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  2024-09-16 11:51 星期一
锟叫癸拷煤炭锟叫筹拷锟斤拷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首批纳入1700余家电企

少排可以卖配额 多排就要掏钱买(绿色焦点)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以来,循序渐进,稳步发展。
  人民视觉

    ●去年12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印发,明确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

  ●首批纳入全国碳市场的1700余家发电企业,年排放总量超过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1/3。

  ●碳市场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的作用正在发挥。

      

  最近,生态环境部召开发电行业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动员部署会,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去年12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印发,明确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

  目前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展如何?面临哪些难题?下一步如何推进?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成本效益最优的方式实现碳减排

  碳排放权交易,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确定一定时限内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以配额或排污许可证的形式分配给个体或组织,使其有合法的碳排放权利,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一样在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交易,确保碳实际排放不超过限定的排放总量。

  “成本低的企业可以多减排,通过碳市场将富余的配额卖给减排成本高的企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成本效益最优的方式实现碳减排。”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理事长王志轩说。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庄国泰表示,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和大势所趋。“建设碳市场,有利于从源头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协同降低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有利于推动企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转型升级,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同时有利于实现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1年,我国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省市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试点工作从零开始,扎实推进,克服了许多困难和挑战。”庄国泰表示,截至目前,7个试点碳市场覆盖了电力、钢铁、水泥等多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累计成交量突破2.5亿吨,累计成交金额超过55亿元,企业整体履约率保持较高水平。

  “试点范围内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实现‘双降’,显示出碳市场以较低成本控制碳排放的良好效果。”庄国泰说。

  华新水泥是2014年湖北省第一批被纳入碳排放管理的企业。当年,该企业获得了2046万吨碳配额,在年度履约期结算时实际排放超出配额115.3万吨,最终花费3000多万元购买了碳配额。“购买配额的钱对我们来说可不是一笔小钱,教训沉重。”该企业气候保护部负责人说。

  从第二年开始,华新水泥加强碳资产管理,在节能减排方面下足功夫。企业通过自主研发的技术,把生活垃圾、工厂废弃物等加工成为垃圾衍生燃料以替代煤炭。如今,华新水泥旗下的水泥厂全部完成技术改造,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碳排放额度盈余。2015年,该企业通过出售盈余的42.4万吨碳配额,净收益900多万元。

  在试点省市,这样的企业还有不少。试点工作为全国碳市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去年12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印发,在发电行业(含热电联产)率先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参与主体是发电行业年度排放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首批纳入碳交易的企业共有1700余家,年排放总量超过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1/3。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发电行业数据基础较好,产品比较单一,而且行业管理比较规范,整体排放量也很大,所以选择其作为突破口。 

  统一的信息平台和准确的碳排放数据,对碳市场有效运行至关重要

  碳市场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效的管理机制、完善的法规制度、可靠的交易系统、真实的排放数据。“由于碳市场的复杂性、影响的广泛性、与各种政策间的高度关联性,必须打好基础、协调关系、稳步推进。”王志轩说。

  从无限制排放到可交易,碳排放权要获得“价格”,前提是总量设定和配额分配。

  如何设定总量?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认为,总量设定要确立市场覆盖范围,把握国家碳减排目标,同时考量产业和企业的承受力以及竞争力。从国际经验和试点实践看,总量设定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应遵循“适度从紧”“循序渐进”原则。

  “过松的配额会造成碳价格持续低迷,几乎体现不出碳成本对生产经营环节的影响,导致碳市场成为摆设。但过紧的配额会过多提高企业成本,影响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王志轩说,要做到总体“适度从紧”,配额分配到具体企业时,要与能源电力发展政策导向、节能减排导向等相一致。

  张希良表示,常见的配额分配方法有两种,有偿分配法和无偿分配法,为了让有关企业更容易接受碳市场,碳市场配额要以免费分配为主。

  在试点省份湖北省,碳排放配额被分为年度初始配额、新增预留配额以及政府预留配额。年度初始配额是所有纳入企业的初始配额之和,通过注册登记系统,一次性免费发放给企业。新增预留配额是指根据企业新增产能和产量变化确定的配额。同时,湖北预留出配额总额的8%,通过向市场投放和回购配额,避免市场过度波动,平衡市场供需关系。

