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  2024-04-25 18:19 星期四
锟叫癸拷煤炭锟叫筹拷锟斤拷

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之一:货币政策对经济有核心导向作用

  • 来源:中国煤炭市场网
  • 发布时间:2012-10-28 14:14:00
  • 字号【
  • 收藏新闻
<script>document.oncontextmenu=new Function("event.returnValue=false;");document.oncontextmenu=new Function("event.returnValue=false;");document.onselectstart=new Function("event.returnValue=false;");</script>    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预期,资本市场信心,及消费者心态等亿万民众心理具有核心导向作用。货币政策能左右居民信心及市场消费的走向,促进消费需求,进而影响经济增长。上世纪五十年代,西方货币理论的创始人费里德曼,永久消费假说理论基础即来源于此。

  费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论不是关于产量、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不是表面数字游戏,而是货币实际需求的理论,即货币需求是由何种因素决定的理论。费里德曼一针见血地点明;影响货币需求的因数是货币及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包括货币的预期收益率、债券的预期收益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预期物价变动率。所以,一个楼市风雨飘摇,股市爆跌三年,实体经济产能过剩-通缩,进而丧失货币、资产、股票等升值收益预期的经济体,囿于股票、资产等预期受益率爆跌,钳制消费需求,推高产能过剩,扩大经济结构性矛盾。囿于预期收益降低,而不敢消费,资金丧失实际需求而形成凝固的数字-丧失其货币的流动活性-既乘数效应,无法流入渴求资金的实体经济,其流动性表面数据虽呈显流动性充裕,但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却资金匮乏,形成流动性陷阱。 

  当今不少人将政府的经济干预直接等同于凯恩斯主义甚至凯恩斯本人的思想,这是越俎代庖。现代政府对经济大规模干预的手段和领域已经远远超出了凯恩斯当年的论述,而且有的干预还恰恰是凯恩斯反对的,如倚靠利率政策防止通胀等。正如经济自由主义不直接等同于弗里德曼的思想,经济干预主义也不直接等同于凯恩斯的思想。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徜若把政府大幅干预强加于凯恩斯,把市场经济等同于弗里德曼,就会坐井观天,落入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形而上学的陷阱,而无法窥视大师们思想精髓的闪光。譬如“把一组经济分析用符号化的伪数学方法变成公式,加以形式化”有很大的弊端,因为它所依赖的假定条件在现实经济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人们不应对现实世界的复杂性视而不见, “却迷失在神气十足但毫无用处的符号迷阵中”。把经济数字看成实体经济的反映,而实际需求却反差很大,譬如对流动性的多与少。

  当前,在总需求不足、财政政策受限的情况下,各国希望仰仗央行扩展资产负债表创造需求。然而,需求并没有真正刺激起来,这并不是流动性少了,而是股市暴跌等的资产负债表式衰退下,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股市、消费、信贷等预期破灭,萧条氛围垄断下,不确定性惶恐中人们不敢消费,更不敢投资。消费渠道、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严重受阻,货币政策几近失效。这也正是实体经济缺乏流动性支撑,与M1M2表现的流动性充裕的巨大反差,一叶障目原因所在。  

  凯恩斯在《货币论》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国家财富不是在收入膨胀中增进的,而是在利润膨胀中增进的;也就是说,发生自物价超越成本而向上奔驰的时候。”经济结构调整,国家税收及人民收入的增加,生活的改善,是与物价上涨,通胀预期的产生,并促进消费及经济增长须臾不可或分的。

  “英雄所见略同”在此,凯恩斯与弗里德曼对实际需求预期,影响货币需求及经济增长疏途同归的观点,彰显实事求是与纸上谈兵的泾渭分明。凸显大师对实践感知的入木三分。在此,笔者对经济学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举动佩服有加,“春江水暖鸭先知”,他经常到住所附近街道基层观察商铺兴衰,关门倒闭的多少 ,耳濡目染聆感当今经济最底层的寒暑冷暖。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目前中国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导向,其通胀预期对民众消费广泛的影响,冲破萧条氛围,调整畸形产业结构,促进消费,克服产能过剩,推动经济平稳增长,进而成为高屋建瓴、因势利导地战胜危机的手段,特别是在消费市场饱和,产能过剩严重,投资等财政手段有限的背景下,对中国经济调结构、促消费、稳增长、惠民生具有重大的现实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囿于市场利率与自然利率背离作用机制的不同认识,由于中国有效需求不足,只有政府和央行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以货币流动增加经济动力源泉。以通胀预期、物价上涨刺激消费欲望,促进供给需求,消化过剩产能,促进结构平衡,带动经济增长。宽松货币,方能缓解经济结构转型、调整产生的矛盾,实现经济发展及市场的均衡,达到充分就业。     

