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  2024-06-18 03:47 星期二
锟叫癸拷煤炭锟叫筹拷锟斤拷

2024年我国无烟煤市场发展与展望

2024年我国无烟煤市场发展与展望
冯雨1,杨玲2,杨小敏1
(1.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无烟煤专业委员会;2.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政策研究部)
 
  摘要  通过对宏观政策以及产业政策动态等多维度进行剖析,对无烟煤下游行业的消费现状和趋势进行详细分析和预测。介绍了我国无烟煤资源分布、生产和进口现状,对我国无烟煤生产和进口趋势进行了预测。综合分析供需、成本、政策等影响无烟煤价格的因素,特别是需求和供应关系,对2024年无烟煤价格走势进行了定性分析。整体认为,2024年,我国无烟煤将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但较2023年略有宽松;价格中枢有望小幅下移,但仍将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
  关键词 无烟煤市场;无烟煤消费;无烟煤供应;供需平衡;煤炭价格
 
  0  引言
  我国是无烟煤储量及产量第一大国,近年来在煤炭增产保供背景下,我国无烟煤产量也呈现稳中有增趋势,后续新增产能较为有限,技改空间不足,同时主产区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将限制未来产量增长空间。无烟煤进口方面近年来稳步回升,但难以达到此前高位,影响相对有限。
  无烟煤具有低中灰、低硫、高热值、热稳定性好、固定碳高、灰熔点高、机械强度大等特性,在电力、冶金、化工及建材行业均有广泛应用,并已延伸至负极材料、碳素、碳化硅等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双碳”战略目标也为无烟煤高效清洁利用、 环保绿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无烟煤 下游各行业发展情况、技术变革、政策导向迥异, 预计2024年无烟煤需求整体平稳,各行业表现略 有分化,整体供需呈现紧平衡状态,价格仍将处于 相对较高的位置。
  1  无烟煤的分类和用途
  无烟煤,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煤炭,固定碳含量高(90%以上),挥发分产率低(10%以下),密度大,硬度高,燃烧时火焰短而少烟,不结焦,无胶质层厚度,热值约6000-6500千卡/公斤[1]。
  按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无烟煤分为3个小类,即无烟煤一号(WY1)、无烟煤二号(WY2)及无烟煤三号(WY3)。有时把挥发物含量特大的称作半无烟煤,特小的称作高无烟煤[2]。
  无烟煤可用做原料或燃料使用,在电力、化工、冶金和建材等对煤炭依存度高的行业均有广泛应用。
  2  我国无烟煤消费现状及趋势展望
  2.1 分行业无烟煤消费现状分析及趋势展望
  2.1.1 电力行业无烟煤消费量有望小幅增加
  2014年以来,我国无烟煤消费整体呈现增长趋势。2024年,我国GDP增速目标5%,较2023年5.2%略低,用电增速有望维持在6%左右,较2023年低0.7个百分点。从发电结构来看,到2024年底,煤电站总装机容量的比重将降至37%,并网风电(5.3亿千瓦)和太阳能发电(7.8亿千瓦)合计装机规模将超过煤电装机(12亿千瓦左右),占总装机比重上升至40%左右,部分地区新能源消纳压力凸显。同时,考虑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预计2024年新能源出力将有较为明显的提升,挤压煤电市场份额,叠加2023年因水电出力较差引起的基数偏高,剔除水电因素后,2024年电力行业耗煤增速放缓至6%左右,其中无烟煤消费增速或将降至3%左右。一是煤炭供需关系好转,价格中枢下移,终端电厂更倾向于采购性价比更高的烟煤。二是无烟煤资源稀缺属性更强,加之其反应活性差导致高温燃烧产生更多的氮氧化物[3],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环境下,原则上限制直接作为燃料使用。整体来看,2024年预计电力行业无烟煤消费增速在3%左右,消费 量约1.9亿吨。电力行业2014-2023年无烟煤消费 及2024年预测情况如图1所示 (图中2024年的数 值为预测值,下同)。
图1 电力行业2014-2023年无烟煤消费及2024年预测情况
  2.1.2 钢铁行业无烟煤消费量将小幅减少
  2014年以来,钢铁行业无烟煤消费量整体呈现小幅增加的特点。2023年在“保交楼”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后,钢铁行业需求略有好转。2024年来看,钢铁行业无烟煤需求或将小幅下降0.5%,消费量约8500万吨。一是“保交楼”带来的需求明显减少;二是基建房地产项目停建将导致钢铁需求下降,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等地方债务杠杆率较高的12个省(区)被要求严控新建政府投资项目。项目总投资完成率低于50%的原则上将缓建或停建,项目总投资虽然超过50%但存在重大问题的,不得续建。与此同时,上海等地暂缓商场、办公、产业、研发项目审批。三是焦炭对无烟煤需求形成一定挤压。焦炭产能仍以新增为主,焦炭产量存在上涨空间。钢铁行业 2014-2023年无烟煤消费及2024年预测情况如图2所示。
