的11.7万亿刺激资金只是杯水车薪。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其流动性匮乏及填补其金融黑洞。而由于金融衍生品的无序扩张及监管的力不从心,全球金融体系及美国600多万亿金融衍生品中有多少定时炸弹还是未知(仅美信用卡坏账即达万亿美元)。
美国最大商业银行CIT Group Inc.(以下简称“CIT”),2009年11月在纽约宣布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五大破产案,仅次于雷曼兄弟、华盛顿互助银行、世界通讯及通用汽车。
CIT的破产可能成为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第116家破产的银行。截至2009年10 月26日,银行倒闭的数量方兴未艾,突破百家大关。10月30日,仅一天内就有9家银行倒闭。由于中小型银行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严重,今后,还将有更多银行倒闭。美国最大商业银行CIT与雷曼倒闭如出一辙,不同的是雷曼是投行,CIT是真正的银行,很少涉及金融衍生品,进入2010年,迪拜,希腊、英国、葡萄牙、西班牙及欧洲的债务危机又纷至沓来。
笔者认为:美国是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华尔街的高盛、摩根等金融投行通过数百万亿美元的垃圾债券及金融衍生品,攫取了数十万亿美元的巨额利润,供少数人占有享用,酿成了金融危机。又通过美元债券,印制美钞等,将损失转嫁给全球美元及美元债券持有者,
4月9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向纽约曼哈顿联邦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指控高盛一名副总裁在销售次级抵押贷款相关金融产品过程中涉嫌以虚报和漏报关键信息的方式欺骗投资者。保尔森对冲基金公司2007年向高盛支付约1500万美元,让其设计并销售一种基于次贷业务的抵押担保债券(CDO)。在交易中,高盛未向投资者披露保尔森对冲基金公司对该产品做空的一些关键信息,投资者因此遭受的损失可能超过10亿美元。正是高盛等华尔街金融大鳄的违法行为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高盛在继续一手遮天泡制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同时(该公司在为希腊政府安排互换合约的过程中存在隐瞒希腊政府财政赤字的行为),又用“欺诈门”攫取暴利。而高盛的前总裁保尔森又任布什的财长。其尔虞我诈、瞒天过海的本性昭然若揭。
中国应对本轮危机刺激经济的政策还是以投资为主,历史证明,无消费需求通过财政赤字下的投资,只能给经济增长带来短暂刺激,却不能建立长期稳定的经济繁荣:经济刺激采用投资的第一年,,对经济有明显的提振作用,但后劲乏力,98年亚洲金融危机,徜若没有入世和房改带来的商机,不会有今天如此规模的发展。这也是全球转型期间普遍的问题。1990年至今的日本经济,在外贸立国国策导引下,凭借出口一蹴而就,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受出口萎缩的制约,近二十年经济发展畏葸不前就是前车之鉴。
著名投资大师索罗斯近日在《经济学人》举行的会议上表示,全球的金融市场正在一个错误的轨迹上疯狂增长, 现在这种放贷和财政拨款的经济拉动模式早在1998年为摆脱亚洲金融危机时就使用过,但后果是,泡沫生长了十年,破裂之后造成了次贷危机。如果现在各国政府不吸取教训,那世界将迎来一个规模更大、存活时间更短、更有破坏性的泡沫。当这个泡沫破裂时,破坏程度会比次贷危机还要灾难性。
笔者认为:目前中国经济战胜金融危机的关键是资本市场股市的直接投资作用能否能取代政府投资成为2010年及今后经济增长的动力,美国道指已重返危机前的11000点高位(道琼斯指数已经从经济危机的最低6470上涨到11117点;),资本市场取代政府投资而成功转型,更为重要的是,民众信心得已恢复。而中国股市进入2010年即跌跌不修,4.19 的暴跌更昭示了2010年中国经济的前景。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从中国经济长远、健康、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考虑出发,我们应该比现在做的更多。在出口与政府投资都已山穷水尽只有消费路一条的情况下,目前经济上力挽狂澜的难度要大于去年。破坏容易,恢复难,尤其是信心。
笔者以为: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为。除楼市以外,目前中国国内的通胀均在可控范围之内,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及调结构、扩内需所必须付出的代价。真理与谬误的差距只有一步,楼市政策的滞后反应决定组合拳要张弛有度。决定房价走势的主因是供求关系。中国的房价是由银行信贷资金推动的,目前中国投资只有楼市赚钱的洼地效应恰似黑洞,将2009年10万亿贷款大部直、间接吸入。
