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喷吹煤市场的研讨会上,一位煤炭企业领导提出了一个严谨的问题:喷吹煤到底以何为“锚”?市场下跌时,喷吹煤要参考动力煤价格,焦煤快速上涨时,喷吹煤又常常落后于焦煤,铁水高位时,喷吹煤好像没有与之相匹配?
应该说,这不仅仅是这位领导的困惑,很多销售人员、市场研究人员也常常产生同样的疑问。喷吹煤的涨跌到底以什么品种为参照物?笔者在此与大家展开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首先,喷吹煤是冶金煤的一个分类,高炉炼铁时,它被用作向高炉内喷洒的煤粉,以降低焦炭的用量,专业术语称为“降低焦比”。因为喷吹煤价格远低于焦炭,增加喷吹煤会降低炼铁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讲,喷吹煤锚定的肯定是钢铁行业。按目前的钢铁工艺,我国平均每一吨铁使用喷吹煤150-160公斤(含无烟喷吹煤和烟喷吹煤),也就是说生铁产量是喷吹煤使用量的直接影响因素,进而对价格产生影响。
二是,关联产品的价格走势有着正相关的趋同性。CCTD跟踪的价格走势如下:
今年以来,由于宏观及产业因素的影响,各煤炭品种都处于下跌的通道,直到7月份市场才发生了反弹。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喷吹煤(山西两地)平均下跌15.8%,焦煤(河北)平均下跌16.8%,动力煤(港口和产地)平均下跌15.9%。
从变化过程来看,焦煤比喷吹煤更早地反映了市场变化,且涨跌过程中波动幅度均大于喷吹煤,部分时段焦煤期货对现货会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不难看出,三个煤种整体跌幅较为相近,这就带来一个问题,炼钢用的喷吹煤怎么和动力煤也“扯”上了?而且走向一致、幅度接近。
不妨再细分一下,喷吹煤包括无烟喷吹煤和烟喷吹煤,烟煤占比通常在30%-40%,无烟煤占比在60%-70%。因此喷吹煤价格走势也与动力煤有关联。最早在炼铁工艺中,是不用烟喷吹煤产品的,因为无烟煤含碳量高达90%-98%,具有低挥发、高燃点、高热量、低污染等特征,且可磨系数高(HGI),产品安全性高,但价格也相对烟煤较高。钢厂为降低成本,不断改进生产工艺,烟喷煤比例逐渐上升,一些煤炭就从电煤跨界到了喷吹煤。特别在钢厂效益比较低的时候,钢厂会提高烟喷煤的比例。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烟喷煤价格低、产量也高,那为什么钢厂不全部用烟喷吹煤呢?因为烟喷煤挥发分较高、易燃易爆,需严格控制其比例并加强安全措施;无烟煤安全性相对较高。如果入炉喷吹煤挥发分太高容易引起高炉事故。所以,无烟喷吹煤合理搭配烟喷吹煤,是最佳的组合。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喷吹煤作为一个钢铁行业的“小众”产品,影响它价格和需求的因素也较为复杂。喷吹煤的“锚”肯定在钢铁行业,但其价格走势关联焦煤与动力煤。
当然,决定市场价格的因素还在于供需变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中国生铁产量为43468万吨,同比下降0.8%,折算用喷吹煤6520万吨。2025年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24.0亿吨,同比增长5.4%,煤炭大省山西产量增长10%。据悉山西部分大矿,因电煤销售价低且量大,转化为喷吹煤的资源大幅增加,甚至还有无烟块煤也粉碎后加入喷吹煤行列,导致上半年喷吹煤产量与需求错配,价格也一路走低。
7月份以后,随着焦煤、动力煤价格的持续上涨,喷吹煤市场也迎来转机,无烟煤价格上调110元。后期建议重点关注铁水日产的变化对喷吹煤的影响。(作者:若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