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五个月的宏观经济数据可以看出,在度过了疫情前期所带来低迷行情后,在复工复产的持续推动下,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88万亿元,同比下降7.4%;实现利润总额18434.9亿元,同比下降19.3%,降幅比1-4月份收窄8.1个百分点。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0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个行业持平,30个行业减少;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9.5%,而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31.2%,跌幅大大超过其他行业。
黑色系市场各有千秋 动力煤价格偏强运行
随着气温逐步升高,动力煤消耗量逐步进入年内的高峰期,用电旺季来临,电厂日耗持续上涨,煤价走高将成为大概率事件。本期环渤海六港合计库存1316万吨,同比基本持平。截至6月30日,CCTD环渤海动力煤Q5500K现货参考价格为568元/吨,较5月30日上涨24元/吨;Q5000K现货参考价格为517元/吨,较5月30日上涨29元/吨。
钢材市场从三月份开始反弹,6月偏弱运行,钢材产量依旧维持高位,但受到南方大雨的影响和高温下工地开工下降,钢材下游需求弱化,导致钢厂库存与社会库存已连续两周回升,短期钢市供需矛盾将继续累积。截至上周五,钢材社会库存1333万吨,周环比上涨30万吨,较上年同期仍高出20%以上。
另外,当前钢厂受铁矿及焦炭大幅度上涨影响,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成品材成本上移,受到焦炭价格300元上涨的成本支撑,钢价下跌的空间不大。同时,受季节性需求减弱及局部疫情反复的影响,短期内需求很难有重新放大,预计短期内钢材总体维持弱势震荡的走势。截止6月30日,钢材综合价格3810元/吨,较6月15日下跌70元/吨。
焦炭价格大幅上涨 焦化厂盈利可观
焦炭价格经过六轮300元的大幅上涨,焦化厂的盈利水平,在黑色系市场“独树一帜”。随着焦炭价格现货价格的持续上行,炼焦利润也水涨船高,目前吨焦炭利润平均在310元/吨以上,反观钢厂,利润在150元/吨左右。截止6月30日,焦炭综合价格1790元/吨,较6月15日上涨50元/吨。目前山东、山西、河北多地钢厂提出降价50元的要求,且基本落地。一方面,山东焦化政策抑制了1400万吨的产量,徐州又退出680万吨焦化产能,对市场的供给明显减少,钢厂的开工率依然高位运行,但钢材价格走弱,钢厂的利润不及焦化厂,也是市场的奇特现象,更不能持续。随着焦化企业利润的提升,焦化让利给钢厂部分利润,是情理之中的事。预计焦炭价格将弱势回落。
炼焦煤目前在黑色系中表现最弱。近期焦企开工高位,对原料煤采购需求仍存,主产地煤种销售发生分化,由于山东焦化限产,高硫煤需求采购力度减弱,山西低硫煤市场转好,特别是高强度在70%的精煤比较紧俏。高强度、高硫精煤在焦化生产中是带动瘦煤增量、降低焦化成本的有效手段,所以焦煤个品种表型不一。近日,河北唐山地区主焦煤上调30元至出厂价1390元/吨,肥煤上调30元至出厂价1390元/吨。当然,炼焦煤增产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据统计今年1~4月份,炼焦煤原煤产量同比增加3.86%,炼焦煤精煤产量同比增加1.75%。而这个阶段是疫情严重的阶段,需求较少,造成焦煤价格偏弱运行。随着市场的好转,焦煤市场有望提升回归价值。
山西金地公司洗煤厂根据市场情况对焦煤分品种价格上调30-50元/吨,但相对于近180--200元的下跌,涨幅实在是杯水车薪。由于部分矿井停产,导致低硫煤减少,但高硫1.6%、中高硫1.3%受影响略小。
从进口市场看,由于通关时间延长,加上配额受限,5月份进口煤炭大幅下降。5月份,进口煤炭2206万吨,环比减少889万吨,同比下降19.7%;但同比增长明显,1-5月份,进口煤炭1.49亿吨,同比增长16.8%。
据普氏价格指数显示,截至6月30日,澳洲峰景煤FOB价117美元,较6月1日上涨8美元,CFR价128美元,较6月1日上涨9美元;一线主焦煤FOB价116美元,较6月1日上涨8美元。
后期市场展望:7月末,进入三伏天,基建终端方面对钢材的需求将继续受到抑制,钢厂生产热情较高,钢材价格大幅上涨的几率不大。受到钢厂的打压,焦炭在减产限产的情况下,有回落的趋势。其他制造业将继续保持反弹良好势头,煤炭市场在下游需求带动下仍将有所改善,保持稳定状态。动力煤销售进入迎峰度夏的旺季阶段,热销势头将得以保持。炼焦煤随着钢材社会库存再次上升,焦化限产影响,需求不及预期,短期炼焦煤市场将维持稳定,分品种看,低硫煤、高强度焦煤价格有望带头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