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设计处理规模
本项目污水设计处理能力1200m3/h;分为两个系列,每个系列600m3/h。
从上述水质分析中得知,本污水油含量较高,给生化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废水中含有氰化物、酚等有机物,生化较为困难;废水中高COD、高含氨氮,需要进行水质调节,满足生化需要。
2.1.3工艺流程选择
煤化工 企业的废水处理工艺路线基本遵循“物化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的原则,通常包括生化预处理、生化处理、生化深度处理及附属配套设施等。
对于煤化工废水的生化处理一般采用厌氧/好氧( A/O) 、厌氧/缺氧/好氧( A/A/O) 、序批式活性污泥( SBR) 、生物接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 BAF)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UASB) 、载体生物流化床( CBR) 及活性污泥曝气池中投加活性炭( PACT)等工艺处理。
2.2工艺概述
新天煤气化污水主要由“生化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污水深度处理”组成,同时配有污泥脱水处理和生物废气处理设施。
2.2.1预处理
预处理主要由“均质+调节+隔油+气浮+水解酸化”组成。主要是去除水中的油,同时对水质进行调节。均质罐共设计4座,每座容积为5000m3;调节池一座,设计容积12000m3;隔油池,气浮池均一座,酸化水解池共2座,每座酸化池设计流量1646m3,停留时间16.3h,同时内部配有三相分离器。
2.2.2生化处理
煤气气化污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污水生化处理系统,污水生化处理采用双级A/O工艺。一级A/O工艺COD的去除率75%,氨氮的去除率80%,污泥负荷为0.33kgCODcr/m3.d;0.029kgNH3-N/m3,停留时间44.8h;二级A/O工艺COD的去除率60%,氨氮的去除率75%,污泥负荷为0.18kgCODcr/m3.d;0.013kgNH3-N/m3,停留时间20.7h。
2.2.3深度处理
废水经生化处理后进入生化深度处理系统,深度处理采用“臭氧氧化+生物滤池+活性焦吸附”,臭氧发生器共设计4台,单台设计臭氧发生量15kg,设计投加浓度38mg/m3.h;生物滤池共设计10座,单座处理能力157.9m3/h。最后进入活性焦吸附单元,活性焦对酚、苯、氰化物等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并且易于再生。本系统设有活性焦滤池16座,每座处理能力150m3/h,同时配有活性焦再生系统,保证系统活性焦的循环利用,对于损耗部分可采用污泥、煤等进行干馏补充,同时设有尾气处理处理系统,保证环保效果。经过上述工艺处理可保证:COD为60mg/L,油5mg/L。
2.3工艺流程简图
2.4设计出水水质
3工艺难点分析与存在问题
3.1含油污水
新天煤化工采用的是鲁奇炉工艺,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焦油,处理不净,一方面进入生化系统会使系统中的活性污泥失去活性,更严重会造成生化系统的崩溃;另一方面会对后期的回用系统造成影响,造成超滤的膜丝断裂,膜丝污堵,产水量下降等问题,减短膜组件的使用寿命。
3.2高酚污水
煤化工排放的高浓度含酚废水,毒性大,污染物浓度高。其中甲基酚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容易杀死生化系统中的细菌,造成生化系统的崩溃。
3.3源污水水质不稳定
由于煤气化负荷的变化,气化产生的废水水量不稳定,会给生化处理系统的水质稳定带来很大冲击,有可能造成生化系统瘫痪。
3.4污水处理系统调试时间长
由于污水处理的核心工艺采用生化处理工艺,微生物培养、驯化的时间较长,运行的条件较为高,一般调试期间没有源污水,生化系统不能正常运行,为此,给系统操作带来很大困难,需要考虑调试初期的废水存储问题。
3.5系统水量大
投资较高,运行管理费用较大,给生产的经济性带来一定的影响。
3.6技术型人才短缺
伊犁新天煤化工设计年产2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废水处理装置、废水回用装置,废水回用装置包括生化废水回用单元、含盐废水回用单元、多效蒸发单元。现场设计规模大,需要的技术型人才多。但是随着煤化工企业的不断崛起,同时水处理专业的技术人员也就显得越来越稀少,使得项目的开展很困难。如何在现有的资源下开展工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污水处理受气化的煤气水分离和酚回收的处理效果直接影响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
2)污水处理规模大,投资高,占地面积大,运行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生产运行费用高,抵消了产品的经济效益。
3)污水处理培养、驯化周期长,不能与工艺系统同步配套运行,需要考虑调试期间的废水存储问题,增加投资和管理费用。
4)系统流程长操作弹性小,抗冲击能力较弱,一旦煤气水分离系统、酚回收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将对系统造成致命的破坏。
5)污水处理系统一旦不能正常运行,将导致回用水系统停止,进而影响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考虑备用水源、对原水净化考虑一定的设计余量。
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在我国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需要在以现有装置为试点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装置运行情况,积累操作和管理经验,不断改进优化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提高运行管理水平,降低吨水处理操作费用和运行成本,及时进行总结推广。
发布人:
中国煤炭市场网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全部内容及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中国煤炭市场网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上述产品、信息进行使用、复制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
免责声明:网站刊登CCTD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CCTD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网站会员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网站会员做出的任何决策与CCTD无关, CCTD及其雇员不对使用网站信息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博 |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APP |
![]() 许传坤 软件部总经理 煤炭运销软件 |
![]() 许文辉 市场部副总经理 无人值守磅房系统 |
![]() 李小龙 市场部副总经理 煤焦钢市场分析 |
![]() 苗纳爵 市场部高级经理 港口煤炭市场分析 |
![]() 马丽娜 市场部高级经理 VIP会员服务 |
![]() 张鑫 智慧物流事业部 智慧物流产品 |
![]() |
copyright 2009 cct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20447号 | 京ICP证0204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