图2钢铁行业2014-2023年无烟煤消费及2024年预测情况
  2.1.3 建材行业无烟煤消费量有序减少
  2014年以来,建材行业无烟煤消费量整体呈现减少下行趋势。一是建材产品单位能耗下降。2022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4]。《方案》要求,在“十四五”期间,建材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行业节能低碳技术持续推广,水泥、玻璃、陶瓷等重点产品单位能耗、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水平降低3%以上。二是房地产等行业对建材需求减少。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低速发展[5],以及基建投资放缓,对建材消费需求减少,玻璃、水泥等产量维持低位,抑制其对无烟煤的需求。预计2024年建材行业无烟煤消费量约3500万吨、下降0.2%。建材行业2014-2023年无烟煤消费及2024年预测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建材行业2014-2023年无烟煤消费及2024年预测情况
  2.1.4 化工行业无烟煤消费量小幅减少
  2014年以来,随着新型煤化工兴起,无烟煤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明显减少。2024年,在需求和利润支撑下,尿素、甲醇等化工产品的开工率将维持在较高水平,未来化工行业向新型煤化工转移[6],对长焰煤等烟煤需求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无烟煤在化工行业中的需求表现,预计2024年化工行业无烟煤消费量4800万吨、小幅下降0.2%。化工行业2014-2023年无烟煤消费情况及2024年预测如图4所示。
图4 化工行业2014-2023年无烟煤消费及2024年预测情况
  2.1.5 其他行业无烟煤消费量有所减少
  2014年以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加强,民用散煤骤减,无烟煤在其他行业中的应用明显减少。特别是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及2060碳中和目标,多省市对民用煤提出合理划定禁止散烧区域,有序推进散煤替代,逐步削减民用散煤用煤量等相关要求。经过近几年的“煤改电”“煤改气”[7],民用煤需求趋于稳定。2024年,其他行业无烟煤消费预计稳定在5100万吨左右,较2023年小幅减少1.0%。其他行业2014-2023年无烟煤消费情况及2024年预测如图5所示。
图5 其他行业2014-2024年其他行业无烟煤消费及预测
  2.1.6 无烟煤消费向电力、钢铁行业集中
  近10年来,无烟煤在电力行业的消费占比提高10.3个百分点至45%。主要得益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电力需求增加,同时“煤改电”政策落实,民用煤需求向电煤转移。
  2.2 无烟煤消费向西北地区转移
  分区域无烟煤消费变化不大,主要向西北地区集中。随着主产地工业园区建设[8],坑口电厂、化工厂等用煤需求释放,耗煤逐渐向坑口转移。近十年来,无烟煤各区域发展情况、政策导向有所差异。受益于区域行业发展,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在钢铁行业有所增长,其中西北地区增速较快。华中、西部地区在电力消费有所增长,其中西部地区同样增速较快。但各区域在建材、化工、其他行业无烟煤消费均降幅明显,尤其东北、华北、华中及西南地区在小规模煤化工去产能方面成效显著,压制了无烟煤需求。
  未来,华北、华中、西南等无烟煤主产区,当地企业及政府仍有动力维持并扩展无烟煤下游需求。山西将面向煤基清洁能源和煤基高端石化产业两大方向,打造高端煤化工产业集群,提升煤炭清洁高效深度利用水平[9]。贵州也正在推进高硫无烟煤示范机组建设[10]。因此后续无烟煤主产区相对其他区域消费下降幅度或相对偏缓。
  2.3 无烟煤消费略有增加
  综合以上分行业无烟煤消费情况来看,2024年,无烟煤消费的增长动力主要集中在电力行业,非电行业消费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整体来看全国无烟煤消费预计上涨0.6%。2014-2023年全国无烟煤消费及2024年预测情况如图6所示。
图6 2014-2023年全国无烟煤消费及2024年预测情况
  3  我国无烟煤供应现状及趋势展望
  3.1 我国无烟煤资源分布情况
  我国无烟煤资源并不丰富,预测储量在4742.43亿吨,占全国煤炭总资源量的10%。主要分布在山西、贵州、河南、陕西和宁夏等省(区),如图7所示。
图7 我国主要省区无烟煤预测储量分布情况
  3.2 我国无烟煤产能将小幅增加
  截止2023年底,我国无烟煤产能在6.57亿吨/年左右。其中,生产矿井5.16亿吨/年,建设矿井合计1.41亿吨/年,包括新建矿井7105亿吨/年,联合试运转产能1710万吨/年,如图8所示。
图8 2023年底无烟煤产能状态分布情况
  2024年,山西省将加快煤矿重大项目建设,推动10座煤矿开工、8座煤矿进入联合试运转,从目前煤矿批复产能来看,单井产能逐步提升,预计其中涉及无烟煤的产能在500-1000万吨/年;贵州计划退出3座煤矿,其中涉及无烟煤1座,产能120万吨/年;四川退出1座无烟煤矿井,产能9万吨/年。整体来看,2024年无烟煤产能变化不大,预计在500万吨/年左右,如图9所示。

