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2011年市场回顾
一、粗钢生铁产量大增 钢厂赢利水平不佳
2011年我国粗钢生铁产量均大幅上升,受此影响,焦炭产量被大幅拉动。从宏观经济面看,虽然世界经济今年发展速度发缓,但我国GDP仍在9%左右高位运行,钢铁行业也同步受益;另一方面,钢铁产能过剩,前期新批钢铁项目陆续投产,导致今年粗钢产量居高不下。
粗钢产量大幅增长,但钢厂今年经济效益却不佳。钢铁企业持续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是下游产品需求出现较大变化。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机械、造船、汽车、家电等增幅回落,钢材品种供需矛盾更趋明显。二是受人民币汇率持续上升影响,出口难度进一步加大。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钢材出口难度将进一步加大。三是货币政策收紧,企业资金成本上升。由于CPI仍居高位,预计货币从紧政策总体方向不会改变。四是钢铁原燃料铁矿石、焦煤等均处于高位水平。钢铁企业“十二五”期间已经进入高成本时代。
产量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9月份,国内粗钢产量为5670万吨,平均日产为189.0万吨,环比下降0.3%;生铁产量为5208万吨,环比下降0.2%;钢材产量为7636万吨,环比下降2.5%。
进出口方面:海关统计,9月份,我国出口钢材421万吨,环比增加2万吨;进口钢材133万吨,环比减少2万吨。进口钢坯3万吨,环比减少5万吨;进出口相抵,坯材合计折合净出口粗钢304万吨,环比增加10万吨。
综上所述:9月份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5366万吨,日均178.9万吨,比上月180.0万吨略有减少,国内市场仍是供大于求局面。按此预计,2011年粗钢产量将达到7亿吨水平,对焦炭产量拉动作用持续增强。
二、焦煤资源紧 炼焦成本持续高位运行炼焦煤作为焦炭的最主要生产成本,2011年呈现资源偏紧、价格高位运行态势。2011年1月份国内大矿焦煤大幅调涨100-150元/吨,优质主焦煤、肥煤钢厂采购到厂价格超过1700元/吨; 11月1日起焦煤税率调整为8-20元/吨,其它煤炭0.3-5元/吨。各省再度出台出省调节基金控制焦煤外运,贵州、河南、山西等省焦煤到厂含税价格成本大幅上升。
产量方面: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数据,2011年1-9月份我国煤炭产量达到27.88亿吨,较上年24.47亿吨增长3.41亿吨。按此测算,2011年我国煤炭年化产量为35-36亿吨水平。
出口方面:海关总署,10月中国煤炭出口79万吨煤,较9月的121万吨减少42万吨。1-10月煤炭累计出口数量为1291万吨,同比减少20.8%。9月份,我国进口煤炭数量创出单月新高,达到1912万吨,环比增长15.25%,同比增长24.8%。2011年我国煤炭仍将呈净进口态势,但煤炭净进口数量有所减少。
表:煤炭资源税税目税率对比 | ||
日期 | 税目 | 税率 |
1984年 | 煤炭 | 销售利润率为12%和12%以下的,不缴纳资源税; |
煤炭 | 销售利润率超过12%至20%的部分,按销售利润率每增加1%,税率增加0.5%累进计算; | |
煤炭 | 销售利润率超过20%至25%的部分,按销售利润率每增加1%,税率增加0.6%累进计算; | |
煤炭 | 销售利润率超过25%的部分,按销售利润率每增加1%,税率增加0.7%累进计算。 | |
1994年 | 煤炭 | 每吨0.3-5元 |
2011年 | 焦煤 | 每吨8-20元 |
其他 | 每吨0.3-5元 | |
注:本决定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 |
海关总署:10月中国煤炭出口79万吨煤,较9月的121万吨减少42万吨。1-10月煤炭累计出口数量为1291万吨,同比减少20.8%。