  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用活中国60万亿的天量储蓄存款,解决国内消费与需求不足,市场饱和,产能严重过剩-当今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矛盾,进而达到调结构、促消费、稳增长、惠民生,是当今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不能以防物价上涨而紧缩货币,压制中国的命门-实体经济及工业增长,扼制消费需求,推高产能过剩,其代价是得不偿失。9月份公布的数据印证了笔者地担忧,尽管有黄金周的刺激,在出口大幅反弹,投资保持20.5%的高速增长下,三架马车只有消费畏葸不前。  

  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在金融危机中泾渭分明的紧缩与宽松的货币政策导向,引领两大经济体经济呈现不同的走势。欧洲在2010年开始紧缩货币加息、提准后诱发欧债危机(我在欧债危机启迪系列文章中已详尽阐述), 美国 经济却在坚定不移-宽松货币QE3及零利率的活水推动下,逐渐走出阴霾。

  美金融危机爆发,欧美经济危机循此路径演变;紧缩政策加剧产能过剩,推升经济萧条,房地产危机催生金融危机。而今中国的实体经济在明稳健,实紧缩货币政策的制衡下,经济结构畸形化加剧。国内消费萎靡,产能严重过剩,经济下滑加速,股市暴跌不止,楼市风雨飘摇,正在危机的边缘彷徨。 

  为应对通胀,中国货币政策从2010年初便进入了由松到紧的货币导向转换。到2011年中期,央行5次加息,将1年期存款利率从2.25%提高到3.5%,12次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把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由15.5%提高到全球第一的21.5%,紧缩政策可谓紧上加紧-全球之冠。

  严厉的政策紧缩酿资本市场流动性异常紧张,民间高利贷泛滥成灾,信托业务如火如荼。随着中国经济增速回落压力不断增加,虽央行微调货币政策紧缩程度,从2011年底开始,两次降息和两次降准,把1年期存款利率从3.5%调降到3%,把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从21.5%调降到了20%,但目前的货币政策仍显偏紧。目前,中国的社会融资成本和流动性充裕程度,不仅远逊于欧美日及新兴市场国家,也明显低于2009年危机应对期时的宽松水平,反观美国、日本、欧盟则处于比危机应对期更宽松的水平。

  以存准率为例,目前稳健政策时,尚高达全球罕见的20%(1.2%的利率又无法保值),远高于2007-08年紧缩政策时的17%。徜若通胀来临,又祭紧缩政策时,存准率要攀至何方?

  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目前均采取零利率对抗消费不足产生的萧条。美国9月CPI为2%,英国为2.2%,欧盟为2.6%,均高于中国的1.9%,但欧美均采取历史最低或零利率,皆因:“对繁荣的治疗方法不是较高的利率,而是较低的利率。因为,低利率可以使所谓的繁荣继续下去。对经济周期的治疗方法不在于把繁荣消除掉,从而使我们永远处在萧条之中,而在于把萧条消除掉,从而使我们永远处于接近繁荣的状态之中。”此乃货币政策核心导向作用精髓所在。(作者:经济学专家 曹京生)

发布人:

中国煤炭市场网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全部内容及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中国煤炭市场网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上述产品、信息进行使用、复制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

免责声明:网站刊登CCTD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CCTD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网站会员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网站会员做出的任何决策与CCTD无关, CCTD及其雇员不对使用网站信息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CCTD是谁 数据服务 智能数字矿山 品牌会议 运销管理软件
关于CCTD 数据定制 数据融合 全国煤炭交易会 煤炭运销管理信息系统
研究团队 产业数据库 算法研究 电话视频会议 无人值守磅房
年度指数报告 周期类刊物和分析报告 系统集成 筒仓远程装车
咨询服务 智能化自动装车
考察活动 智慧营销支持

关注CCTD

    总部:010-64464669
    太原:0351-2167804、2167813
    秦皇岛:13780353903

    cctd@vip.sina.com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博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APP

许传坤 软件部总经理
煤炭运销软件

许文辉 市场部副总经理
无人值守磅房系统

李小龙 市场部副总经理
煤焦钢市场分析

苗纳爵 市场部高级经理
港口煤炭市场分析

马丽娜 市场部高级经理
VIP会员服务

张鑫 智慧物流事业部
智慧物流产品
  •       主办单位:北京中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copyright 2009 cct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20447号   |   京ICP证0204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7号

返回顶部

中国煤炭市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