  准确可信的碳排放数据是配额交易、履约与减排目标落实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碳排放核算还不够准确,企业级别的碳排放数据仍不完善,这不仅会对配额分配造成困难,还会影响配额交易。”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说。

  王毅认为,统一的信息平台和准确的碳排放数据,对碳市场有效运行至关重要。“企业级别排放数据核算、报告与核查体系、独立第三方核查机构等,都需要在全国碳市场全面运行前建立完备。”

  将逐步扩大参与碳市场的行业范围和交易主体范围,增加交易品种

  “碳市场要注重市场规律,减少政府干预。”王志轩表示,碳市场只有在市场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下,形成合理的碳价格,才能够有效、合理配置减排资源,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促使企业以最低成本进行节能减排。

  “碳市场是一种基于价格的政策工具,只有在完善的市场机制中才能有效发挥作用。”王毅说,碳市场建设有必要同能源市场、电力市场的改革统筹规划、协同进行,利用建设碳市场的契机,进一步加大能源与电力市场开放力度,引入市场机制,深入推进改革。

  推进碳市场建设,要加快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王毅认为,市场中的配额发放、交易与核证规则、利益冲突防范等问题,都要在法律中予以明确。

  “制定与碳交易相关的法律、行政性法规、地方性法规及政府规章制度等,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这是碳市场的根本保障。”王志轩说,碳交易法律体系的构建要注重前后连贯、内外协调。

  发电行业是碳市场建设的突破口。“发电行业作为碳市场的主体,面对一项复杂的新机制,必须认真梳理碳市场每个环节,弄清碳市场与各种政策工具对企业可能造成的影响。”王志轩建议,电力企业要加大在人力、物力上的投入,深入参与碳市场建设,实事求是、准确核算并上报数据,为不断挖掘企业碳减排潜力做好技术储备,同时要加强培训,尽快掌握碳市场的机制和方法,熟练掌握碳交易工具。

  “对企业来说,建设碳市场是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激励企业一方面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通过科技创新降低排放强度,另一方面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力度。”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按照‘先易后难、稳中求进’的安排,我们将分阶段、有步骤地逐步推进碳市场建设,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率先在全国开展交易,逐步扩大参与碳市场的行业范围和交易主体范围,增加交易品种,增加市场活跃度,同时防止过度投机和过度金融化,切实防范金融等方面风险,发挥碳市场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的作用。”庄国泰表示。


发布人:王越

中国煤炭市场网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全部内容及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中国煤炭市场网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上述产品、信息进行使用、复制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

免责声明:网站刊登CCTD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CCTD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网站会员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网站会员做出的任何决策与CCTD无关, CCTD及其雇员不对使用网站信息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CCTD是谁 数据服务 智能数字矿山 品牌会议 运销管理软件
关于CCTD 数据定制 数据融合 全国煤炭交易会 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
研究团队 产业数据库 算法研究 电话视频会议 无人值守磅房
年度指数报告 周期类刊物和分析报告 系统集成 筒仓远程装车
咨询服务 智能化自动装车
考察活动 智慧营销支持

关注CCTD

    总部:010-64464669
    太原:0351-2167804、2167813
    秦皇岛:13780353903

    cctd@vip.sina.com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博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APP

许传坤 软件部总经理
煤炭运销软件

许文辉 市场部副总经理
无人值守磅房系统

李小龙 市场部副总经理
煤焦钢市场分析

苗纳爵 市场部高级经理
港口煤炭市场分析

马丽娜 市场部高级经理
VIP会员服务

张鑫 智慧物流事业部
智慧物流产品
  •       主办单位:北京中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copyright 2009 cct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20447号   |   京ICP证0204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7号

返回顶部

中国煤炭市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