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国家电监会总监谭荣尧表示,6月份全国将进入用电高峰,预计高峰时段全国最大电力缺口将达3000万千瓦左右。
一、下游进口焦煤略有回调 原煤产量强劲增长
市场方面:英美资源公司已与欧洲钢铁生产厂家达成协议,今年3季度焦煤合同价为315美元/吨(FOB),较2季度其与日本用户达成的合同价330美元/吨下降约5%。
图1:2009-2011年6月山西主焦煤及焦炭月度价格示意图
产量方面:1-4月,全国原煤产量达到11.2亿吨,同比增长11.1%。全国煤炭销量达到10.85亿吨,同比增长9.2%。与此同时,煤炭铁路运输与港口发送量大幅增加。1-4月,全国铁路煤炭运量完成73062万吨,同比增长13.1%,全国主要港口煤炭发运量达到20951万吨,同比增长21.4%。
出口方面:海关总署发布统计数据显示:4月全国出口煤炭138万吨,出口额2.71亿美元。1-4月全国出口煤炭716万吨,同比减少3.4%,出口额12.59亿美元,同比增加93%。
二、下游4月国内生铁日产量创历史新高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生产统计数据显示:
1. 2011年4月份,全国生铁产量为5496.50万吨,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7.7%(2011年3月份,全国生铁产量为5474.70 万吨,2010年3月份,全国生铁产量为5104.4 万吨)。
2. 如按照日均产量来看,4月份日产量为183.22万吨,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长3.7%,同比增长6.4%。(2011年3月日产量为176.6万吨,2010年4月日产量为172.1万吨)。
3. 2011年1-4月,全国累计生产生铁21427.1 万吨,同比增长7.3%(2010年1-4月,全国累计生产生铁19974.8 万吨)。
4. 目前,生铁产量保持高位且有上行趋势。其中2月份、4月日产量均出现明显增长且不断刷新历史新高。国内生铁产量供给充足,对炼钢铁价格上行其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四月份我国国内钢材价格震荡上行明显,需求放量,但炼钢铁表现出震荡中缓慢上行,涨幅和张速均不强劲。
图2:2009-2011年4月生铁及粗钢月度产量走势图
4月份,国内铁钢比为93%,环比上行1%,同比下降1.6%。据此数据分析我国国内过铁钢比高位局面难以改变。因废钢目前在市场当中活跃度比较高,销售良好,成交持续放量,故使目前铁钢比盘整小幅震荡。且从图形可以看出,废钢和炼钢铁作为钢厂的主要原材料,各大钢厂不停的根据当时当地的废钢和生铁价格调整采购策略。可以这样说,我国的铁钢比已进入了频繁的小幅震荡阶段。
从今年年初开始,我国国内生铁产量保持稳步上行,不断攀高,日产量不断刷新记录,四月份国内钢材价格和成交保持良好状态,国内生铁供应量依然保持高位运行。展望后市,随着产能的继续放大,后期市场走向难以明朗,炼钢铁走势平添一层阴云。5月份虽节能减排和限电等消息传遍全国,但从政策颁布和执行方面了解到,目前产能并没有得到明显遏制。笔者预计,五月份我国生铁产能或能稳中略有微幅增长,生铁价格上行动力不足。
三、 5月份国内焦炭盘整 价格局部上行
2011年5月份国内煤焦市场以稳为主,优质资源趋紧;南方焦炭市场价格稍有上调,焦化企业市场运行有所好转。华北地区焦炭成交好转,市场价格微涨;广钢、三钢对5月份焦炭采购价格微调30-50元/吨;山东地区焦炭市场平稳运行,企业销售情况较好。钢厂库存普遍处于低位水平,焦炭运输状况较为紧张。具体各区域市场情况如下:
图3:2009-2011年6月冶金焦地区均价走势图
华东地区:焦化企业大部分在限产和停产状态,目前市场主流产品报价在
1900-1950元
/吨,但实际焦炭成交价格最低在
1700-1750元
/吨。焦化企业均处于亏损状态,将导致市场上焦炭资源量逐渐趋紧。另外,受季节因素影响,华东地区煤炭将进入上行通道。目前,港口动力煤库存已经明显减少,部分煤种已经出现小幅上涨。虽然短期内焦煤价格难以上涨,但关联性因素影响必将导致焦煤价格保持在高位运行态势。加之夏季高峰时期运输异常紧张,受华东地区运力不足等因素影响。预计,华东焦炭市场将以稳为主,价格下跌可能性较小;而局部资源紧、价格水平较低的区域不排除会出现焦炭价格上涨情况。
华北地区:
5月
27号,河北省焦化行业协会在石家庄召开市场分析会。此次河北焦协会议精神:目前焦化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建议会员企业限产保价,降低煤炭库存及采购价格,焦炭价格将处于上升趋势。
东北地区:现本溪某钢厂本地二级焦采购到厂价
1930元
/吨;山西地区优质准一级最低车板价
1940元
/吨,到厂价格
2100元
/吨,库存量在
20天左右。一方面,在市场上资源不紧,但是钢厂资金稍显紧张的情况下,钢厂均不希望在这方面占用较多资金,所以焦炭采购步伐将放缓。另一方面,近期钢材市场有小幅微跌,焦炭期货也在震荡回调,对焦炭市场普遍看空,有意减少采购量。
四、4月出口焦炭同比增1倍 环比呈下降态势
据海关统计,
2011年
1-4月份我国累计出口焦炭
168万吨,同比增长
352.6%。其中,
4月份我国出口焦炭
48万吨,同比增长
100%,环比下降
37.5%。