有2010年的最新数字为证:一季度,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新增5725亿元。其中,个人购房贷款新增5227亿元,个人房贷占2010年一季度贷款总额的91.3%。所以,只要抓住银行资金源头,对投资炒作资金釜底抽薪,停止二套房的房贷(待房价回归理性后再恢复),房价会应声而降。而不必舍本求末,多管齐下。增加税费,在中国的税费已居全球领先的背景下,加税只能增加成本,短期有心理抑制作用,长期肯定助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金融危机正向纵深发展的态势下,应立足国内,进一步刺激经济的复苏,调整结构,促进消费,顺应民意,稳定民心。而不是在现在这个时候开始减少投入,收缩货币、提高税收、打压楼市(中国房屋的自有率已达70%)、股市等严法峻策风涌而至使股市等暴跌,人心惶惶。加之目前国际金融形势的恶化,高盛欺诈门的最新发展等,造成恐慌情绪漫延。一旦恐慌形成,其产生的羊群、胡蝶的叠加效应,将几何倍数的放大,造成投资和消费者心有余悸,而不敢越雷池一步。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目前,中国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约百分之二十,美国是百分之七十,日本是百分之一百六十,扩大财政支出的空间拓展有余。
美国四大投资银行破产前平均杠杆率是25倍,雷曼是30多倍,而我们中国是3.2倍。目前中国的银行还是间接的融资市场(银行贷款)一统天下,股市等直接融资市场极待发展。
中国居民负债率与欧美相比较低,消费萎靡不振(除楼市外),可居民存款率世界第一。
相对于美国一万亿美元的信用卡坏账、3万亿美元以上的金融机构坏账及680万亿的金融衍生品(垃圾债券为主)及每年新增的1.5万亿以上的赤字等潜在风险而言,中国目前的金融状况有目共睹。全球第一的外汇储备及国内人民币巨额储备,低负债的政府、良好的财政状况及良好的银行运营及信贷状况,充足的准备金及高额的赢利,即使加上2009年10万亿的信贷,与美国680万亿美元(相当于4000万亿人民币)的金融衍生品相比是沧海一粟,况且信贷风险小于多米诺骨牌效应下环环相扣的金融衍生品,信贷风险也小于欧美诸国。笔者强调的是直观及监控下的信贷风险与金融衍生品间接几何级扩大而无法监控的属性相比,其风险是可预见及可控的。关键是:中国的银行与券商的业务划分清晰,银行基本不参与衍生品业务,在金融体制上有一道防火墙。这就避免了三十年代美国第一次金融危机后美国六大投行产生,业务膨胀,多管齐下,一揽无余。即搞银行存贷,又抓金融衍生品、将高风险直接融入了银行体系,导致了美林、雷曼、贝尔斯特等金融巨头的破产。
美国金融体系的问题是监管太松,造成600万亿金融衍生品的泛滥,欺诈盛行等。而中国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成的银行体系,很少染指衍生品(不像美国的投行),有较强的防火墙。中国的储蓄多,消费少,而美国则反其道而行之,风马牛不相及。美国的问题恰恰是中国的需要,解决问题不能照搬美国,而杞人忧天、自毁长城。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实践,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得市场宽松政策对激活中国民间投资,用资本市场股市等直接投资渠道取代政府投资,进而扩大消费,有点石成金;推波助澜的作用,历史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而严策峻法、收紧货币政策下一潭死水、万马齐暗的局面,将使2009年以来的努力付之东流。(作者:曹京生)
发布人:
中国煤炭市场网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全部内容及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中国煤炭市场网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上述产品、信息进行使用、复制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
免责声明:网站刊登CCTD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CCTD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网站会员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网站会员做出的任何决策与CCTD无关, CCTD及其雇员不对使用网站信息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博 |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APP |
![]() 许传坤 软件部总经理 煤炭运销软件 |
![]() 许文辉 市场部副总经理 无人值守磅房系统 |
![]() 李小龙 市场部副总经理 煤焦钢市场分析 |
![]() 苗纳爵 市场部高级经理 港口煤炭市场分析 |
![]() 马丽娜 市场部高级经理 VIP会员服务 |
![]() 张鑫 智慧物流事业部 智慧物流产品 |
![]() |
copyright 2009 cct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20447号 | 京ICP证0204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