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三大问题须引起高度重视。
第一,废渣处理难度大,多大渣场才够用。从一些煤化工园区反馈情况看,废渣解决是一个大难题。一个年产40亿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气项目,每年产生灰渣300余万吨,如果5个规模相当的项目叠加,年产生灰渣1500万吨。虽然一些煤化工项目在可行性论证时,都表示将对灰渣进行制砖、制 水泥 等综合利用,但实际却难以做到。一些煤化工园区和煤化工项目多建在偏远地方或欠发达地区,灰渣制砖并没有市场,也不一定经济。于是,不少企业仍选择填埋。某煤化工项目由于灰渣不能按规划循环利用,在产能发挥还不到1/4的两年时间内,建设的渣场已基本被填完。如要继续生产,就必须建设更大、更多的渣场。这对项目是一个极大的负担。
一个煤化工项目尚且如此,煤化工园区内多个煤化工项目需要多大的渣场才能满足需要,实在难以想象。这一点,现有的煤化工园区几乎都考虑不够充分。短期内矛盾或许不突出,但三五年以后,这一问题将会变得十分棘手。
第二,水资源匮乏,用水问题成瓶颈。众所周知,煤化工耗水量巨大。仍以年产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为例,年需用水2250万吨。如果一个园区有5个同类规模的项目,年耗水量上亿吨。煤炭富集的西部地区与水呈逆向分布,水资源十分匮乏。煤化工使用地下水的可能性不大,必须大量使用河流、湖泊等地表水,比如黄河水。煤化工用水不随季节变化,而黄河水的流量是季节性的,一旦遇到枯水期断流,煤化工用水如何保障?
很多煤化工项目在做可研时,地方政府都许诺了用水指标。但一些地方为了抓住项目,对水指标存在“一女多嫁”现象,是否能兑现让人担忧。
第三,“三废”叠加难处理。毋庸讳言,煤化工项目废水、废气、废渣排放量大,一些区域在仅有一个煤化工项目的情况下,污染都成为大难题,而园区化之后,污染排放成倍增加。比如以目前的废水处理技术,很难实现现代煤化工废水的零排放,几乎所有项目都靠名不副实的“蒸发塘”或“暂存池”存放高盐废水。西部蒸发系数达不到完全蒸发,因此,暂存会累积成永存,使废水处理问题成为煤化工最为头痛的难题之一。有的煤化工项目已经因为废水问题影响了正常生产。而如果多个项目废水叠加,处理难度会更大。
废气、废固的污染也是同样。尤其是废气,多个项目排放叠加,局域性污染会加剧。如果污染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煤化工项目及其周边环境将难以保障。
现代煤化工园区化还需要应对安全生产等问题。在开展煤化工园区规划和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发布人:
中国煤炭市场网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全部内容及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中国煤炭市场网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上述产品、信息进行使用、复制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
免责声明:网站刊登CCTD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CCTD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网站会员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网站会员做出的任何决策与CCTD无关, CCTD及其雇员不对使用网站信息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博 |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APP |
![]() 许传坤 软件部总经理 煤炭运销软件 |
![]() 许文辉 市场部副总经理 无人值守磅房系统 |
![]() 李小龙 市场部副总经理 煤焦钢市场分析 |
![]() 苗纳爵 市场部高级经理 港口煤炭市场分析 |
![]() 马丽娜 市场部高级经理 VIP会员服务 |
![]() 张鑫 智慧物流事业部 智慧物流产品 |
![]() |
copyright 2009 cct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20447号 | 京ICP证0204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