4月份焦炭出口量较上月大幅回落,而同比却呈猛增态势。据此,山西焦炭出口企业称,去年我国焦炭出口总量较低,所以今年焦炭出口同比增幅就较高。而本月环比上月焦炭回落近
30万吨,主要原因是受
40%的出口关税影响。同时,
3月份有几船是前期定单集中报关,所以显示出
4月份焦炭出口量锐减。
图4:2009-2011年4月焦炭月度出口量及均价走势图
而从价格分析:4月份焦炭出口平均价格较上月降9美金,执行461美元/吨。从港口贸易商方面了解到,出口焦炭均价降低。主要是本月出口焦粒、焦粉所占比例增加,目前港口一级焦的报价在2300元/吨左右,折合FOB价格为525美金/吨。
后期预测:5月份焦炭出口形式依然不容乐观,出口数量将继续保持在50万吨/月左右徘徊。而进入下半年,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焦炭出口数量将略有减少,预计2011年我国焦炭出口数量将达到500万吨水平。
五、4月焦炭产量增12% 年化产量将超4亿吨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中国 4月焦炭产量为 3502.9万吨,同比增 11.8%。 1-4月中国焦炭产量为 1.3565亿吨,同比增加 12.0%。另据海关统计, 1-4月份我国累计出口焦炭 168万吨,同比增长 352.6%。其中, 4月份我国出口焦炭 48万吨,同比增长 100%,环比下降 37.5%。
[前言] 国家电监会总监谭荣尧表示,6月份全国将进入用电高峰,预计高峰时段全国最大电力缺口将达3000万千瓦左右。
图5:2009-2011年4月我国焦炭月度产量及同比增长走势图
如上图所示,2011年1-4月我国焦炭产量处于高位上升态势。导致焦炭产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方面,下游粗钢产量大幅增加,创造有利的需求条件。另一方面,焦炭产能过剩导致,焦炭开工率仅维持较正常水平,焦炭产量也非常高。第三,由于今年以来我国煤炭产量较高,上游焦煤价格一直在高位,也影响和左右焦炭产品价格。最后,现阶段焦化企业处于盈亏平衡点,焦化企业出于综合成本和化产品回收考虑,尽量保持满负荷生产。
预计后期市场:焦炭产量按4月份3502万吨计算,全年化产量将达到4.2亿吨水平;而按照1-4月焦炭累计数量1.35亿吨 计算,全年化产量将达到4.1亿吨水平。
综上所述: 5-6月份焦炭产量仍将维持较高水平,但焦炭品种产量上升阻力较大;2011年全年中国焦炭产量将超过4亿吨水平。
六、受减排和限电影响三季度冶金焦市场将冲高回落
影响后期市场的主要因素有:
1、进口矿石价格高位回调,对后期下游钢材市场形成较大利空。对三季度钢材市场看空明显。
2、夏季用电高峰,运输将同步偏紧,火运运力不足势必导致焦炭、焦煤运输成本上升和钢厂资源紧张。
3、钢厂焦炭库存较低。目前东北部分钢厂不足一周焦炭库存,全国大部分企业也仅在10-15天左右,个别企业能够达到20天。
4、受焦炭出口40%关税影响,出口数量仍将长期受限。
5、英美资源公司已与欧洲钢铁生产厂家达成协议,今年3季度焦煤合同价为315美元/吨(FOB),较2季度其与日本用户达成的合同价330美元/吨下降约5%。
6、宏观经济因素,GDP增幅将有所回落
7、焦炭期货对明年1季度价格看好。价格水平在2400元/吨左右。
综上所述:受限电、节能减排等因素影响和上下游共同挤压,三季度焦炭价格将会出现一个冲高回落的过程,焦炭价格相对焦煤成本仍将处于低位水平。
作者:穆文鑫
发布人:
中国煤炭市场网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全部内容及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中国煤炭市场网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上述产品、信息进行使用、复制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
免责声明:网站刊登CCTD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CCTD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网站会员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网站会员做出的任何决策与CCTD无关, CCTD及其雇员不对使用网站信息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博 |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APP |
![]() 许传坤 软件部总经理 煤炭运销软件 |
![]() 许文辉 市场部副总经理 无人值守磅房系统 |
![]() 李小龙 市场部副总经理 煤焦钢市场分析 |
![]() 苗纳爵 市场部高级经理 港口煤炭市场分析 |
![]() 马丽娜 市场部高级经理 VIP会员服务 |
![]() 张鑫 智慧物流事业部 智慧物流产品 |
![]() |
copyright 2009 cct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20447号 | 京ICP证0204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