综上所述:焦炭的主要生产成本是焦煤,而焦煤将持续紧平衡运行。虽然全国性煤炭产量上升,而80%以上产量均用于电力;仅有的炼焦煤中,优质肥煤、主焦煤资源少、价格高、分布不均。预期,炼焦煤供应紧张、价格高位运行将会持续影响焦炭行业发展。
三、需求拉动 产能过剩 焦炭产量突破4亿
统计数据显示,在下游钢材需求的持续拉动作用下,今年1-9月焦炭产量累计增长18%,至32232万吨。今年末钢厂钢材产品减产后,焦炭企业也会限产保价,但今年焦炭产量势必大增至4.1-4.2亿吨水平。
2011年三季度焦炭产量创造今年新高1.1亿吨水平/季度。三季度焦炭产量较二季度产量增长2.2%,较一季度增长11%。为何国际金融动荡,国内钢材下跌的情况下,焦炭产量位居高位。采访相关企业代表称:一方面,焦炭产品市场价格较钢材有半月左右滞后,而焦炭价格到影响焦炭产量又需要半水平;所以虽然钢材下跌,但到焦炭产量影响会有较长周期。另一方面,虽然焦炭产品亏本,但焦化企业自身焦炉不能停产,同时焦化企业是靠化工产品补充亏损额,如限产焦化副产品产量势必锐减。最后,部分焦化企业兼顾保城市煤气任务和当地税收责任,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限产、减产。
2011年焦炭产量分省市前三名依然是山西省、河北省和山东省。其中,山西省产量9月份达到776万吨,占全国焦炭产量五分之一。以山西焦化为例:1-9月份山西焦化焦化厂已累计生产焦炭2285421.56吨,完成年计划的74.08%,产品质量合格率均为100%。;河北省以533万吨焦炭产量位居第二,可见华北区域焦炭产量占全国近40%产量水平,足可见其在中国焦炭板块中的重要地位。但今年焦煤价格居高不下,钢材产品严重压价,焦化企业普遍赢利状况不佳。位居第三位是靠近钢厂企业的山东省,该省以自身焦煤产量、运输优势抢占全国前茅位置。
从焦炭日均产量来看:2011年焦炭日均产量高点出现在6月份,按当时日产量126.58计算,全年焦炭产量将达到4.6亿吨。而焦炭产量的低点出现在春节和年末,可见季节性因素对焦炭市场影响较大。综上所述,按1-9月份焦炭产量32232万吨计算,今年焦炭总产量将达到4.3亿吨水平,考虑到四季度会有限产、停产现象,保守估计2011年我国焦炭年产量将达到4.1-4.2亿吨水平。
四、焦炭出口量维持低位 出口均价上涨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1年1-10月焦炭出口数量累计数量达到311万吨,比去年同期上升17.7%,金额累计同比上升27.6%。可见国际市场不佳影响中国焦炭出口;国内钢铁行业大跌也导致焦炭出口价格下行约15美金。经济复苏有待时日,当前影响焦炭市场的主要决定性因素将是供求关系,预估2011年焦炭出口总数量将在350万吨左右。
据悉,2011年10月份我国焦炭出口数量和金额继续呈下跌趋势。据悉,10月份国内钢材市场大跌,焦炭、铁矿石、铁合金等品种市场价格全面下行;同期,国际市场利空因素明显,导致焦炭当月出口数量锐减,吨焦出口价格大降约15美金。当前政策因素影响,我国出口焦炭征收40%关税,预期焦炭出口市场中短期内仍将看空。
从价格方面看:历年中国焦炭出口价均呈上升趋势。2011年3月份吨焦均价一度突破470美元/吨(当时优质一级焦FOB报价达到540美元)。2011年10月中国焦炭及半焦炭出口金额仅为41292千美元,当月平均焦炭出口价为412美元/吨,当月出口数量较少,当月出口均价是1-10月次低水平。焦炭出口关税影响,四季度以及2012年中国焦炭出口都将受到限制。预计2011年焦炭出口数量在350万吨左右,平均单价的450美元/吨。
五、成本高位 价格振荡 焦炭企业赢利状况不佳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国内外经济形式危机四伏、增速放缓。焦炭行业在粗钢需求的拉动下产量稳步增长,2011年首次焦炭产量突破4亿吨水平。同时,在行业产能过剩大背景下,成本焦煤持续高位影响,今年焦化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均是最高。