9 2015-2023年无烟煤产能及2024年预测情况
  3.3 我国无烟煤产量有望增至4亿吨左右
  2023年,处于联合试运转的产能在1710万吨,预计2024年均将进入正常生产状态,产量有望增加40%左右,即700万吨左右;加之华阳七元矿(500万吨/年)、泊里矿(500万吨/年)和兰花集团百盛煤矿(90万吨/年)等有望于三季度前后完成建设,合计超1000万吨/年产能进入联合试运转阶段,产量有望增加300-400万吨。整体来看,预计2024年,我国无烟煤产量将突破4亿吨,增加至4.08亿吨,同比增长1.0%,如图10所示。
图10 2013-2023年全国无烟煤产量及2024年预测情况
  3.4 我国无烟煤进口量有望再次回到2000万吨左右
  我国政策上支持推广优质无烟煤的使用,加之中俄关系在煤炭能源方向持续升温,预计俄煤进口量或将持续增长,此外,2023年我国恢复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澳大利亚无烟煤因其煤质优势,我国终端用户对澳煤的采购量也或将稳步增加。2023年全年无烟煤进口量达到1815万吨左右。2024年,受政策支撑推动,无烟煤进口量或将继续小幅增加,至2000万吨左右。2013-2023年我国无烟煤进口量及2024年预测情况如图11所示。
图11 2013-2023年我国无烟煤进口量及2024年预测情况
  4  我国无烟煤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用作电煤的无烟煤价格震荡调整
  无烟煤作为电力用煤其价格走势基本与动力煤价格走势相似。受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影响,2016年煤炭产量大幅减少,受需求支撑无烟末煤价格在2016年出现明显上涨,其后2017至2019年价格整体平稳运行,2020年至2023年,煤炭供需偏紧,无烟末煤价格再次上涨,涨跌起伏频繁。2013-2024年阳泉地区无烟电煤价格波动如图12所示。
图12 2013-2024年阳泉地区无烟电煤价格波动
  4.2 用作化工的无烟煤价格震荡调整
  一般无烟块煤用于化工行业,自2016年以来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无烟块煤需求量增加,无烟块煤价格呈现出整体上涨走势,但自2018年以来受传统的UGI技术存在难以克服的环保、成本问题,受到政策和市场打压,导致无烟块煤需求受到较大冲击,尤其是晋城地区,价格由此出现下跌。但2021年后,煤炭市场整体供需紧张,动力煤和炼焦煤价格均大幅上涨,无烟煤价格受到提振同样上涨明显。2013-2024年晋城地区无烟中块价格波动如图13所示。
图13 2013-2024年晋城地区无烟中块价格波动
  4.3 无烟喷吹煤价格波动幅度相对较小。
  2015年至2018年,无烟喷吹煤价格整体呈现上涨后趋稳走势。2016年受煤炭产量缩减影响,喷吹煤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其后随着产量恢复,价格出现小幅回落。2020年,随着钢铁行业市场回暖,煤炭供应紧张,无烟喷吹煤价格又出现大幅上涨走势。2013-2024年阳泉无烟喷吹煤价格波动如图14所示。
图14 2013-2024年阳泉无烟喷吹煤价格波动
  4.4 影响国内无烟煤价格的主要因素分析
  4.4.1 2024年无烟煤供需紧平衡,较2023年略有宽松
  供需关系与煤炭价格线性显著相关,当煤炭供需比大于1,也就是煤炭供大于求的时候,中国煤炭价格指数处于下降区间内,当供需比接近于1 时,指数下降趋势明显放缓。当煤炭供需比小于1,也就是供小于求的时候,中国煤炭价格指数开始震荡调整,逐渐触底反弹,当离1越远时,价格反弹速度越快。
  综合前文对无烟煤供应和消费的预测,2024年,无烟煤供应约在4.28亿吨,其中,我国无烟煤产量4.08亿吨,无烟煤进口量0.2亿吨;无烟煤消费量预计稳定在4.1亿吨。供应基本满足消费需求,供需盈余1800万吨左右,处于紧平衡状态,较2023年略有宽松,价格中枢将继续下移。
  4.4.2 开采成本偏稳运行
  成本与煤炭价格高度正相关,当成本上升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煤炭的价值,进一步提高煤炭的价格区间。当成本下降时,也会促使煤炭价格下降。总体上遵循价格回归价值。
  2024年,对煤矿生产经营造成影响的非常规因素减少,煤矿经营管理逐步常态化,在开采技术、产量等因素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成本变化范围也逐步缩小,加之目前处于价格的相对高位,成本对无烟煤价格的影响弱化。以山西省为例,山西省无烟煤开采成本区间在380-770元/吨,平均成本为460元/吨。
  4.4.3 行业政策利好无烟煤利用
  政策对无烟煤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消费端。为促进“双碳”目标平稳实现,近年来,关于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其中不少对煤炭行业消费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山西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条例》等,对无烟煤在日后的使用作了明确的要求。同时,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提出,环境保护工作深入进行,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要求愈来愈高,无烟煤凭借煤质指标优势,在煤炭消费达峰后,或将仍可以在未来煤炭消费中占据一席之地。
图15 2024年无烟煤供需比预测
  5  结论
  从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以看出,2024年,我国经济将在总量经济“稳”与“进”、新旧动能“立”与“破”的平衡之下,预计GDP增速有望5%上下浮动,对煤炭等能源需求仍将保持正向增长。同时,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会议对各国碳排放提出新的要求,我国“碳达峰”目标有望提前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煤炭消费。2024年,无烟煤市场整体预测如下:
  (1)2024年无烟煤消费约4.1亿吨,整体微增0.6%,向电力行业集中、向西北地区转移。“煤改电”等政策后,我国能源消费将继续向电力转移,电力行业无烟煤消费微增。但是,房地产行业周期性调整,钢铁、建材等下游对无烟煤需求减少。随着主产地工业园区建设,坑口电厂、化工厂等用煤需求释放,耗煤逐渐向坑口转移。
  (2)2024年无烟煤供应量约4.28亿吨,略有增加。随着华阳七元矿、泊里矿以及兰花集团百盛煤矿等建设完成并投产,我国无烟煤产量有望增加至4.08亿吨,同比增加1.0%。国际煤炭形势变量较小,预计我国无烟煤进口量有望维持在2000万吨左右。
  (3)2024年,无烟煤价格中枢或将下移,但仍处于高位。一是无烟煤仍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但向宽松运行,对价格施压。二是无烟煤开采成本偏稳运行。三是行业政策利好无烟煤。

  参考文献:
  [1] 中国冶金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冶金百科全书-炼焦化工[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2.
  [2] 杨显峰.煤炭营销手册[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3] 黄家瑶.无烟煤特性和无烟煤链条炉的燃烧调整与操作[J].北京: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07,05:6-7.
  [4]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EB/OL].中国政府网,2022-11-8:
  [5] 新浪财经.减量发展的大背景下,钢铁行业存在的结构性机会——钢铁产业专题报告[EB/OL].新浪财经,2023-11-23:
  [6] 焦秉智.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内蒙古)新型化工产业专题对接[EB/OL].内蒙古日报,2023-7-17:
  [7]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EB/OL].中国政府网,2017-4-25:
  [8]赵铁军.能源金三角:同构西北经济增长极[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9]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山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实施[EB/OL].山西政府网,2023-2-16:
  [10]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碳达峰实施方案[EB/OL].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22-11-30:
  [11] 赵铁军.能源金三角:同构西北经济增长极[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12]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规划的批复[EB/OL].国家能源局,2012-10-10:

发布人:CCTD-周杰

中国煤炭市场网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全部内容及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中国煤炭市场网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上述产品、信息进行使用、复制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

免责声明:网站刊登CCTD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CCTD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网站会员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网站会员做出的任何决策与CCTD无关, CCTD及其雇员不对使用网站信息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CCTD是谁 数据服务 智能数字矿山 品牌会议 运销管理软件
关于CCTD 数据定制 数据融合 全国煤炭交易会 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
研究团队 产业数据库 算法研究 电话视频会议 无人值守磅房
年度指数报告 周期类刊物和分析报告 系统集成 筒仓远程装车
咨询服务 智能化自动装车
考察活动 智慧营销支持

关注CCTD

    总部:010-64464669
    太原:0351-2167804、2167813
    秦皇岛:13780353903

    cctd@vip.sina.com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博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APP

许传坤 软件部总经理
煤炭运销软件

许文辉 市场部副总经理
无人值守磅房系统

李小龙 市场部副总经理
煤焦钢市场分析

苗纳爵 市场部高级经理
港口煤炭市场分析

马丽娜 市场部高级经理
VIP会员服务

张鑫 智慧物流事业部
智慧物流产品
  •       主办单位:北京中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copyright 2009 cct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20447号   |   京ICP证0204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7号

返回顶部

中国煤炭市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