2011年一季度焦煤市场价格大涨,同期钢材市场一直上涨。而进入3月份国内焦炭市场普遍价格下跌50-100元/吨,下游钢厂焦炭库存高位运行。而5-6月份焦炭市场趋于平稳,但钢材弱势已经波及上游焦炭市场,局部区域焦炭呈小幅下跌;三季度随着钢材市场上扬带动,焦炭产品一度出现今年最高点,山西准一级焦含税车板价格达到2050元/吨;而进入四季度初,钢材、矿石产品均经历一路狂跌,焦炭产品降幅也达到8%,吨焦亏损额度达到300元/吨左右。焦化企业在2011年运行过程中,面临焦煤和钢材双重挤压,焦炭价格处于低位水平,焦化企业赢利状况不佳、发展举步维艰。
第二部分:2012年市场展望
综观2011年焦炭市场,国内外经济等诸多影响因素。需求带动产量大幅增长是现象;产能过剩,导致焦炭企业话语权日渐趋弱是主因;原料焦煤高位,焦炭成本偏高焦化企业亏多盈少;下游钢厂自建焦企,独立焦化企业生存空间逐步萎缩。
一、2012年影响焦炭行业的主要因素
利空因素
1.国际金融资本环境依旧面临不确定性,必将影响包括钢材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2.焦炭行业产能过剩,恶性竞争严重,焦化企业处于盈亏边缘运行;
3.下游钢厂亏损后,加大检修、限产、停产幅度,同时减少焦炭资源采购量,一季度此现象将继续延续;
4.出口关税40%影响,焦炭出口受挫,焦炭产品销售委靡,市场库存增多;
5.焦炭期货市场j1201、1205、1209合约已经降至2000-2050元,而此合约对应焦炭指标接近1级焦水平,市场对明年焦炭均不看好;
6.10月数据显示建筑和工业均面临继续下滑可能,2012年一季度出口形势更不容乐观,整体钢材需求短期难以放量;
7.宝钢12月降幅较大,鞍钢、武钢等将跟进降价,2012年一季度钢材行情看空;
8.焦炭行业在上下游之间属于小行业,产能过剩导致在市场中没有话语权;
9.煤炭资源税上涨至8-20元,煤矿有意顺势转嫁自身成本;
利好因素
1.通胀如期回落,货币政策微调显效,年内资金将相对宽松,市场融资成本也有所下降;
2.10月粗钢产量下降,当月粗钢供应环比减少,社会库存连续几周下降,有助提振市场;
3.铁矿石价格快速反弹,对钢材市场有支撑作用,将对稳定当前焦炭市场有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政策将趋于继续平稳发展可能性较大。
4.进口焦煤、铁矿石均下调2012年1季度预期,2012年国际焦煤有望降价放量销售中国市场;
5.2012年保障房建设产生的钢材需求值得期待,明年将是保障房建设投资的高峰期。
二、进出口方面预测
2012年焦炭出口方面仍将受高额关税政策限制。回顾2008年以前中国焦炭月均出口量超过百万吨水平,占世界焦炭贸易量一半以上;焦炭作为“两高一资”行业,国家政策偏向于焦炭自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各项环保和技术指标提高,我国焦炭在世界贸易中的数量和地位逐渐下降。
世界经济发展放缓的大背景下:预计2012年我国焦炭出口数量将达到400万吨水平,环比焦炭出口量约增加30万吨,与2011年基本持平。
三、产量方面预测
焦炭产能过剩是中长期影响我国焦炭产量的主要因素。从历史数据分析, 2000年我国焦炭产量仅1亿吨水平,而今年我国焦炭产量已经超过4亿吨水平,可见随着下游钢铁行业的发展,我国焦炭产量逐年大幅提升。
基于钢铁“十二五”规划相关文件, 预计2012年我国焦炭产量将持续增长,但增幅将逐步放缓,部分区域独立焦化企业将面临兼并重组,预计全年焦炭产量将达到4.4亿吨水平。
四、价格方面预测
焦炭行业在发展中是一个中间环节,上游煤炭企业焦煤价格焦化企业无定价权;下游钢厂因自建焦化产能和采购方角色,形成主观钢厂定价成市场主导;而作为焦化企业本身在产能过剩的作用下,企业之间价格无序竞争成为常态。导致焦炭价格虽然随着物价逐年波动性上涨,但焦化企业吨焦赢利水平逐年下降。
在国家基础建设和需求无大利好政策前提下,焦炭市场价格将呈平稳小幅上扬,焦炭价格将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上下波动。预计,焦炭平均价格较2011年将上升100元左右,山西地区二级冶金焦平均价格在2050元/吨左右。具体焦炭涨跌行情,及时关注钢材和焦煤供需情况,判断全年价格高点将出现在春节前后和四季度时间段,一季度将呈上涨态势;而二季度末和三季度将小幅下行。
五、供需方面预测
2012年我国经济将平稳快速发展,预计GDP增速将在8.5-9%左右。钢材产量将继续呈上升趋势,但增速将放缓;上游煤炭产量预期增量将在2亿吨左右,2012年我国原煤产量将突破36亿吨水平。
中国焦炭供需平衡表(单位:万吨) | |||||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E | 2012年E |
产量 | 32700.00 | 35510.00 | 38404.00 | 42000.00 | 44000.00 |
净出口量 | 1211.00 | 54.00 | 334.00 | 370.00 | 400.00 |
供应量 | 31489.00 | 35456.00 | 38070.00 | 41630.00 | 43600.00 |
消费量 | 30104.36 | 34751.57 | 37942.07 | 39307.99 | 42059.55 |
供需平衡 | 1384.64 | 704.43 | 127.93 | 1952.01 | 1140.45 |
注:E为预估值 |
焦炭本产品供需情况如表格所示:全年产量和需求量都将呈上扬态势。其中,焦炭增量约2000万吨,净出口增量约30万吨,需求增量约1000万吨。判断,2012年焦炭产品将呈现供应略大于需求,产能过剩特征明显;焦化企业限产将成主基调,焦化企业将持续在盈亏边缘徘徊。最后,笔者认为:焦化产品作为上下游中的纽带环节,在发展过程中为钢铁工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当前焦化企业大型化、重组联合、精细化发展在加速进行;作为一个单独的行业,各协会和有识之士应该协手探讨独立焦化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和赢利模式。(作者:穆文鑫)
发布人:
中国煤炭市场网或与合作机构共同发布的全部内容及材料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未经中国煤炭市场网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上述产品、信息进行使用、复制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销售。
免责声明:网站刊登CCTD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CCTD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网站会员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网站会员做出的任何决策与CCTD无关, CCTD及其雇员不对使用网站信息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微博 |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官方APP |
![]() 许传坤 软件部总经理 煤炭运销软件 |
![]() 许文辉 市场部副总经理 无人值守磅房系统 |
![]() 李小龙 市场部副总经理 煤焦钢市场分析 |
![]() 苗纳爵 市场部高级经理 港口煤炭市场分析 |
![]() 马丽娜 市场部高级经理 VIP会员服务 |
![]() 张鑫 智慧物流事业部 智慧物流产品 |
![]() |
copyright 2009 cct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20447号 | 京ICP证0204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7号 |